作者:吴澧,学者
听人说起,原来今天(11月8日)是记者节。向这里已是记者和准备做记者的网友祝个节日好。哪怕你是假记者,俺也一并祝贺了。这个国家,遍地假官假货,多几个有关部门不那么管得到的假记者,也没什么了不起,或许还促进新闻自由呢。
顺便扯一段与媒体有关的裹脚布。
俺特地问了,老同学翻看的报纸里,没有《南方周末》∶)。
你要不信,兄弟给你举个惊煞“爱国”愤青之世、骇倒红色宣传之俗的例子。奥巴马被选为美国总统,这事大家都知道了吧?在他的自传《父亲的梦想》里,奥 巴马说,读大学时,为了表明自己上大学并不意味着被体制收买,他主动亲近马克思主义教授,和他们做朋友。白纸黑字,Marxist professors,写在奥巴马的自传里!
那又怎么样?近两年的竞选里,不管是希拉里还是麦凯恩,从没提过“马克思主义教授”这档子事,尽管他们说过奥巴马和这个或那个反美人士有交往。奥巴马 的对手,根本就不觉得他和马克思主义教授做朋友有什么了不起。奥巴马读的哥伦比亚大学是私立的,但美国公立大学里,养着的马克思主义教授多了。人家就是拿 着国家的钱,天天骂政府的。美国政府无所谓,民选的,还能被几个教授骂倒?
不过,闭塞只是无知,还不等于愚蠢。德国财政部长“正在阅读《资本论》”,因此就称他为马克思的“粉丝”,这就是愚蠢了。只有凡读文字必是重阳文件、必要装作认真学习的人才写得出来。
读某本书,读者就是作者或书中人物的粉丝?这算什么逻辑?重阳曾经印过一批足本《金瓶梅》,只限高级干部购买。买了这本书的高级干部,是否就是西门庆 的粉丝?当然,如果上网问人,回答肯定是震天动地的YES。很多人还会说:比西门庆更无耻,西门庆还没有试图猥亵十岁女孩呢。但是,真要定罪,案头的一套 《金瓶梅》还是不够作证据的。
谎主任说话够蠢,但愚蠢只是脑子差一点,还不是道德问题。关键是德国财政部长“正在阅读《资本论》”,看着像是假新闻。不了解国外情况的人可能看不出来,但瞒不过俺和老同学的眼睛。
但马克思的弱点也在这一高度抽象,因为现实远比抽象复杂。数学上两个苹果和两个桃子不能相加,但在真实生活中,有四个苹果的张三或许愿意拿出一半和有 四个桃子的李四换两个桃子,结果张三和李四都有两个苹果加两个桃子。即使桃子、苹果价不同,这一交换有人吃亏有人赚,出于友谊,出于平等概念,出于换换口 味,张三和李四还是愿意交换。这样的人性复杂,不在数学抽象之内。
马克思的祖家德国,就不是只有资产者和无产者,当时掌权的是封建地主阶级,所谓的容克贵族。马克思极端仇视容克贵族,认为他们是工业社会之前的反动落 后阶级。容克贵族和农民确实如马克思所预言,将被生产力的发展逐渐转化为资产者和无产者。但农民世世代代依附于贵族,这不是《资本论》里资产者和无产者之 间的冷冰冰雇佣关系,而是从小在一个村子里同生共长的关系。这样的农民,并不是贵族可以一脚踢走的。《红楼梦》里,贾府撑不下去时,下人仍然要送衣服送银 子好好打发;鲁迅对闰土的同情也是真的,虽然阶级地位不同。容克贵族也不忍把农民无情地赶到城市贫民窟,让他们在那里堕落,礼拜天也不去教堂(远离了熟识 的乡村教堂),死后灵魂下地狱。贵族们对农民有着传统的感情纽带和责任感,还有宗教关怀,而且他们想继续掌权也需要下层民众的支持。结果,以普鲁士首相俾 斯麦为代表的容克贵族政府为德国工人制订了世界上第一部限制工作时间的法律,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疾病、事故和退休保险。这迫使德国资产者为降低成本而开发新 技术,德国成了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同时也是无产者享受最多福利的国家。
德国社会民主党(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过的社会主义政党)历史学家弗兰克·梅林所写的《马克思传》里承认,上述历史发展,完全在马克思预料之外。俾斯麦的政府干预缓和了阶级矛盾,马克思所期望的德国无产阶级革命,终其一生未曾发生。
如今西方政府要寻找的,正是俾斯麦式的政府干预措施。如果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真的去高度抽象的马克思模式里寻找具体政策,他一定被经济学家笑 死。那些金融危机来了去读《资本论》的西方人(题头图里,那个俄国人读的是《资本家》,Das Kapitalist),照兄弟猜来,肯定不是经济专业的,大概以文学系里搞文化研究的为多。所以谎主任写的估计是假新闻。
俺把 Peer Steinbruck 配上 Das Kapital 在英文和德文里 google 了一下,没找到相关记录。把部长姓名配上马克思,再查,只找到一条相关新闻来源:10月中旬,施部长对德国《镜报》说:现在,你得承认,马克思的某些想法 并不那么坏。如俺所料,他知道马克思的思路,但并不是去读《资本论》、去加深自己对资本主义的理解。
施部长的话,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粉丝”讲的吧?
原来真是谎主任编的假新闻。怪不得身为老记者,却用“据说”引出施部长。打个马虎眼,根本给不出消息来源嘛。
但愿王副总理不要上当。如果他下次见到德国财政部长,打招呼说,“嗨,老施啊,咱俩都是马克思的粉丝呢”,那就闹出国际笑话了。
闭塞,愚蠢,还要造假,而且照样官据宣传高位。在记者节里想起这等事,兄弟我怎么好意思不向假记者祝贺?
【附录】永远的马克思
党报国际部谎主任/文
2008年10月28日
据报道,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自由资本主义受到广泛的社会质疑。在德国,马克思的《资本论》成为今年圣诞节的最佳礼品,销量比2005年增加两 倍。据说,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正在阅读《资本论》,这位在金融危机中焦头烂额、寝食不安的财长,现在成了马克思的“粉丝”。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发起“千年第一思想家”的评选,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同年,英国广播公司也进行了同一命题的全球网上投票,结果仍是马克思 位居第一。2002年,英国路透社搞了一次“千年伟人”的评选,马克思以一分之差略逊于爱因斯坦。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又进行了“最伟大哲学家”的评 选,马克思以近28%的得票率位居第一,位居第二的休谟的得票率仅为12%多。
英国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发祥地,马克思则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尖锐批判者。马克思《资本论》的写作,也主要是在英国完成的。然而,在资本主义历史最悠远的英 国,在资本主义发展最充分的欧洲,这位资本主义体制的批判者却获得精神和思想上的极高认可。这似乎是一个极有兴味的悖论。
在西方,即使马克思主义的反对者也承认马克思的思想力量,认为他是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的“病理学家”。眼下,当金融海啸席卷而来,资本主义生大病、打摆子之际,马克思的思想受到社会更多更强烈的关注,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马克思是全面研究资本运动规律的第一人,他肯定了资本的力量,也发现了资本的痼疾。只要有资本运动的现实存在,马克思思想中的科学分析和价值力量就会不时造访人们的头脑和心灵。
我曾到过马克思的出生地特里尔城,并造访马克思的故居。当时故居没有开放,只能站在门前,遥望着马克思的浮雕头像,深吟良久。此时,我想起恩格斯在马 克思墓前的讲话:“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 说,时至今日,人们仍时时感受着马克思的精神光芒和心灵跳动。 (本文来源:南方网 作者:吴澧 )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