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叶名琛-转自维基百科 [打印本页]

作者: kuyuxin    时间: 2008-11-11 06:04     标题: 叶名琛-转自维基百科

叶名琛1807年1859年4月9日),昆臣中国清朝中后期的政治人物,湖北汉阳人。父叶志诜笃信道教,爱好扶乩,叶名琛特建长春仙馆(今应元路市二中附近),供奉著吕洞宾李太白二仙;又辟长春药圃,种植草药。


叶名琛1835年考取进士,1838年陕西汉中知府,其后历任山西雁平道、云南按察使湖南布政使江宁布政使、广东布政使等官,道光廿七年(1847年)升任广东巡抚1849年两广总督徐广缙一同支持在鸦片战争后阻止英国人入广州城的运动,因此功封男爵,其后又因在广东征讨盗贼反乱,亲自处决犯人,诛杀数万叛贼。当时因清朝上下排外气氛高涨,属于强硬派的叶名琛受到重用。咸丰元年(1851年),赏加太子少保衔;咸丰二年(1852年),升任两广总督;咸丰五年(1855年),加封为两广总督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


咸丰六年(1856年)9月10日亚罗号事件爆发,英国领事巴夏礼Harry Smith Parkes)启书责难,他亦采强硬的态度不与英国妥协,仅释放被捕的十三名水手,但拒绝道歉,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遂于10月1日陷广州,因人少,不久退出广州,叶名琛向朝廷奏称大捷,又纵粤民火焚城外各国商馆及洋行。


咸丰七年(1857年),巴夏礼请遣大军。当年9月,英法联军抵达广东,11月攻陷广州,据守河南地区各炮台,要求叶名琛十天内出面谈判。11月12日,联军致最后通牒,限48小时出降,叶名琛毫无反应,既不抵抗,也不议和,更不逃跑。11月14日,联军占领广州,叶名琛在副督统双喜的衙署内被擒获,解往停泊在香港的军舰“无畏号”,时人讥之“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他曾声言“欲面见其王以理论”,并且自备粮食,耻食敌粟。《香港纪事报》载:“偶然有人上舰,都向叶脱帽致意,他也欠身脱帽还礼。”


48天后军舰驶离香港。英国人将其送往印度加尔各答,暂被囚禁在威廉炮台,后牵往托里贡的住宅,日诵吕祖经不辍,自书“海上苏武”,次年4月9日戌时死于囚所,据悉是绝食而死。英国人将他的尸体遗回中国。他的一些文件今封藏于英国国家档案馆。当时的有识之士薛福成
日记中沉痛地表示:“英人初志在得入城见大吏,借以通隔阂、驭商民,乃粤民一激再激,叶相复一误再误,使拱手而有粤城……益知中国易与,遂纠法、俄、美三
国兵船北上,驶入大沽,阻我海运,立约而还……粤民激于前此大府议和之愤,万众一辞,牢不可破,必阻其入城一事以为快,屡请屡拒,纷纭者二十年,而大沽之
失,天津之约,皆成于此,由今观之,甚无谓也。”

真相是慢慢发掘的,慢慢的找吧,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