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楼市与制造业,政府到底更应该救谁?(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未来中国统帅
时间:
2008-11-7 18:50
标题:
楼市与制造业,政府到底更应该救谁?(原创)
楼市与制造业,政府到底更应该救谁?
昨天和同事聊天,本来聊的是过年可能发多少奖金,不料竟很快聊到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去了。因为我早就对政府的政策很有些不满,于是竟一下子愤了起来,给那才出身社会一年的小丫头猛灌了一通她听不懂的东西。晚上恰好又睡不着觉,于是酝酿着改变在写完那个长篇大论之前不写经济类文章的计划,今儿一大早,提笔便书:
一、 中央政府为什么要救楼市?
一线城市的楼市早就开始跌了,自美国这回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跌得就更厉害了;哟,中小城市的房子也开始跌了!地方政府坐不住了,不久中央也坐不住了……
中央要救楼市,无非有三个目的:
1:保银行(用“保”其实不太恰当,因为银行业并不危险)。
楼市如果大跌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很多人还不了房贷,就会累积在银行里成呆坏账,到时任你建行大门口请几个玉貔貅都没用。97年香港因为金融风暴导致楼市大跌,无数香港人成为负资产,全世界都以为香港银行业完了,而银行业一完经济就完蛋一半了。谁料香港同胞忒有那么高的素质,几乎没人申请破产或走人跑路什么的,硬是扛起了这笔庞大的债务,这才支撑着香港经济度过危局。好了,谁敢说我们大陆同胞也有那么强的信托责任?
但是大陆的经济并没有受到美国经济危机的直接冲击,中小城市的楼市的下跌空间亦有限,原来买房的人亦大部分都是收入较稳定阶层,就算楼市真的再跌一半,他们省吃俭用一些也还负担得起。而且几大商业银行这几年海内外上市跑得欢,虽然被外资吃掉一块股份,但也融进了大笔大笔的资金,所以中国的银行的抗风险的能力是很强的。
2:保地方政府。
楼市那么大的泡沫是怎么来的?其实是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联手将其吹大的!这些年来地方政府高额卖地,开发商亦要保证自己的暴利,于是楼价自然高企,而炒房者在这个当中的推动力其实远远不及前面两位大佬。房价高,地方政府能拍出的土地价格就高,他们就有更多的钱能够花,能够建豪华办公楼,能够大规模地改建城市,还能给自己腰包里搁上点儿;但楼市跌了,土地就相应地卖不起价了,地方政府的钱又能从哪儿来?所以,过去为何中央屡屡调控房价都几乎完全没作用,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不一致;但是如今从中央到地方,要维持房价的目的和利益一致了,但它又维持得了吗?做不到的,后面还要谈这个。目前,虽然这几年土地卖得好卖得高,但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债务课题小组的粗略估计,地方政府的债务至少在万亿以上。乍一看这数字好象也不咋的,当年银行业几千亿的坏账,朱总理一句话不就用税收冲掉了咩?万亿嘛,那就两句话嘛!可是尽管每年的财政收入达5万亿,被政府的行政管理费公务员薪水等经常性支出花掉的就有近一半,还剩下多少钱来冲这个债?何况这个债务还随时在增长,这帮兔崽子长期以来奢侈惯了,早不知如何节约纳税人的钱和卖人民的土地的钱了,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大灰狼从吃荤改成吃素?别说欠债万亿,就算十万亿百万亿,这些臭小子照样敢建豪华办公楼敢往兜里揣你们信不信?
所以中央想维持楼价,楼价保住了,地价保住了,这个债务危机也就缓解下来了。
这里再扯点有点儿题外的事。这回据说要给地方政府发行政府债券的权力了!还已经拟好了草案只等国务院批复了!噢麦嘎!不知道哪个傻逼给出的馊主意!我国的法治化环境如此糟糕,廉洁度如此之低,本来就知道地方政府已经在变相地举债了,你还公开给他们发行债券的权力,那你能对这笔借来的钱的用途提供有效的监督吗?你能真的控制住他们的发行量吗?你到底是想缓解这个债务危机还是想扩大这个债务危机?
3:使房地产市场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让房地产市场繁荣,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不论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还是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以及其他不少国家前几年也都这么做。但这个目的还是达不到,还是会失败,我们也后面再谈。
二、 美国为什么要救股市?
美国政府启动庞大的救市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救华尔街的银行家!他们才是美国政府的后台老板!
持这种观点的人恐怕大都是《货币战争》看晕了的。
美国政府救股市的目的,是为了救美国的企业,尤其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又恰恰为百分之八十的美国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美国企业百分之七十的融资来自于股市,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所以股市垮了,企业也就垮了,大批的美国人就会失业,大萧条也就真的来临了。美国经济学中的金融防火墙的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也就是指,一旦发生金融危机,首先就要考虑如何设置一道“防火墙”以保证实体经济不受其侵害,现任美国财长保尔森,早年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金融防火墙的。
美国的楼市比中国跌得厉害得多,有些地方一幢别墅竟然只卖一百美元(但是由于每年为这房子要缴的税仍然很高所以依旧无人问津),为什么他们不救楼市?但愿我们是正确的,但愿美国佬真的比我们蠢得多。
三、 中国也应该大规模地救实体经济!
中国的实体经济,占大头的是制造业,危机也主要在制造业。沿海中小企业的倒闭潮,不是今年才发生的,去年股市大热的时候就开始了。为什么股市大涨我们的企业却照样这么不争气呢?因为正是我们的制造业企业家们觉得制造业利润太低,才把多余资金拿去炒楼炒股而不敢拿去扩大生产。而且,中国的私营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不是股市,亦不是银行,银行长期对他们信贷紧缩,银行只喜欢政府喜欢的热门产业比如房地产。于是制造业企业家们有的就通过行贿从银行贷点款;有的去当铺,但当铺无权吸纳存款,能提供的融资规模十分有限;有的就只好借高利贷啦,知道是饮鸠止渴也得喝下去啊!到了今年,算了,咱不玩了!于是大批的人失业了。
那么这么多人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稳定的收入,你政府还怎么靠扩大内需来应付因为美国人减少消费了剩下的中国产品卖不掉的问题?你还怎么指望房产市场的交易量上升?空置率那么高,你救房价救得了一时,救得了一世吗?!凭什么就你能违背经济规律做事?目前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已经公布好几个月了),以联合国的每天消费不足2美元即属贫困人口的标准,2007中国贫困人口已达到四亿以上!这一事实不但将我们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击得粉碎,也该让我们的政府官员的头脑清醒一点了!
四、 如何救援实体经济?
听闻交通运输部在酝酿未来三到五年内的投资5万亿修建全国道路桥梁的计划,虽然这仍不脱靠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但这对于目前危机中的如钢铁厂等行业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但是这还不够!
我认为中央应该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联手成立一个基金,专门为危机的制造业(注意是民营和国资的哈,外资的可千万别管)融资,以助其度过目前的难关,时间可能得长达两年左右,但从去年他们的税后利润高达三千亿元来看,还是负担得了的,不过关键还在于改变银行长期以来对他们放贷时的“歧视”。
当然,对于一些实在扶不起来的阿斗也不能随便放贷,所以尽管我们的法治化环境如此糟糕,这个基金也一定要尽最大努力防止腐败,尽量使其的运作透明化,并尽量加强监督!
挽救实体经济才是解决金融危机的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我这小老百姓在这里拜托了!
作于2008年11月6日星期四
作者:
laoduan6608
时间:
2008-11-7 19:04
别指望了,共匪都是坏蛋
作者:
zqlybh
时间:
2008-11-7 19:45
这都是善良的人们一厢情愿,谁都不是傻瓜,利益集团只会顾及自己当前的利益,只有我们经常被洗脑的人,才会长远考虑。
作者:
座钟里的布谷鸟
时间:
2008-11-7 20:39
正忙着拯救美国经济俄罗斯经济呢!!!
作者:
huhuhu_911
时间:
2008-11-7 20:44
怕了啊。。。
作者:
shtti
时间:
2008-11-7 20:59
政府说了,谁有钱救谁!
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升斗小民靠边站!
作者:
石默
时间:
2008-11-7 21:02
利益集团只会顾及自己当前的利益
作者:
石默
时间:
2008-11-7 21:05
利益集团只会顾及自己当前的利益
作者:
dabangbang
时间:
2008-11-7 22:45
你一个没钱的小百姓,政府救你干嘛
作者:
小风wingo
时间:
2008-11-8 00:39
我都同意应该先救制造业!每月都有企业倒闭,老板走佬的!
作者:
yudahai
时间:
2008-11-8 07: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葉孝禮
时间:
2008-11-8 11: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jp88811283
时间:
2008-11-8 13:35
同意啊,当年孙文的国民党也是在大清的相同状况下成立的,中国目前的现状是一群自以为是蠢货领导,国家不可能进步!!!!!房价下跌,受损失的是没有房子住的老百姓,这样的话都说得出来!!
作者:
easterncolor
时间:
2008-11-8 16:16
看谁给的回扣多.
作者:
benboy2008
时间:
2008-11-8 18:50
标题:
精辟
楼主分析的实在精辟
这个当 真的无可救药了,什么时候能把他们素质提上去呢?2500年?
作者:
netboychina
时间:
2008-11-8 21:47
档说什么,我们反过来做就对了;
作者:
taoliu
时间:
2008-11-8 22:43
现在的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现在出口不足已经半死不活了,当务之急是增加内需.楼市可以牺牲一下,毕竟那帮家伙前几年已经赚的不少了,要是再让他们占去大笔钱内需就更不足了,中国怕是真要半死不活了.
作者:
未来中国统帅
时间:
2008-11-8 22:53
引用:
原帖由
netboychina
于 2008-11-8 05:47 PM 发表
档说什么,我们反过来做就对了;
晕啊……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