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创新低
自7月创下147.27美元/桶的历史高位后,国际油价持续下滑,迄今已暴跌55%,从2007年6月的66美元/桶,上涨到147美元/桶经历了13个月时间,而下跌却只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
北京油价接近美国
“最新调整后的美国汽油价,已和我国差不多,而北京汽油价比全国的要高。”昨天,北京市石油成品油流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顺增告诉记者。
一直以来,因国际油价高涨,我国多次上调成品油价但未能调整到位,国内成品油价长期低于国际水平。然而,近期国际原油价的暴跌,却使得这一情况反转。
据美国能源情报署最新公布:全美普通汽油零售均价截至20日当周每加仑降低到2.914美元/加仑,是自2007年10月下旬以来一年中最低价格水平。而在2007年7月这一价格曾达到创纪录的4.114美元/桶。
按照昨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美元对人民币6.8368元,以及1美加仑相当于3.8升计算,这一价格相当于5.26元/升。目前,北京市民普遍使用的93号汽油售价6.37元/升,国内93号汽油价普遍在6.25元/升左右。
王顺增表示,如果考虑到我国私家车用户需要交纳的养路费等问题,而美国私家车主在购买汽油时需要加税来考虑,目前国内外的汽油价格已经差不多。
汽油需求开始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昨天,中石化、中石油等油气巨头向记者透露,奥运会限行引发的北京成品油需求下降,迄今没有恢复。
昨天,王顺增告诉记者,北京成品油需求从7月份开始的下降一直在持续。而作为对比,去年北京成品油需求逐月上升。之所以7月以来开始下降,王顺增解释,其中,奥运期间限行导致大量车主放弃使用私家车,成品油需求下降了23%。而奥运会后需求的下降,除了现在京城实行的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因素外,油价上调也是关键原因。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成品油价格已高到令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越来越显著的程度。
事实上,不仅仅是我国,美国能源部的报告显示,过去四周内美国国内日均汽油消费量为880万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而国际能源机构下半年来,已多次下调了全球原油需求预期。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张艳)
驴也是这样说的
随着国际油价在短短数月中跌去50%,国内外的成品油价格水平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国内汽油价格已高于美国。据业内人士测算,目前国内各地国III标准93号汽油每升售价大致在人民币6.25元左右,相当于每加仑3.46美元。而美国能源情报署10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6日当周,美国加油站的汽油价格下跌9.6%,至每加仑3.151美元。(10月22日《上海证券报》)
国际原油涨价了,成品油跟着涨,说是与国际接轨,老百姓没话说;可原油降价了,成品油却不跟着降,这是什么道理?此前面对民众的质疑,发改委的说法是:尽管成品油价格上涨了,但比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价格还低,然后拿出什么价格倒挂的大幌子弄得民众一头雾水,而中石油、中石化则似乎永远拿炼油环节亏损说事,一如精神失常的祥林嫂。
物转星移,世事难料,美国的油价竟然比中国的还低了。恐怕没几个人能想到。国内每加仑3.46美元比美国每加仑3.151美元,表面上看高不了多少,但其实高得多。美国的油价里面已经包含了养路费和过桥、过路费等,而我国的油价仅仅是油价而已,其他的一系列费用还得另掏腰包。
而且,正如某位网友指出的那样:在这里有人误导我们将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这是概念错误,其实不能换算。因为我们的收入是以人民币计算的,不是以美元计算的,所以不能换算。正确的比较应该是:1加仑=3.78升,在美国,就是1升汽油0.833美元。而我国是1升汽油6.2元人民币,我国的汽油价格是美国的7.44倍。尽管这种说法有异议,但总有启发性。
涨,是与国际接轨;不降,是要符合我国的国情。涨与不降都对,这就叫人怀疑了:世界上真有这样的道理?其实,涨价可以理解,但该降不降却是有猫腻的。而且,国家之所以将成品油定性为垄断商品,是因为成品油关系到国计民生,是想让每个民众从中受益。可现实却是:收入非洲化,消费美国化,物价国际化。这岂不是完全背离了国有企业的使命?
从近期国内宏观经济出发,下调油价就更有必要了。日前召开的十七届三次全会公报中提到,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证经济稳定。物价高企,需求压缩,消费不振,都有高油价的“功劳”。而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及时下调油价,降低运输成本,刺激国内生产与需求,应是防范与化解当前经济运行中有关问题的一个积极措施。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