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普京帝国”还是“普京共和国”?
[打印本页]
作者:
zheng1213
时间:
2008-10-16 08:02
标题:
“普京帝国”还是“普京共和国”?
10月7日,普京结束了自己的生日派对后没能马上休息,而是被圣彼得堡人文大学的一群教师围了起来。教师们七嘴八舌的向总理反映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提得最多的就是当下俄罗斯媒体对青年人教育起到的负面影响。教师们建议普京采取措施规范媒体活动。
普京表示,俄罗斯政府不能统治媒体,但会采取措施对媒体施加影响,其中最有力的措施就是国家采购政策,这一政策将涉及媒体、电影和戏剧等艺术门类,有些媒体和艺术团体活的很艰难,政府用这个手段来帮助他们。普京随即表示,沙皇时期有东正教,苏联时期有党员证,俄罗斯现在这个新时期用什么来从精神上来凝聚大家呢?只有用爱国主义。这些媒体和艺术团体要在这个问题上多下功夫。
普京现在越来越像苏共总书记和主抓意识形态工作的负责人。在他的授意下,俄教育部编写了新版历史教科书并在里面对斯大林进行了重新评价,这种评价几乎是颠覆性的,甚至称“大清洗”运动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明智之举。刚刚重组的反对党“右翼力量联盟”已公开宣布将不与当局对抗,由此而成为了"体制内政党",这背后无不体现出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党主席普京的手段。曾经有呼声,希望在俄罗斯建立两党制,但最有可能成为第二大政党的“公正俄罗斯”已经愈发被边缘化。在不久前进行的总理与该党成员的恳谈会上,“公正俄罗斯”党员们抱怨自己提出的议案得不到公正的对待,而普京对此却充耳不闻。不久前莫斯科甚至风传“公正俄罗斯”党主席米罗诺夫将失去上院议长职务的消息,虽然消息系误传,但这已经体现出两党制计划的破产。
现在普京似乎已经开始着手对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彻底的改革,他关于媒体和艺术团体的讲话应该就是改革之前放出的风声。谁都知道,控制宣传部门的主要武器就是内容控制和财政控制。在8年的总统任期内,普京“吩咐”包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在内的大型企业收购了过去多对政府持反对立场的包括《生意人报》等在内的数家媒体的控股权。目前,俄罗斯可以被称为反对派报纸的只剩下了列别杰夫的《新报》。如今,普京提到的“国家采购”的政策极有可能就是上述政策的延续,只不过范围扩大到了电影、戏剧等更加宽泛的领域。通过财政控制来对创作过程进行“指导”。
回顾普京实行的改革,权利被越来越多的集中到了以普京为中心的高层。普京曾推动成立的“俄罗斯技术”公司在2007年正式组建。该公司将兼并和重组400多家俄军工企业,并将垄断全俄罗斯军火贸易的俄罗斯军事设备出口公司罗致帐下成为自己的子公司。在“俄罗斯技术”的规划中将成立以主要武器类型为分类标准的数个大型国有武器制造公司,以此来集中优秀资源为先进武器系统的研制助推。同时,如上所述,“俄罗斯技术”还将垄断俄罗斯军火出口。可以说谁控制了“俄罗斯技术”谁就控制了俄罗斯军火,而担任该公司总裁的正是普京的“死党”切梅佐夫。
在能源领域,三大公司中的两家---控制欧洲40%天然气市场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和控制萨哈林油田的俄罗斯石油公司由“普京系”成员祖布科夫和谢钦控制。而且,谢钦正越来越明显的成为俄罗斯能源外交的“第一管家”,在不久前进行的“南美外交拓展”中,谢钦是普京政策的直接执行者,与古巴、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三国的谈判均由谢钦领衔,然后各个公司负责人在谢钦框架下展开谈判,俄能源部长什马特科也仅是政策的具体落实者。当然前面提到的切梅佐夫也在这个代表团中负责着三国与俄罗斯的军火贸易。俄罗斯正在谋求加强与欧佩克组织的合作,用这种联合来对抗美国压低石油价格的企图,而贯彻这一政策的第一人也为谢钦。
政治领域,人所共知,由普京担任党主席的统一俄罗斯党占据着杜马中三分之二的席位,这个数量已经足够弹劾总统了。如上所述,多党制正面临破灭,两党制也越发没有希望。俄罗斯未来政治中极有可能将出现事实上的一党制。这让我们想起了统一俄罗斯党去年曾派人赴中国山东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建经验。目前,普京的任何提议在杜马中都会很快的被通过,这同叶利钦时期杜马的拖沓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普京不是总统,梅德维杰夫在什么位置呢?外交领域,与欧洲的关系,普京交给了梅氏负责,还有此次的南奥塞梯危机也由梅德维杰夫作主角。而自己则专心经营着与西方对抗意图更为明显的南美外交。在内政领域,从国家2020年发展规划的确定到经济危机的应对再到上面提到的政党制度的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这一切几乎都由普京负责。梅氏负责的东西更多在表面上和与西方的协调上,而他主要的工作便是反腐,这项“脏活”普京交给了他。另外梅氏还负责了军队的改革,但显然他不可能通过这项改革攫取任何军队权利,因为军队改革的资金等各项资源都掌握在普京手中,而改革的计划实际上也是普京早年确定的。
以上所说的是俄罗斯几个主要领域的权力关系现状。足可以看出,普京在越来越多的集中国家权力,这里面包括政治和经济权利。
普京在担任圣彼得堡市副市长的时候,办公室工作人员询问普京,希望在他的办公室里悬挂谁的画像,普京表示希望能看到彼得大帝。历史上的彼得大帝英明神武同时又专制残暴。他的儿子不堪忍受父亲的专制而反抗父亲,结果彼得大帝效法俄罗斯历史上最残暴的沙皇伊凡雷帝,处死了自己的儿子。但彼得大帝又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沙皇,是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通往欧洲的窗户。彼得在欧洲学习时,对欧洲一些先进的东西都感到着迷,但唯独在英国议会大厦的门口停住了脚步,而没有进去感受当时世界上公认的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因为那是违反俄罗斯专制传统的制度。
衡量现在的普京,就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入手。普京目前所实行的一切政策都可以看到彼得大帝的痕迹。当然,他没有继承彼得的残暴,但具有同样特质的专制传统却被普京不打折扣的继承了。这种传统也是俄罗斯历来的传统。这种传统在现代的政治语境中已经不能简单的用专制来描述,而应该说是一种强大国家的传统。俄罗斯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大国家,政府集中大部分权力。
从这个角度讲,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和叶利钦时期的自由化改革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不正常现象。也许是历经沙皇时期和苏联时期的专制统治后的历史反弹,但不管怎么说,这段时期是不符合俄罗斯传统的。所以,当这段改革以失败而告终的时候,回到原来的历史发展轨道几乎是俄罗斯的必然选择,这个选择就是重建强大国家。
而这个政策需要一个人来执行,这个人必须具备像彼得大帝一样的特质,这个人便是普京。
西方当然会对普京的改革表示反对,但是这是符合俄罗斯的传统的,几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偏离了这个轨道,俄罗斯便不是俄罗斯,甚至其生存都会面临巨大考验,就像普京上台初期面临的国家即将分崩离析的局面一样。
但是,俄罗斯的历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社会矛盾都会在累积到"爆破点"时以最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沙皇时期和前苏联都是如此。俄罗斯没有美国那样的能够迅速缓解矛盾的制度。那么,新时期,俄罗斯还会重蹈这样的覆辙吗?新俄罗斯上路的时间还不长,俄罗斯社会的主要矛盾还没有像对外矛盾显现的那么明显。普京目前的制度设计将决定俄罗斯社会矛盾未来爆发的模式。这个模式还会像过去那样剧烈吗?还是会以一套更加科学的制度来缓解这样的矛盾?这取决于目前正在建立的国家是“普京帝国”还是“普京共和国”。
作者:
xuan118
时间:
2008-10-16 08:13
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很大的,下一代的教育与政府有关.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