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北大系主任炮轰医改新方案 称空洞如八股 [打印本页]

作者: zheng1213    时间: 2008-10-15 09:17     标题: 北大系主任炮轰医改新方案 称空洞如八股

专家批评医改新方案有假大空之嫌,无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矛盾



昨日,发改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一些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发改委公布的医改征求意见稿只是提出了一个原则性、方向性的方案,许多细节都还有待在一个一个领域中不断加以深化,为此建议发改委应该举行听证会,征求各方对医改的意见。还有专家则对《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每经记者 毛欢喜 江旋 发自北京



昨日,发改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一些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发改委公布的医改征求意见稿只是提出了一个原则性方向性的方案,许多细节都还有待在一个一个领域中不断加以深化,为此建议发改委应该举行听证会,征求各方对医改的意见。还有专家则对《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重点不突出 前后矛盾



著名医改专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指出,医改的根本目的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征求意见稿》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这扭转了过去改革中出现的政策不配套局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不过,也有多个曾参与不同版本医改方案起草的专家对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措辞严厉的批评。



“这是一篇态度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前后矛盾的八股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主任、北大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就征求意见稿向本报记者表示,《征求意见稿》为了平衡各方的不同意见,把不同机构的医改版本中某些截然相反的意见全都涵盖在内,“既要政府主导也要市场化、既要‘补供方’也要‘补需方’,而很多方面其实是不可能并存的。”



刘国恩以医疗服务为例,“医疗服务之前出了很多问题,《征求意见稿》也提到了,但就是不敢说,因为这是人为定价造成了医疗制度和医疗行为的扭曲。”刘国恩说,作为一个改革的指导意见,应该态度明确地突出几个核心原则,而他在《征求意见稿》中看到的大都是类似“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正确处理政府、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等说了多少年的套话,而没有体现出如何解决当务之急的 “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矛盾。



公益与市场谁主导很模糊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医学社会学研究中心景军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改委公布的医改革征求意见稿只不过是提出的一个原则性方向性的意见,里面有许多细节都必须在一个一个领域中不断加以深化,如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医疗配置不合理如何解决,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如何解决,药品流通市场不规范等等,这些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细节。



景军认为,从《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医疗卫生制度将重点放在公益性上,即突出公益性的原则,但同时也指出要坚持公平与效益的统一,主张由政府主导,并发挥市场机制的参与,这是文件最大的亮点。



“但说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在世界上连发达国家都还没有解决这一问题。”景军认为,我国目前的现实问题是,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是顾及公平还是顾及效率。他表示,这种主张公益性的宏图,在中国目前的卫生服务情况下是否可以接受仍是一个问题,因为目前有许多医疗卫生机构在经营卫生服务时都更看重市场效益,一旦把公益作为主要目标,势必就要降低收费标准,而这一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景军认为,发改委应该举行听证会,而不是简简单单地采用征求意见的方式,否则一旦推出后遭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阻力,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看病贵、看病难无解决细则



对于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景军说,发改委的征求意见中确实还没有看到解决的具体细则。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认为,对于看病贵,新医改的措施大体上有三大思路:第一,采取一些行政整顿措施,强行控制医药价格的上涨;第二,改革医疗机构,恢复公立医疗机构的主导性,强化其社会公益性,迫使它们不追求收入最大化;第三,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的第三方购买机制,从而在控制医疗服务上涨的同时,引导医疗机构走向社会公益性。



顾昕认为,第一条思路是治标不治本,有时连标都治不了。第二条思路是重要的,但若单纯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行政控制,可能削弱市场竞争,那么原本就没有真正市场化的医疗服务业就会退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为此,顾昕认为,只有设法让民众的大部分医疗费用由第三方,也就是医保机构来支付,才是破解“看病贵”的唯一良方。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华东医药集团公司董事长李邦良告诉本报记者,意见稿的措施中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医院投入的问题,即谁来养活医院。以前我们是靠药品差价来养活医院,草案提到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逐步加大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这些问题既需要制定细则来规范,更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时间表。



作为医药行业的代表,李邦良认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操作起来其实难度很大,和我国的药品生产现状并不相符,因为我国的医药企业集中度不高,生产相对分散,所以要落实定点生产和定点采购操作起来很难。



(成都商报记者殷玉生对本文也有贡献)



征求意见稿出台 医药板块波澜不惊



昨日,新医改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浮出水面。但作为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文件,它的出台对昨日整个医药板块的影响却显得波澜不惊,个股走势不温不火。截至昨日收盘,医药指数反倒下跌了两个百分点。一个重大的政策出台,板块何以无动于衷?



“目前市场依旧处于弱市之中,信心极度匮乏。指望一个征求意见稿就能激活医药板块估计不大现实,现在市场对基本面的变化并不敏感。”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这样告诉记者。此外他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前期市场已经提前反应过了,“医药板块08、09年动态估值水平为23倍和15倍,估值排名在各板块中居第四位,而A股的估值仅为15倍和11倍,这表明市场对医药板块已经给予了估值溢价。”



他认为,新医改对行业的影响是一个中长期的效应,短期内还无法集中体现,市场反应不热烈也就不足为怪了。



广发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葛铮也表示,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此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很多内容和原则都是已经定下来的,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还有待具体的细则出台才能判断到底谁会受益。



分析人士指出,医药板块短期可能有炒作的机会,但是目前医药企业的估值水平并不低,上涨的空间有限。


作者: arts2000    时间: 2008-10-15 10:34

八股还能说出点东西!
这纯粹就是糊弄人的东西!
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
根本不可能解决现在的问题
现在世界其他国家
有很多成功的范例
前提是国家必须承担自己的义务
而我们呢
看病的花钱越来越多
医生的声誉越来越差
为什么?
作者: sendohkai    时间: 2008-10-15 10:51

  话说三个要饭的分别是加拿大要饭的,印度要饭的,天朝要饭的。
  先说加拿大要饭的。这个加拿大要饭的找到一个加拿大政府官员说:“有没有吃的给点。”该官员说:“哥们,咱们加拿大是发达国家。你怎么不早来?你看那边鱿鱼海参多得很,随便吃。” 要饭的一看,果然有很多好吃的,立刻吃了个肚皮溜圆满嘴抹油,很满意地走了。
  
  接着说印度要饭的。这个印度要饭的也找到一位印度政府官员说:“有没有吃的给一点啊。” 该官员说:“我的朋友,咱们印度是个穷国家,没有加拿大的鱿鱼海参,但是那边有些窝窝头也能吃饱,如果你不嫌弃就去吃吧。” 这要饭的一看,果然有很多窝窝头,心想能填饱肚子也行啊,一顿猛吃,也吃了个肚皮溜圆,拍拍肚皮,比较满意地走了。
  
  最后说天朝要饭的。这个要饭的也找到一位天朝的政府官员说:“有没有吃的给点啊。” 该官员说:“我的同胞啊,咱们天朝是个发展中国家,目前确实没有加拿大的鱿鱼海参,但是印度的窝窝头嘛,实在有损于我们政府和国家形象。这样吧,你先回去等我的消息,一旦我这里有了加拿大的鱿鱼海参,就立刻通知你来吃。” 要饭的心想:鱿鱼海参没有,窝窝头又有损于政府和国家形象,反正是没有吃的。只能饿着肚子走了。
  
  过了几天有人发现这个天朝要饭的饿死了。又传来消息,那个天朝的政府官员贪污了一笔钱跑到加拿大去了。
  
  另据人民日报网站报道,2006年两会期间,当有些委员问起印度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时,高强部长回答:“印度在1949年就建立了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但这个免费医疗制度是低水平的,治疗手段简陋,药品廉价。” 他认为,从中国的情况看,目前再建一个全民免费的医疗制度是很难的。“如果再建一个特别低水平的保障制度,老百姓也不会满意,但是建高水平的,无论如何做不起来。”
作者: hbunny    时间: 2008-10-15 12:10

再怎么样反正这帮混蛋的人大代表也会全票通过的
作者: T850    时间: 2008-10-15 12:12

扯吧,开会不就是扯淡吗?别指望扯出什么名堂。
作者: CCAV1    时间: 2008-10-15 12:52

对本次医改根本不抱任何希望了,
要想减轻病人负担,一定要有关部门为这些负担埋单,
没有人愿意为病人埋单,只能是病人自己负担。
我看到的都是空话连篇......
作者: gdfszyy    时间: 2008-10-15 13:46

陈竺当上了卫生部领导,也没有什么办法了,毕竟他是民主党派人士,不是共产党,没有什么权利。可怜的中国老百姓啊.................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