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人粮不如狗粮?
2007年3月起,美国各地不断发生猫狗中毒肾衰竭死亡事件。检查结果发现事件都和一家加拿大公司“Menu Food” 生产的宠物食品有关。这家宠物食品公司承受了三千万美元的损失,立即在3月16日进行了北美历史上范围最广的一次宠物食品召回。3月底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调查发现,涉嫌狗食的原料使用了从中国徐州安营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和山东滨州富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口的小麦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其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在中国又被叫做蛋白精。因为它可以用于提高食品检测中的蛋白含量。
中国的最初反应是否认,在4月初称,未发现有毒宠物食品原料出口美国、加拿大。并认为美国媒体炒作“中国食品威胁论” ,把食品安全政治化。但随着“毒狗粮”事件越闹越大,美方的压力增加,中国的食品出口下降,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紧急部署对出口的宠物食品原料、奶粉、液态奶、婴幼儿米粉等12类食品进行三聚氰胺抽查并在2007年5月8日发布调查结果。承认安营生物和滨州富田两家公司因其蛋白粉的蛋白质含量不能达到要求,在产品中添加了三聚氰胺。中国采取了紧急措施,要求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所有植物源性蛋白等相关出口生产企业的检查,严格出口企业生产原料的质量控制,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管和出口查验,并将所有植物蛋白类产品纳入出口法检商品目录。
显然在一年半以前中国当局就知道国内有不法商家在植物蛋白类食品中掺杂蛋白精。而且已经有能力做三聚氰胺检验,特别是检验婴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但是因为对国内人民生命的不重视,这些检验只是对出口食品进行。
在这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既没有制定对国内相关产品的检验标准,也没有对三聚氰胺的销售配发渠道进行控制。总之,对蛋白精在国内食品的使用上,没有任何监管措施。这些不作为导致了一年半以后的三鹿毒奶粉事件。
同样的蛋白精,发生在美国狗身上和发生在中国婴儿身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时间和结果。
对比加拿大公司宁肯承受三千万美元的损失,在没有确认是自己的产品导致宠物死亡的情况下,仍然在数天内即决策召回狗食产品的迅速;我们看到的是三鹿集团在接到报警后长达半年时间内无动作。在查明确实是本公司产品的原因后,仍然试图掩饰,拖延了一个月才被迫进行召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