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从苏堤到灵隐
[打印本页]
作者:
gj0308
时间:
2008-9-26 20:46
标题:
从苏堤到灵隐
说起杭州,我去过上百次;但没有一次去玩的。人图一日三餐,真如同大禹治水一般的劳碌,谁也不会空着肚子去欣赏湖光山色的,最美也不能当饭吃——;毕竟秀色不可餐也。这次却不同,正式是去游戏的。早晨五点起来,我顺着清河坊走,袭宋之遗风的城皇山下,穿过沉寂之中的步行街。胡庆余堂楠木栋雕,药香百里,白墙黑瓦,高高的竖立在小弄堂侧,后世人仰睹而刮目相看,似乎掩藏着“红顶商人”百年兴衰之旧事。步行街之两侧,旧门陈楣泛着尽是蛤蜊光,老字号照牌鳞次栉比。追逐渔利,不惜假戏真做,灰不溜秋的街市透着亡国余辉之夕照。顿时想到“杭州风,会撮空,好和歹,立一宗。……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的田叔禾
(田汝成1502~1566《杭州风》)
;叔禾本是杭州人,对杭州人当然不陌生,云:“又其俗喜作伪,以邀利目前,不顾身后,如酒掺灰,鸡塞沙,鹅羊吹气,鱼肉贯水,织作刷油粉,自宋时已然,载于《癸辛杂识》者可考也。”想今日之杭风亦好不到哪里去的。在《武林旧事》的只言片语当中,得知他们说的“话儿
(又云话余)
,”是北边来的一种“官腔。”南政府虽亡,但杭州建都百余年,“官腔”之风依旧延续,他与周遭的萧山“咳郎
(是的)
呵乐
(何事)
”和良渚土语都隔格不入。吴山本无广场的,广场的出现,丝毫没有带来古代的朴质,现代的美感,蛇画好拿酒去就得!
据说城皇山顶上,内可以观望西湖,外能见到钱塘江,这江姓钱,山是吴山,据说都是钱镠、钱俶一家的。但我没有上去,继续向柳浪闻莺漫步。湖滨绿地,碧草连天,小溪有曲,引人入畔,板桥流水,曲径幽幽,晨闻柳浪莺啼,啾啾如歌。我努力去考证脑海中的旧印象,今非昔比,混沌中又似曾相识。“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苏子瞻千年广告之不朽。柳浪公园免费对外开放,杭州的湖光山色与民共享,经上千年的反复打造,旅游产业已成定局,前景十分看好,难得政府“抓大放小,”放长线钓大鱼,模仿某国的国家公园做法,坐索道需
20
美金,徒步逛公园则全免,殊不知公园内要走一天,说是免费,肚饥要吃饭,口燥要喝茶,结果花了一大笔。像早年样板戏唱的“堤内损失堤外补。”可谓经营有道。天色尚早,除几粒晨练的老者,惟弯弯绕绕的湖畔,乐得欣赏这弯弯绕绕的林荫。走马观花:“柳浪处处传莺啼,原来宋月坠孤山。画舫还没醒过来,鲤鱼见人讨食吃。”鱼儿一见到人影儿,就摇着尾巴“噘”探出头来。如此良辰美景,只好我独自享受。偶见几绺柳丝垂入湖水,捞起一捋,觉得叶子表面滑已生苔,但并丝毫没有糜烂。垂柳洗发,阿娜多姿竟此!
依山傍水的“汪庄”拦住了去路,有岗哨荷枪,视之森严,突然想到六朝古都的乌衣巷,无人不晓的“王谢”两家。过雷锋塔脚下,驻足观雷锋塔之壁赋,此赋确实写得比我还好,惜无人落款,不知出自何人之手?公兮?私兮?天色尚早,没有游客,加上数十元一张门券,苦僧兴趣索然,毫不留连!
入苏堤,游客盈至,彩旗招幡,导游喇叭声咽,西湖被世人吵醒了。有楫划之舟问我曰:“去哪里?”我不答,跨六桥之首,入花港观鱼,免费,白听导游在说:“……你们可知道否,为什么‘魚’字的下面,只有三点呢……”我一听到中国皇帝“游戏”文字一向出奇出格,头立即就会大起来!包括什么“瘦金体,”乾隆题款,
——
妨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皇帝,不论字的好坏,竞相仿效,所有的名胜古迹、楼堂馆所、长江大桥、西施发廊,到处都是他的题词,与做假证的贴小广告的不相上下,真是厌恶之极。花港不花,鱼也是馋嘴的小鱼,没有玉泉见过的鱼儿个头大,玉泉的老鱼,堪称几世禅鱼,我怀疑它听得懂和尚们念经咏佛,知晓四时春秋,改朝换代的变化。不过那是一九七六前后的事情,假如鱼儿如今还在玉泉的石板冷池,料想不成佛,也成精了罢。走完苏堤,到北山路,见一处簇新溜光的水泥顶头坟,总算见到传说中坐油碧车的一代名妓苏小小。不是我牢骚多,国人除了上朝议事喊“万岁”之外,一唯的捧妓女,最近柳如是又炒得不可开交,国民性真可谓一言难尽啊!到岳坟,湖那边一群兵正在“哗啦!哗啦!”拨弄枪栓,朝我们这边瞄准。立着举着靶子的士兵,满头的大汗,靶身歪转,双目注视着来往的红男绿女。兵也,心猿意马也。你知道什么叫“大煞风景”吗?
坐上
7
路公交,上灵隐寺。门口有人拦住问:“我把你带进去……一半价钱?”我不理睬。不是天来拜菩萨的,愿走正路。
不到灵隐,有不到杭州之说。此已门庭若市,香客如织,持香者向过客兜售香烛,甚为殷勤,并立有牌子告云:香客请不要上当,寺内香烛的价钱与外面同等。真是:“佛教圣地生意多,阿弥陀佛善心少。”见溪壑“春淙亭。”联云:“山水多奇踨二涧春淙一灵鹫。天地无凋换百倾西湖十里源。”随人群走进一道铁栅栏,说“玉乳洞”到了。一个年青的导游解释说:“这里是济公和尚的床,大家要从床头摸起,中间的‘生’字是碰不得的……,必须床头一直摸到床末为止。”最后剩下一位小姑娘没摸过,踌躇间她不知所措,男导游捏住她的纤手,把握着从头摸到尾。暗中想:“凡人摸仙床呢,还是导游在摸小姐的手呢?”我立在一旁,聆听一个又一个的导游向客人讲解,有板有眼。世间百态,众生百相,我跟着导演一般的导游,领略各人内心透露出来的一道风景,细细的品赏她们。听得多了,亦如千佛一面的菩萨,千言一语。
揣摩导游的心思,有甜蜜的恐吓,和交好运的诱奸,大家心照不宣。尤其一提到发财或者发迹升迁之类的敏感词语,个个都吸引住了,所以格外精神抖擞,虔诚至之。导游如游客灵魂的导演,他再三告诫:“手摸过财神,一定要放进衣兜里的,这样财气才不会让它逃出!”或“……拜三拜,您向菩萨许个愿心。”只有鬼才知道!游客们登上“心”藤石级去拍照片留念,导游凿凿有事的说:“这棵树
(其实是藤,学名紫藤)
像一个“心”字,如是夫妻合抱。一个人上去照,叫一心一意;二个人上去照,叫心心相印;三个人不能上去,叫三心二意;四个人上去可以,叫同心协力;再多就无所谓了。”导游的话,比毛主席的话还灵光,男女老少没有不毕恭毕敬的。我正要迈出这幽暗潮湿的石灰岩溶洞时,抬头蓦见二行墨迹字:“峰因靡拟说飞来,人到无求即是佛。”这草草十四个字,使提着屠刀图谋不轨者振聋发聩!俗人说什么:一人一福,烂泥菩萨蹲瓦屋。死要把缘分拽住?
作者:
风行无阻
时间:
2008-11-2 22:55
峰因靡拟说飞来,人到无求即是佛。好对,我现在就在杭州,可有多少人能看透古话呢?
作者:
=Era=
时间:
2012-8-1 09:07
灵隐寺的素鸡很好吃来着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