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比三聚氰胺更可怕的是。。 [打印本页]

作者: meishi008    时间: 2008-9-24 01:06     标题: 比三聚氰胺更可怕的是。。

 













揭秘乳制品行业“潜规则”
  
  


——对话乳制品行业资深人士
        
  “每天一斤奶,结石中国人”。一个朋友在中秋之夜发来了上述短信。后面附带中秋快乐之类的话就不在这里提了。而这一切的一切,皆起源于三鹿牛奶中的三聚氰胺,它导致了N名孩子患上了结石。
  我是一个平时不喜欢喝牛奶的人,我离开报纸不做记者也已有好长一段时间了。5月12日的那场灾难后,我对“生命”这一词多了一些理解与认识,也更增加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尽管我现在在做的媒体更多关注的只是与汽车有关的种种,但依然抑制不住以往做记者时的激情。去年年底,一次聚会上,认识了曾经在供职于世界500强企业中的某乳制品企业的朋友H君,也在无意间得知了牛奶行业的很多“秘密”,当时,他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但是和这个圈子的人依然还有一些往来。“三鹿事件”爆发后,我想起了朋友H君来,并拨通了他的电话,但电话中,他所说的一切把我雷住了!
  以下是我们的对话(W代表我,H代表H君)
  
  奶农、奶帐、奶厂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22家婴幼儿奶粉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
  一大早,这个新闻仿若给了我重重一击。朋友H君在乳制品行业多年,但他本人并不喝牛奶,因为他知道牛奶里面问题和细节都太多了。因为,“三聚氰胺在乳制品中根本不算什么,所有牛奶企业的人都对这个‘伪蛋白’熟悉得像自己的家人亲人那样。另外,像甲醛、双氧水这些在牛奶中也比比皆是。”
  
  W:最近三聚氰胺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你在这个行当多年,你肯定也很关注吧?
  H:其实,三聚氰胺存在在乳制品中根本不算什么,所有牛奶企业的人都对这个‘伪蛋白’熟悉得像自己的家人亲人那样。
  H:你不最多吧,牛奶行业中有一个环节叫“奶账(也叫奶霸)”,这些人就是乳制品企业与奶农之间的一个纽带,奶帐收到原奶后到厂家中间的这个环节就是最主要“造假”环节。
  W:但为什么是这个环节呢?这个环节有什么玄机在里面?
  H:这个环节中,奶农挤奶送奶的时间不可能一致,“奶账”也不可能首到一点就赶忙着往厂家交。一般“奶账”都会有一个不锈钢制作的冷却缸,冷却缸的主要作用就是迅速让牛奶冷以便有利于储放,但你不知道,乳制品行业对牛奶有一个叫法,称其为‘细菌工厂’,每一秒中,牛奶里都在不停地产出大量的细菌,即便你再冷却,细菌还是抑制不住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及时处理,牛奶很容易变酸或者发臭……有什么办法呢?最先有人想到王里面添加苏打粉,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后来发现双痒水效果比较好,于是都普遍采用了双氧水。
  W:添加三聚氰胺又是为什么呢?其作用和目的何在?
  H:一般厂家都不会挨家挨户去奶农家直接收购牛奶,所以都会找一些在当地“罩得住”的人来替他们统一收购,这个替厂家办事的人就被称做“奶账”,厂家给奶帐的价格一般也会比给奶农的高出0.1-0.2元来,但奶帐通常都不会指望这一点差价,于是就有了在现成牛奶上“增加产量”的办法来,就忘里添水、添三聚氰胺和淀粉等等。但是学过化学的人都应该知道,三聚氰胺并不融于水,但甲醛就能融化它,于是就把甲醛和三聚氰胺混在一起去造假了。



  W:三聚氰胺的危害有多大?
  H:三聚氰胺对于成人的危害没有孩子那么大,因为孩子身体还未发育健全。但与之相比,真正危害人的,还是其中的甲醛和双氧水,这2种物质都有致癌作用。
  W:除了“奶账”造假外,奶农本身造假吗?
  H:普通老百姓最多就是加点水,“奶账”们的这一套技术,他们还学不来呢。
  W:企业最多中间环节的问题吗?怎么不加以一些控制措施呢?
  H:企业都知道“奶帐”这里是有很多问题的,但是添加了三聚氰胺出来后的成品奶粉应对检测时,蛋白含量都很高,蛋白含量高意味着什么?品质好啊!营养高啊!其实品质好吗?营养高吗?不过都是些“伪蛋白”罢了,但常规检测抽查都查不出来。


W:双氧水、甲醛、三聚氰胺这些在牛奶中的使用普遍吗?是不是早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一个潜规则了?
  H:使用很普遍,行业内的人彼此都很清楚,只是不告诉这个行当外的人罢了。说其是这个行业的潜规则一点都没错。
  W:除了上述这些“毒素”外,你知道的还有什么乳制品里的“毒素”?
  H:有啊。某著名品牌的高档牛奶里面标榜的“造骨牛奶蛋白”(OMP),这也是一种致癌物质。之前,我有听说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中国奶业专家王丁棉对这个OMP提出过质疑,但后来他也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与说法。再后来,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该牛奶包装盒上似乎就没OMP字样来了。
  
  造假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据H君透露,在西南某地有2家乳制品企业,他们每年的产量和当地养殖户的数量及奶牛数量来算的话,他们这个乳制品成品的产量与位加工的原料(牛奶)产量完全不符合比例。这中间,“假牛奶”为提高产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两家企业相互使坏和较劲。
  有一次,H君曾与其中一家乳制品公司老总出差去沿海某城市时,他们用餐时,点了当地最著名的海鲜。当某道海鲜煮的汤上来时,该老总看着汤呈乳白色,就质问饭店是否在其中加了牛奶来制汤?厨师表示里面并没有添加任何牛奶后,该老总仍然拒绝食用该海鲜汤,而原因则很简单,他害怕里面有牛奶。
  W:牛奶造假严重吗?
  H:当然严重。打个比方说,50公斤的牛奶,如果会操作的话,主要是掌握好其中的比例,将甲醛与三聚氰胺溶解,再按照比例往里面添加淀粉之类的。很快这50公斤牛奶就能变成几吨假牛奶了。我再给你说一件事,我说的这个地方的两家企业,他们的“奶账”之间还经常干这样的事,从奶农那里将来收来后,他不但给奶农付了相应的钱,回头还再还给奶农同样重量的“假牛奶”,目的是让奶农将这些“假牛奶”卖给竞争对手。最后,彼此都在向对方使坏,造假就越发厉害了。
  W:除了相互使坏,这些奶帐自己是否也将“假牛奶”卖给了自己上线的企业呢?
  H:当然卖啊!企业为了提高产量,里面明知道有不少“假牛奶”掺在里面,最终也还是要进入生产线的。
  W:你说这个地方的造假具有代表意义吗?其他省份或者地区也有这样的情况吗?
  H: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有时间的话,都可以自己去考察。
  W:你做牛奶那么长时间,为何不出来揭露或者说一下这些“潜规则”呢?
  H:以前自私了点。可能也考虑到自己工作的原因等等。也对其他人说过,但大多只是给亲朋好友一些善意的提醒。
  
  当牛奶成为必须品怎么办?
  牛奶或者乳制品真的就那么可怕了吗?我们还有能放心使用的牛奶及乳制品吗?
  H君告诉我,今天他一早就接到他表兄打来的电话,以前表兄的孩子使用的是一个叫雅什么品牌的奶粉,但他知道该品牌在内地建厂的消息后,凭借自己的经验与直觉就让表兄别再喂孩子该品牌的奶粉,甚至劝表兄把烟戒了,省下的钱给孩子买贵点的但是能让人放心的另外一种品牌的产品。在今天一早的新闻出来后,H君表兄就打电话向他表示感谢,还就当时了些之前自己闲H君罗嗦的话也表示了歉意。因为,H君劝其表兄停止给孩子使用的奶粉,在今天公布的22家厂的名字中,其在广州、山西的两个厂赫然在列,其2个厂的产品中均发现了三聚氰胺的踪迹。
  W:现在还有可以使用的牛奶及乳制品吗?有的话是那些呢?
  H:当然有。你看像惠X、X培的乳制品就可以放心使用。上个月我们家小宝宝刚出生,我给她使用的就是惠氏的奶粉,虽然贵,但我很放心。对了,多说一句题外话,我只说这两家品牌,这只是个人经验使然,并不是说其他的产品就有什么具体问题,希望这里不会引起其他品牌的误会。
  W:谢谢你哦。我把你这个消息告诉我的朋友,如果他们也有需要的话,就使用你推荐的这两个品牌的产品。尽管贵点,但健康更重要啊。对了,先前我们说到三聚氰胺其实主要还是不法分子因为“利益驱使”而添加的,但依据你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还有其他什么可能促使“假牛奶”疯狂发展的原因没?


H:应该还有其他原因。之前我们很多乳制品企业的奶粉原料都是进口的,在2007年以前,进口奶粉的价格约在1.8万到2万左右/吨,但之后就上涨到了5、6万/吨。成本上升后,肯定要考虑寻找到降低成本的办法,“假牛奶”生产出来的奶粉如果不经过特殊手段检测,也很难检测出这些有害物质的。慢慢的,业内也都习以为常了。
  W:你觉得“三鹿”引发的这次事件对这个行业的打击是致命的吗?这个行业会否因此一撅不振?
  H:打击肯定很大,但是不会致命。经过这个事情后,相信整个行业会有一次很大的洗牌。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牛奶还是一个很好的去补充营养的一个东西,对于那些母亲缺奶或者少奶的孩子来说,牛奶更是必须品。但是,消费者需要的是安全卫生的牛奶。经过这次事件,我们希望看到一些企业能真正的负担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来,才能真正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如果洗牌后的市场能更好更健康地发展,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才是最积极的和有意义的。
  W:虽然我们是朋友,但我仍然要向你说声谢谢。感谢你揭露的这些,我会把我们的对话整理出来,并让更多的人知道。我更希望我们这一次的交流,能对这个行业和消费者来说,多少有一些价值,通过更多人理智的探讨,最终为这个行业提出一些更好的思路及有建设性的意见来。
  H:呵呵。客气了,不知不觉和你聊了好半天了。说出这些话后,我感觉轻松多了。我也希望这个行业最终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也希望这次的事件能引起其他行业的警觉。
  
  如果说,我们将几年前添加三聚氰胺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的账算在“奶账”们头上的话,也无非就是说其利欲熏心。那么,后来企业对于这种行为的漠视无睹与不作为,加之为创造利润和纵容实在是不应该了,众多的企业都就很难为自己开脱,纵然这些企业都还可能找到无数的措辞为自己辩解。很早很早以前,我的祖先早说过:诚信为本。如果企业一味追究利益最大化,而忽略或忽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即使这个企业曾经做得多么辉煌,赚过再多的钱,最终也将被众人所唾弃。
  而最近由三聚氰胺所引爆的系列事件也给我们的监管部门提了一个醒,道高一尺,魔高一长。对待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督,必须要更有力和更有手段,也必须得更好地利用法律手段狠狠地打掉不法分子们的侥幸心理。而且,我们的手段还必须比魔鬼们的手段更加高明,如此才能防止魔鬼跑出来,潘多拉的盒子也不再被不法分子悄悄打开。(★


本人潜水很长时间了!今天刚刚发现此贴所以就连夜转过来了!我们家人就有从事双氧水制作的!所以很了解他的毒性只是还不知道咱们中国的牛奶里还含有双氧水!我自己的孩子刚刚15个月虽然没有喝过奶粉,但是液态奶还是有喝的!看了以上的文字我心情非常亢奋!希望网友们把它顶上来!不要沉!


我祝愿全天下的孩子健健康康!!!!



[ 本帖最后由 fellatio 于 2008-10-22 01:56 PM 编辑 ]
作者: 杜小玉    时间: 2008-9-24 10:06

顶,全力支持楼主,我的孩子四岁,两岁前一直喝奶粉,雀巢的,伊利的蒙牛的,真为她担心,也恨死了这些企业,
作者: sezlee    时间: 2008-9-24 11:46

都不知道什么时间能吃什么了!!!!
作者: adidaslyc    时间: 2008-9-24 14:19

坐个小板凳``我支持楼主``我虽然没有孩子``但是现在的商家太缺德了
作者: hongruishi    时间: 2008-9-24 14:38

应该顶起来,让大家都看看,了解中国企业为了挣黑心钱,什么都不顾了!!!
作者: 讲不灵清    时间: 2008-9-26 20:46

支持楼主!打击劣质牛奶!
作者: jaygenuine    时间: 2008-9-27 01:21

不敢喝了啊。
作者: luolan277    时间: 2008-9-27 04:30

假的吧!!!貌似在为那个什么“惠氏”做广告!
    看电视里面明明是说液态的基本都有三聚氰胺来着。。。
作者: mmvvmm    时间: 2008-9-27 16:21

我祝愿全天下的孩子健健康康!!!!
作者: 苏州小书生    时间: 2008-9-27 22:15

以后小孩怎么办啊
作者: hxlhxl1    时间: 2008-9-28 13:04     标题: 回复 #1 meishi008 的帖子

我好晕啊。大家都是炮灰,要死一起死,拉着那群比样的狗日的黑心鬼,叫他有钱没处花。我草!!!!! :@
作者: stb198    时间: 2008-9-29 20:25

,,,,顶上去,,,某些人太黑了,,也太没有素质了,,,,555
作者: 自由自在风    时间: 2008-9-29 22:22

顶,美赞臣,惠氏,雅培。大家从这三个里选吧。
作者: meishi008    时间: 2008-9-30 14:34

抵制外货!因为他伤了我们尊严!
支持国货!但他伤了我们的身体!!
时刻支持!提醒大家!
作者: yuyucaocao    时间: 2008-9-30 15:45

从此改喝豆浆
作者: 17er    时间: 2008-10-1 15:32     标题: 回复 #1 meishi008 的帖子

强烈支持!我祝愿全天下的孩子健健康康!!!!
作者: 17er    时间: 2008-10-1 15:33     标题: 回复 #1 meishi008 的帖子

强烈支持!我祝愿全天下的孩子健健康康!!!!
作者: weifenghaha    时间: 2008-10-1 16:28

我祝愿全天下的孩子健健康康!!!

我祝愿中国的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长!!!
作者: balulala    时间: 2008-10-1 17: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ngyfgj    时间: 2008-10-1 18:07

为了大家的健康,一定顶!!!

作者: batistuta    时间: 2008-10-1 20:53

哈哈,双氧水,甲醛,这就是中国的牛奶!悲哀
作者: popular288    时间: 2008-10-1 21:16

无语了,这些败类啊
神州无处不忽悠
作者: 三多    时间: 2008-10-4 20:19

:@
作者: 124046924    时间: 2008-10-5 18:11

这世道,还有什么是放心的呢。郁闷啊。
作者: wssnl    时间: 2008-10-6 08: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laire002    时间: 2008-10-7 00:35

生于此地. 抱怨也没有用了
作者: 大王    时间: 2008-10-7 08:26

无语了,这些败类啊
神州无处不忽悠
双氧水,甲醛,这就是中国的牛奶!悲哀
作者: cqxinxin    时间: 2008-10-7 11:44

现在什么都不敢吃了,太多东西加了东西的啊.我怕啊
作者: YX369    时间: 2008-10-7 15:08

顶起来了 啊
作者: mengniu    时间: 2008-10-7 23:05

无语了,这些败类啊
作者: fagj    时间: 2008-10-8 22:40

善良的人们,别再善良了
作者: 龙井八景    时间: 2008-10-18 15:58

你们在继续欺骗!!!!
目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作为一个可能的知情者和懂点化学的人,我也来谈谈我的观点:1、媒体也好,厂家也好,国家质量监督也好,还是在忽悠大家,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因为三聚氰氨根本不可能直接加入牛奶中,三聚氰氨的市场售价并不低,奶农不可能不计成本的提高浓度,其次,三聚氰氨水溶性较差,要想完全溶于牛奶比较麻烦;那为什么媒体,厂家,国家质量监督要异口同声的说是不法之徒加入了三聚氰氨,其实就是为为了掩盖一个更可怕的问题,那就是加入的其他毒性更大的东西,说穿了就是尿素,尿素作为一种便宜的农家化肥,真是经济实惠的“好添加剂”。2、为什么要加尿素,因为各乳品公司收购鲜奶,测试的标准主要是奶的蛋白质含量,说穿了就是氮的含量,尿素作为一种最普遍的氮肥,由于它独特的分子结构,记得好象是两个氮分子配个什么我忘了,氮的含量当然高了,混入奶中,提高氮浓度,价格自然也卖得高了;3、尿素怎么转化为三聚氰氨的,很简单,奶粉的生产过程就是将鲜奶放在封闭的环境高温环境下,然后采取喷雾的方式直接转化成粉状就成了奶粉,而尿素在高温下会产生变化,生成三聚氰氨,OK,有毒的奶粉就这样生成了。最后,我在谈谈我怎么知道这些内幕的,前几年,是01年还是02年,我记不太清楚了,在办理一件带黑社会性质的案件时,他们主要罪状之一就是把持我市某区的牛奶收购市场,长期以次冲好,我们在办案中就了解到,他们在牛奶中加入尿素、少量食用油,然后加大量水(良心好的加自来水,不好的就直接加池塘或者田里的水),最后用专用的搅拌机进行搅拌,一批蛋白质浓度高的鲜奶诞生了,但最后几个犯罪分子都翻供,说他们这种做法是普遍的,并不是他们发明的,后来我们专门去天友了解,确实如此,他们对牛奶收购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比较有效的检测措施或者是因为收购站点太多,没有精力和金钱来负担这么大的检测开销,所以对广大奶农的行为基本采取的是默认的态度,而且据在天友的了解,这种现象在全国的乳制品行业是普遍的,只要存在向奶农收购牛奶,就普遍存在次类现象,所以三鹿事件的发生就是必然的,而且这次三鹿出了事,全国其他所有奶制品企业都保持沉默,没有一家跳出来指责,什么原因大家看了我的帖应该心里有数了吧,最后弱弱的问大家一句,这样的牛奶你们敢喝吗?
作者: hzszcmr    时间: 2008-10-18 17:33

拉出去毙了
作者: 55058009    时间: 2008-10-20 17:26

这些掺毒的人就是民族的败类,这是害了整整一代人。
作者: dgym    时间: 2008-10-21 22:02

造假者该杀,杀一个少一个,看谁不怕死。
作者: ztpdg    时间: 2008-12-31 21: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ianbaoxiang    时间: 2009-1-6 01:16

顶,全力支持楼主!!!
:handshake
作者: yang_xc    时间: 2009-1-13 23:27

我儿子马上四岁了,从小就喝多美滋,身体发育比较健康,算我的运气好.希望全天下的宝宝都健康成长.
作者: lcmcmule_1    时间: 2009-2-8 19:42

顶 上去


顶 上去


顶 上去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