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经济与股市惊现“结石儿”
[打印本页]
作者:
gj0308
时间:
2008-9-22 11:53
标题:
中国经济与股市惊现“结石儿”
一个
社会
连对婴儿的呵护都丧失,说明诚信底线与良知处于崩溃边缘。如果一个
市场
对交易者屡屡进行偷袭式的攻击,说明
市场
秩序处于混乱与失控状态。
面对令人震惊的结石儿现象,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殷春永出离愤怒,他的办法是祈求于上天与人的良知!祈求于人的良知,是无奈之举,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于社会信用的绝望。中国股市也有许多“大头婴”与“结石儿”,难道中国股市也要祈求上天眷顾与交易者人人良心发现?
虽然
A股
市场每天蒸发市场在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但还不是最坏的结果。原因有三: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实体经济增长率下降;央行暗示继续实行从紧的货币
政策
;
证监会
表示不会对“
大小非
”
解禁
设立“禁区”。
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为12.8%,该增幅将是2002年8月以来的6年新低。这导致了
投资
者预期悲观,继续减仓。另据中国电力
企业
联合会的官员11日表示,中国8月发电量较去年同期仅增长5.14%,为8年多来最低按年增幅,“发电量增幅已连续第3个月下滑,有2/3的省份用电量出现下降”。发电量下滑是经济滑坡的前兆,甚至比GDP数据更准确地反映了工业增速的下降。
央行的货币政策雪上加霜。虽然“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提法消失,以前每月一调的存款准备金率已有两月没调,对“三农”、
中小企业
等领域的信贷也有所增加,但这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会放松。9月1日,央行在其网站上挂出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央行表示:“当前需要保持必要的总量调控力度。”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后,央行行长周小川暗示货币政策不会放松,因为央行的主要责任是 “控制
通胀
”,导致市场更加惊恐。
紧缩的货币政策源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一位
金融
专家的观点就是代表。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仍然保持在高位,GDP只要在8%、9%以上就可接受。中国经济面临的
风险
仍是通货膨胀,主要因为需求超过供给、外部成本上升,而就业数据持续上升证明经济并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反而通胀更令人担忧。
这样的就业数据是让人怀疑的,预计我国到年底创造就业岗位1200万个,并没有考虑今年我国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状况,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就业数据遗漏了农民工新增就业岗位。如此计算,我国创造的就业岗位会少得多,如果再刨去
政府
控制的企事业单位增加的就业人口,才能反应市场化企业的生存现状。张五常先生在东莞
调查
的数据是,最近这半年,因为人民币升值,加上新劳动合同法,差不多5%的工人开始回家耕田去了。以中国的情况来说,再增加10%,农转工的成果就差不多还回去了。
央行的机关报中国的 《金融时报》一直在发表唱多股市的文章,希望央行能够以实际行动表达对股市的支持,比如接盘
银行
股大小非,或者让排队等待
上市
的
银行
缩减大小非规模,以低市盈率发行,体现让民众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宗旨。
对于大小非,我已经无话可说,继续用某些人士所理解的“市场化”来解决大小非的问题吧,市场会作出自己的判断,纸究竟包不住火。至于平准
基金
,各位就别抱奢望了,让平准
基金
接大非,不过是
财政
从左口袋倒到了右口袋,没有任何增值的意义。
在政策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我们要关注的是基本面与货币政策。在基本面方面,笔者是悲观者,认为
国际
经济已经非常明确地进入衰退期通道,中国经济处于不明确的波动期,油价下行股市上升的一套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市场;而货币政策方面,同样没有乐观消息。
可以使用的共有两笔
资金
,8月以来证监会批复QFII创新高,2008年共批复13家QFII
机构
,共有65家
外资
机构
获批QFII资格,增加的100亿
美元
无法缓解股市
资金
饥渴症;真正能解决股市流动性不足的是银行2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存款,这是
历史
上居民储蓄数额的顶点。我相信,股市到南墙之后,有关方面将采取有力措施引导20万亿元储蓄到消费与资本市场,前提是,名义GDP下降低于9%。
作者:
AKQJ
时间:
2008-9-22 21:13
股市结石——提法很有意思,值得深入研究。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