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揭露奶粉里掺的并不是三聚氰氨
[打印本页]
作者:
gj0308
时间:
2008-9-22 10:59
标题:
揭露奶粉里掺的并不是三聚氰氨
目前闹得沸沸扬扬的
三鹿
奶粉事件,作为一个可能的知情者和懂点化学的人,我也来谈谈我的观点:1、媒体也好,厂家也好,国家质量监督也好,还是在忽悠大家,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因为
三聚
氰氨根本不可能直接加入牛奶中,三聚氰氨的市场售价并不低,奶农不可能不计成本的提高浓度,其次,三聚氰氨水溶性较差,要想完全溶于牛奶比较麻烦;那为什么媒体,厂家,国家质量监督要异口同声的说是不法之徒加入了三聚氰氨,其实就是为为了掩盖一个更可怕的问题,那就是加入的其他毒性更大的东西,说穿了就是尿素,尿素作为一种便宜的农家化肥,真是经济实惠的“好添加剂”。2、为什么要加尿素,因为各乳品公司收购鲜奶,测试的标准主要是奶的蛋白质含量,说穿了就是氮的含量,尿素作为一种最普遍的氮肥,由于它独特的分子结构,记得好象是两个氮分子配个什么我忘了,氮的含量当然高了,混入奶中,提高氮浓度,
价格
自然也卖得高了;3、尿素怎么转化为三聚氰氨的,很简单,奶粉的生产过程就是将鲜奶放在封闭的环境高温环境下,然后采取喷雾的方式直接转化成粉状就成了奶粉,而尿素在高温下会产生变化,生成三聚氰氨,OK,有毒的奶粉就这样生成了。最后,我在谈谈我怎么知道这些内幕的,前几年,是01年还是02年,我记不太清楚了,有一件带黑社会性质的案件,他们主要罪状之一就是把持我市某区的牛奶收购市场,长期以次冲好,我们在办案中就了解到,他们在牛奶中加入尿素、少量食用油,然后加大量水(良心好的加自来水,不好的就直接加池塘或者田里的水),最后用专用的搅拌机进行搅拌,一批蛋白质浓度高的鲜奶诞生了,但最后几个犯罪分子都翻供,说他们这种做法是普遍的,并不是他们发明的,后来我们专门去天友了解,确实如此,他们对牛奶收购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比较
有效
的检测措施或者是因为收购站点太多,没有精力和金钱来负担这么大的检测开销,所以对广大奶农的行为基本采取的是默认的态度,而且据在天友的了解,这种现象在全国的乳制品行业是普遍的,只要存在向奶农收购牛奶,就普遍存在次类现象,所以三鹿事件的发生就是必然的,而且这次三鹿出了事,全国其他所有奶制品
企业
都保持沉默,没有一家跳出来指责,什么原因大家看了我的帖应该心里有数了吧,最后弱弱的问大家一句,这样的牛奶你们敢喝吗?
这种现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产生了,奶农们作假的手段有将近二〇〇种之多,都是为应付奶制品生产厂家而发明的,也是被这些厂家的低收购价逼出来的,奶制品市场出事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全国的奶农所面临的市场收购价局面是一样的,而所有的乳制品
加工
厂家也都心知肚明,只不过他们都默认这种“潜规则”,在恶意压低收购价降低收购成本中进行市场的恶意竞争,在这个门槛并不高的行业里跑马圈地,但遭难的是广大消费者!我记得一九九六年我当时是一家合资生产杯酸酸奶厂家的厂长,在考察奶牛厂的过程中得知的这些
信息
,五花八门的作假手段让人防不胜防,我们因为是生产发酵型酸奶对原奶的质量要求较高,最终以高于市场收购价20%的价格签订了供奶合同;以高收购价保证高品质奶源。市场经济要讲究多赢,大家都要有钱赚,你不让我赚在明处我就玩暗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说奶农们的这些做法多少也是让这些跑马圈地的巨头们给逼出来的,不过国家质量监督体系、防疫体系问题也不少,中国老百姓吃了将近二〇年的问题奶制品,你们居然没有发现问题,如果这次不死人不是大面积爆发,可能老百姓还要再多吃几年的问题食品吧!你们还居然能给他们发免检证,呵呵,权钱交易吧!!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问题才暴露出来?有关部门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追查一下,过去应该也有过此类事件发生,只不过那时
科技
水平、医疗水平不高没有追查到真正的原因罢了;再者过去生产厂家众多人们不一定认准一个品牌使用,怀疑不到这上面;再者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高,使用的量还不足以导致大面积爆发。但问题是早就存在的,现在只对所谓的三氯氰胺进行报道追查,是不是你们不敢深入调查其它的作假行为,怕引起更多的恐慌?要我说
建议
政府应该再深入调查一下液态奶产品,呵呵,恐怕问题会更多!!!不过我还是要给广大消费者一个建议,乳制品确实是营养非常丰富的健康食品,我们不应因噎废食,国人还是应该多消费乳制品,我建议大家食用纯发酵型乳制品,经过发酵的食品它们相对来讲要安全的多!!
作者:
wingkp
时间:
2008-9-22 11:37
谢谢楼主的建议,现在真不知道该给小孩吃些什么了,还是自己回家动手做的吃的要安全点。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08-9-22 12:26
唯利是图的BT畸形社会,竟然不是资本主义,却是自诩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
作者:
香林寺住持
时间:
2008-9-22 12:59
现在的社会很风狂。政府行政成本畸高,挤占绝大部分社会资源。企业在政府的压榨下,营商环境急剧恶化,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降低成本。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老百姓,而且总是老百姓。这就是口口声声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真是写照。万恶总有源!源头在哪里?明眼人一看便知。
作者:
jiujin91100
时间:
2008-9-22 15:20
我靠,后悔高中没有学好化学了,妈的还加什么尿素啊,直接尿进去当奶卖算了
作者:
taoliu
时间:
2008-9-22 19:08
这样的帖子也能置顶?所谓的尿素反应生成三聚氰胺只是种想当然的说法.
首先我们来看下尿素反应生成三聚氰胺所需要的条件:尿素以氨气为载体,硅胶为催化剂,在380-400℃温度下沸腾反应,先分解生成氰酸,并进一步缩合生成三聚氰胺。
6 (NH2)2CO → C3H6N6 + 6 NH3 + 3 CO2
生成的三聚胺气体经冷却捕集后得粗品,然后经溶解,除去杂质,重结晶得成品。尿素法生产三聚氰胺每吨产品消耗尿素约3800kg、液氨500kg。
按照反应条件不同,三聚氰胺合成工艺又可分为高压法(7-10MPa,370-450℃,液相)、低压法(0.5-1MPa,380-440℃,液相)和常压法(<0.3MPa,390℃,气相)三类。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反应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1.载体----氨气
2.压力---不同的方法需要不同的压力.
3.温度----380-400摄氏度
4.催化剂---硅胶
在化工生产中很多反应都是需要多个条件,而这些条件都是缺一不可的,要不然的话那不是人人都可以进行化工生产了?
现在我们看看在奶粉的生产中能满足上面的几个条件:
1.载体----奶粉中不可能有氨气存在所以不存在尿素反应所需要的载体.
2.压力----奶粉喷淋过程中不需要有正压力,为了使水分更容易挥发掉在生产中会尽量保持负压力,所以这一点也不符合.
3.温度----奶粉喷淋基本保持在100度左右,因为100度水分就可以被蒸发掉再高那是浪费能源,再一点是温度过高会分解掉一些有用的营养成分.100度离380度的温度相差还是蛮大的,所以这一点也不符合.
4.催化剂-----奶粉喷淋中也不需要硅胶,催化剂也不存在.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尿素合成三聚氰胺所需要的4个条件一个都不存在那么怎么可能会反应呢?所以"奶粉中的三聚氰胺由尿素反应而来"的这种说法只是想当然的.
作者:
caimingbai
时间:
2008-9-22 19:21
不管他奶里加的什么,反正这奶是不能再喝了。
作者:
415syw
时间:
2008-9-22 19:22
嗯,
好在咱连奶粉都喝的少
作者:
SZW186
时间:
2008-9-22 20:08
标题:
看看奶粉勾兑的标准
http://bbs3.news.163.com/bbs/photo/97775487.html
作者:
http9
时间:
2008-9-22 21:26
标题:
回复 #7 taoliu 的帖子
我也觉得那个方法不可行,因为三聚氰氨很贵比奶粉贵多了,如果能尿素用反应三聚氰氨不如把三聚氰氨提炼出来卖,而且没有风险。
作者:
bigsoar
时间:
2008-9-23 00:20
喝什么?
跟我一样 豆浆!起码目前没人说豆浆里有什么吧
作者:
馬六甲
时间:
2008-9-23 00:57
标题:
回复 #4 香林寺住持 的帖子
我代你公布答案:共產黨
作者:
JinXntH
时间:
2008-10-5 13:17
这年头什么都有毒,这回只不过是查出个奶粉,肯定还有其他的,要是都这么查出来估计没什么能吃的了。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