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奥运会,中国收获喜悦,还有理性 【有删节】 [打印本页]

作者: 21002    时间: 2008-8-25 05:11     标题: 奥运会,中国收获喜悦,还有理性 【有删节】

作 者 : 晨曦

  
       8月24日晚,随着鸟巢上空那个燃烧了十六天的火炬缓缓熄灭,北京奥运会在世界亿万观众的欢呼喝彩声中胜利结束。举办人类历史上这种超大规模的体育盛会,在中国是第一次。运动会的圆满举办,有力凸显了国家与公民理性在应对大型公共事件方面的角色归位和功能实现。事实表明,这次奥运会中国收获的不单是奖牌,还有理性。

  国家理性是评判一个国家行政体系是否成熟的常用概念,通常是指国家以主权承担者的姿态将公共管理关系置于规范的秩序之下,依据法定程序将国家本身设定为一个虚拟实体,进而在价值合理性或目的合理性的原则指导下,思考并选择自己的行政行为。公民理性则是社会民众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对个人言论、行为所作出的符合理性精神的行为。国家理性是现代国家走向成熟时在国际关系以及国家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最深刻的问题之一;公民理性与国家的文明状况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它就是社会文明的直接反映。对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而言,国家与公民理性要求除了维护国家自身利益与尊严以外,也要以成熟的姿态对他国和国际社会追求各自利益的行为保持理解与接纳。北京奥运会从成功申办到全面展开的过程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理性正在我国国家管理体系以及正式的制度结构中,成为维护国家利益尊严和国际关系新秩序的调控力量,而公民理性与国家理性相呼应,在其中也悄然推动着社会文明的逐步演进。
     国家理性通过举办奥运成为中国发展进程中标志性亮点的具体表现是,在宏观层面上,从申办成功后的举国欢庆到冷静反思,从筹备当中的奥运经济热到“不宜过高估计”,从比赛过程中的“惟金牌论”到“享受奥运精彩”,从舆论管理上的严格限制到采访自由,可以说,无论是我们政府还是国民的心态,都经历了一个逐步走向成熟与理性的过程。而开赛以来,受国家理性影响所产生的公民或社会理性方面的事例更比比皆是:8月9日杜丽冲击首金失败,无论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一致给予积极鼓励,绝少指责埋怨;8月10日晚,在沈阳奥体中心举行的中国队与比利时队的比赛中,比利时队5号波科尼奥利被中国队2号谭望嵩踢中下体,现场和银屏前的观众一片哗然,人们并不因为谭望嵩是自家人给以袒护,而是从规则道义的角度给以无情的谴责;8月17日,美国超人菲尔普斯夺得8金,成为历史上一届奥运会夺得金牌最多的选手,我国所有媒体几乎都把最好的赞美声给予了这位“外星人”;8月24日,中国代表团实现夺得金牌第一和奖牌总数满百的两个超级梦想,获得奥运历史上中国的最好成绩,消息发布后,立刻就有网民提醒:“请注意,奥运比赛除了得奖以外,还有得奖以外的东西,它同样需要我们去关注。”还有人写出《东道主应低调享受金牌第一的幸福》的文章,指出:它“并不能证明我们的综合国力、科研水平、体育理念、全民健身就比欧美强”,“东道主最大的荣耀不在于自己拿更多的金牌,而在于让客人玩得很爽、拿金牌拿得很快乐,让客人在北京赛场上有更好、更完美的发挥……”国家与公民理性的成长与成熟,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一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并不能完全归结于理性使然,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事实上,就是在理性表现上,无论国家还是公民个人,我们在奥运中不尽人意的地方依然存在,但这并不否认我们在收获各类喜悦中,收获最大的是理性这样一个现实。因为这么多年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太专注于感性的东西,热情有余、理性不足既是我们的优点也是毛病,尤其在国际交往中,它往往成为一个软肋。奥运会在中国举办,我们从这个最大的国际盛会中发现并开始改变自己的不足,尽管改变中仍有瑕疵,但我们毕竟迈出了这历史性的一步。它的更大意义还在于,通过奥运,国家、社会与公民理性在公共管理体系中的力量彰显有了基本的虚拟蓝本,其后,它还会进一步跨越传统,在社会教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国,以北京奥运会为标志的国家与公民理性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们同时期待,国家管理与社会文明的更多领域,都能注入更多奥运会上收获的理性成分。
作者: mfk263    时间: 2008-8-25 10:17

我是中国人,我自豪.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