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前车之鉴:东德-金牌大国的崩溃 [打印本页]
作者: 5MAO 时间: 2008-8-22 22:12 标题: 前车之鉴:东德-金牌大国的崩溃
东德:金牌大国的崩溃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曾经是奥运会历史上一等一的金牌大户,也可以说是中国举国体制的楷模。这个国家面积不到11万平方公里,跟浙江省面积相当,人口在198/9年时约1700万,相当于深圳人口。但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却在奥运会历史上创造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成绩。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东德初露峥嵘,获得了9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5,同届西德获金牌5枚。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东德开始发力,获得20枚金牌,紧跟美苏两大国之后,位列第3,同届东道主西德获金牌13枚。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东德大爆发,一口气获得40枚金牌,将美国踩在脚下,紧随老大哥苏联位列金牌榜第2,同届西德仅获金牌10枚。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抵制,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东德达到顶峰,共获47枚金牌,老大哥苏联则获得80枚金牌(感觉跟中国参加亚运会一样),西德没有参加此届奥运会。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东德及其它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随老大哥苏联一起抵制。
1988年汉城奥运会,政治上江河日下的东德依旧获得了37枚金牌,以1枚的优势力压美国,位列金牌榜第2。西德获得11枚金牌。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统一后的德国以东德运动员为主体,获得了33枚金牌,列金牌榜第3位。
在长达二十年时间里,东德曾是与美苏鼎足而立的体育竞技大国,所夺奥运奖牌数量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苏。其中最显着的是女子游泳和田径(后中国运动女选手也因禁药而一鸣惊人)。但是,德国统一后这个东德神话破灭:自1996年开始,德国在奥运会上的成绩就一届不如一届了,96年20枚,00年13枚,04年13枚,08年截至目前为9枚。
与其说是德国体育江河日下,倒不如说是德国体育的正常回归。一直以来,西德的体育制度是很健康的,不过分追求奥运会的金牌数,而让国民的身体素质得到自由发展,所以每次奥运会金牌得10枚左右就满足。
反观东德,为了在与西德的对比中显示出所谓的“社会主义优越性”,采用举国体制办体育。所谓“举国体制”,官方的解释是“在国家综合实力还比较弱的情况下,为了短时间内形成突破,从而采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攻坚的一种组织制度”。换句话说,“举国体制”就是调动全社会资源来协助操练少数精英运动员,尽最大努力在国际大型竞赛中夺取最多的奖牌奖杯。这种体制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国家资源的使用严重颠倒轻重,每年花费巨额国民财富用于培养精英运动员,但轻视国民大众的体育与趣爱好和强身健体的需求。
第二,选拔有运动天分的青少年进行封闭式集训,但目的只是让少数体育尖子去争夺奖牌,结果牺牲了数十万计运动员的青春,甚至给许多运动员造成终身伤害,毁了他们的一生。中国体育报说,80%的运动员退休后因为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谋生艰难,其中很多人还因运动过量而落得一身疾病,甚至成为残废。





( 艾冬梅和郭萍因为训练过度而严重变形的脚)
第三个弊端是,形成了一个明星运动员、教练和体育官僚三位一体的庞大利益集团。金牌给运动员和教练带来巨大名利,给体育官僚带来官运亨通的政绩,由此使举国体制成为体坛腐败的催化剂。
不仅如此。西方禁药丑闻一般是运动员个人行为,但在举国体制下则是一种官方行为。东德政府甚至敢于要求运动员服用兴奋剂。
东德当局曾长期系统地让至少一万名运动员服食各类禁药,并对如何有效通过赛事药检进行系统研究和实施。禁药使东德在奥运上大放光芒,但也造成一百多名运动员猝死和无数运动员终身伤残,许多女运动员男性化,失去生育能力。两德统一后,受害运动员把东德体育部长和医学顾问霍普告上法庭,并要求赔偿。


(由于训练时长期服用激素,退役后的邹春兰依然得每天刮胡子)
尽管东德曾获得了举世瞩目的金牌战绩,最后也避免不了被西德吞并的下场;尽管获得了100多枚金牌,但最后却如昙花一样地迅速衰败。
但谁都不会否认今天的德国是个体育大国,德国不仅在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项目中(足球,篮球,田径,游泳,赛车,网球等)具备不俗的甚至是顶尖实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国有着大量民间的体育协会。光在德国体育联合总会中有8万5千多个分会,注册会员达到了2600万人,体育协会的会员占到总人口的32%,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有1200万人,说德国是一个全民体育的国度一点也不为过。
今天,奥运金牌榜上那虚幻的辉煌已与德国人渐行渐远,但体育已成为德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作者: cheermule 时间: 2008-8-24 11: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dboy1861 时间: 2008-8-24 11:24
LZ又发强帖了。。。。。。。。。。。
作者: 阿兹猫 时间: 2008-8-24 11:30
这是转贴,本来我想转的,一忙给忘了,让楼主抢先了。但帖子内容真的很好,类似意识的帖子在国内主流媒体的论坛上也越来越多了
作者: 荒野饿客 时间: 2008-8-24 12:36
今天的艺术体操团体赛看出门道了,本来内定的铜牌,借着白俄罗斯一次微小的失误变成银牌,算是意外惊喜,可惜了意大利MM,那么精彩的表演
作者: chuchu238 时间: 2008-8-24 22:17
对
不过 体育锻炼全靠自觉!
作者: 天云易 时间: 2008-8-24 23:25
引用:
原帖由 荒野饿客 于 2008-8-24 08:36 AM 发表 
今天的艺术体操团体赛看出门道了,本来内定的铜牌,借着白俄罗斯一次微小的失误变成银牌,算是意外惊喜,可惜了意大利MM,那么精彩的表演
主场哨,大家都喜欢,水平接近情况下,东道主就有优势
多看看意甲西甲英超就习惯了
作者: 心碎不后悔 时间: 2008-8-25 00:36
引用:
原帖由 天云易 于 2008-8-24 19:25 发表 
主场哨,大家都喜欢,水平接近情况下,东道主就有优势
多看看意甲西甲英超就习惯了
两位扯远了吧....
作者: cxsmm 时间: 2008-8-25 03:08
这几天在看美国NBC版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转一下德国队入场时美国主持人的介绍(大意):
德国来了,除了评价旗手NBA球员的脑袋以外(一个五环图案在左边)
然后就是说,德国合并后,奖牌数量大减,世界排名下滑的很厉害
所以,近年来,德国人开始使用原来东德的方法来训练他们的运动员
借以提高他们运动员获得奖牌的能力
现在看来说得很有道理,毕竟这次德国拿了16块金牌,回升了(96年20枚,00年13枚,04年13枚)
德国体育不再江河日下了,难道说是德国体育不愿正常回归?
作者: queensberry 时间: 2008-8-25 03:21
今天看到cctv采访布朗,他说要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还要和中国交换经验,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撒谎
作者: london 时间: 2008-8-25 07:00
全民健身,全民参与,普及各项和综合俱乐部,再谈奥运奖牌。举国体制被证明有效,但本末倒置。
作者: 馬六甲 时间: 2008-8-25 09:38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作者: gz_ss 时间: 2008-8-25 12:27
GDP和金牌榜与民何干
作者: star1734 时间: 2008-8-25 13:22
y英国这次得了这么多的金牌就是因为政府资助运动员进行训练,也就是你指责的举国体制。
现在其实很多东西在国内都回归理性了,大家看金牌其实都是一种看热闹的心理罢了
作者: 粉刷匠 时间: 2008-8-25 13:25
金牌才是王道。。。
作者: blueskyandwater 时间: 2008-8-25 21:30
引用:
原帖由 cheermule 于 2008-8-24 07:12 AM 发表 
如果用东德来比拟今天的中国,明显驴唇不对马嘴
这段话怎么样:
中国体育报说,80%的运动员退休后因为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谋生艰难,其中很多人还因运动过量而落得一身疾病,甚至成为残废。
你的语文没有学好!回小学再学比喻,暗语,隐喻什么再来!
手淫强身,意淫强国!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