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 长篇] “宣誓”考 “雷池”考 [打印本页]

作者: 21002    时间: 2008-8-20 15:19     标题: [ 长篇] “宣誓”考 “雷池”考

作者:  陈行之

  
    据媒体消息,某省人民医院工会大礼堂内,医院院长带领所有医生护士代表全省医务人员宣誓:“我们倡导廉洁正直,不谋私利,廉洁从医,不索要或收受患方红包,不接受回扣,不开单提成、推销药品和医疗用品,不推诿病人和无辜拒绝诊治……”

    此类宣誓所见甚多,形式不一,却几乎遍及各行各业:教师宣誓不乱收费,不打骂学生,耐心教授,不收受学生和家长的礼品;官员宣誓不买官卖官,不跑官要官,不欺上瞒下,不收受贿赂;商人宣誓不欺诈消费者,不掺假使坏,不缺斤少两;房地产商宣誓不贪图暴利,以人为本,宽大为怀;电信和石油巨头宣誓绝不垄断价格,绝不垄断市场……于是,老百姓就向自己宣誓:我什么也不相信!

    看样子得认真对待这件事情了。

    我们首先弄清楚这么多人热心宣达的这个“誓”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从字源上来说,“誓”有三个意思。其一为古代告诫和约束将士的言辞,例如:“(五戒)一曰誓,用之于军旅。”(《周礼•秋官•士师》)其二为发誓,表示决心依照所说的话实行,例如:“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晋书•祖逖传》)其三为盟约或者说誓言,例如:“周武有孟津之誓。”(《左传•昭四年》)

    这三个意思都和我上面谈到的那些人使用的意思相近,可见这个字在两千年的流变中本意没有多大的发展,仍旧表示的是发誓者对自己的约束和实行的意思——意思相当好。相当好的意思,老百姓为什么又不相信了呢?这话就要扯得远一些了。

    我们先说一说国外发生的类似的事情。
     
    2
     
    哈维尔在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当选捷克斯洛伐克总统之前,曾经出版过一本名为《没有权力的权力》的著作,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蔬菜商店老板在摆满洋葱和胡萝卜的橱窗上贴了这样一条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于是,不省心的哈维尔就开始思考,这个蔬菜商店老板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这样做是想向外界传达什么信息?他是天生热衷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思想吗?他仔细想过如何把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联合起来以后对于他又意味着什么吗?

    哈维尔最终弄明白了:蔬菜商店老板实际上完全不关心标语的含义,他只是要用这条标语传达这样的信息:“我,蔬菜商店的老板,住在此处,我是一个听话的可以信赖的良民,我会按照官方任何要求去做,所以,我有权要求不受干扰地做生意。”换一句话说,这是他向政府表达忠诚的一种方式。哈维尔的评价是:这条标语使蔬菜商店老板“用粉饰的外表把内心的空虚掩藏了起来。”

    这是弱者的掩藏——弱者用宣誓的方式证明与当局的配合,从而获得一个安全的角落。在这里,“誓”的本意发生了移动,不再是所谓对“自己的约束和实行”,而是成为了某种从一开始就与誓言本身无关的利益行为。

    3
     
    如果说国外发生的事情显得不那么纯粹,以至于听上去与“宣誓”两个字显得有些距离的话,那么,我们说一说国内发生的事情。

    稍有阅历的人都记得,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我们这个据说信仰无神论的国家,曾经大规模兴起过一场席卷全国的宗教活动,这就是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我称之为“毛教”。宗教活动最重要的是内容,或者说是教义,毛教的教义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伟大的神,这个神就是救万民于水火的毛泽东;毛泽东无微不至地呵护信众的幸福,无所不在,无所不知;信众要不断表达内心的忠诚,才能获得安全和庇佑……和世界上其他宗教一样,这些教义的表达当然要通过某些行为(祈祷仪式)来实现,于是,各种各样的祈祷仪式就被设计了出来——晨祷:每天早晨面对朝阳,手捧《神经》(《毛主席语录》),宣誓说在这美好的一天里,我要无限终于伟大领袖毛主席,坚定地贯彻毛泽东思想,很斗“私”字一闪念,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午间祷:吃饭之前,站在餐桌前或者锅灶前,在宗教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伴奏下,手捧《神经》,默诵毛主席语录,感谢毛主席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诵经:长时间背诵或者朗诵《神经》(最忠诚者甚至能够从头背到尾,从而获得大解脱),在诵经过程中加深对于神的崇拜感情;内省:每时每刻将自己置于神的监管之下,“灵魂深处闹革命”,持续不断反省先天带来的罪过,用神的思想洗刷自己的罪恶;舞祷:跳“忠”字舞,在舞蹈中加深对神的感情,获得解脱;呼号:每有宗教集会,人们山呼万岁,热泪盈眶,声嘶力竭呼号神的名字,祝福伟大的神、唯一的神万寿无疆……应当说,这是地地道道的“宣誓”了。

    毛的实质是改造人性、消灭个体权利意识,将其纳入到对集权主义的信仰之中。但是,就像我们最终看到的那样,这场前所未有的宗教运动实际上什么也没改变,既没有改变人性,也没有真正让人民从心底里接受集权主义,当历史推出一个邓小平出来纠正历史的时候,毛的教义就都土崩瓦解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当年广泛实行的教义,严格的教规,纷繁复杂的祈祷仪式都没有真正进入人的心灵,人性是不可改造的,“宣誓”在这里成为人们“用粉饰的外表把内心的企望掩藏起来”的一种偷生手段,与“誓”字的字源意义风马牛不相及。
     
    4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医生宣誓这件事情当中来,用哈维尔的逻辑和毛教从兴起到衰亡的事例来推断一下,医院院长和医生为什么要宣誓说“我们倡导廉洁正直,不谋私利,廉洁从医,不索要或收受患方红包,不接受回扣,不开单提成、推销药品和医疗用品,不推诿病人和无辜拒绝诊治……”?他们这样做究竟要向外界传达什么样的信息?他们是天生热衷于宣誓吗?他们仔细想过誓言的真实含义吗?他们知道这种含义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吗?

    我们已经有了国外和国内的两个事例的启发,这样,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不管医院院长还是医生,实际上完全不关心誓言的含义。就医生来说,他们只是要用宣誓传达这样的信息:“我,一个遵纪守法的医生,在这里工作,我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医务工作者,我会按照院长的任何要求去做任何事情,不让领导操心,在此情况下,我有权要求得到正当评价,得到合适的利益……”换一句话说,这是他们向医院院长表达忠诚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使他们得以“用粉饰的外表把内心的企望掩藏了起来”。医院院长则以此方式向更上一级领导——比如说省卫生局领导,因为这是医院院长的权力来源——表达另一个层面的忠诚:我已经极尽所能做了能够做的事情,这些事情毫无疑问有助于你营造清正廉洁的政治气氛,有助于你进一步飞黄腾达,在此情况下,我有权要求你保证我的官位的安全,必要的话,我也有权要求你考虑对我的提拔和使用……”

    老百姓的利益就这样被出卖给了魔鬼,事情就这样成了掩饰不可告人意图的做秀,成了让人贻笑大方的表演,成了地地道道的闹剧——只要法律仍旧苍白,只要权力仍旧是权力的来源,那些庄重的誓言在实质意义上就会成为:“我们没有必要廉洁正直,我们将继续谋私利,继续索要或收受患方红包,继续接受回扣,继续开单提成,继续想方设法推销药品和医疗用品,继续推诿病人,继续无故拒绝诊治……”就像我们今天仍旧看到的那样。
     
    5
     
    在这样的闹剧当中,誓言本身完全丧失了意义,全部意义都在宣读誓言本身,换一句话说,宣读誓言仪式的意义已经远远大于誓言的意义。我们前面对于“誓”的字源的考证,也就变得非常书呆子气了——掌握权力的人谁会在乎一个字的含义?他们连整个世界都能颠倒,还在乎颠倒一两个字或词的含义吗?

    所以,善良的人切莫在这样的宣誓面前欢欣鼓舞,认为世界将从此清明。历史和经验都告诉我们,恰恰是此类宣誓的存在,在证明世界并不清明——当这些人公开羞辱公众的智力的时候,世界是清明的吗?当此类宣誓仍旧被上级欣赏、被媒体正面报道的时候,你能相信世界将从此清明吗?
作者: 21002    时间: 2008-8-20 15:21

“雷池”考     陈行之

    我查了一下“雷池”这个词汇的来源,“雷池”竟实有其地,就在安徽省望江县东南10公里处,紧靠长江北岸,面积100平方公里,入江处为雷港。资料记载,因古雷水自湖北黄梅县界东流至此,积而成池,故名雷池,亦名大雷池。东晋时置大雷戌,为江防要地。明天启间(1621-1627年)雷池口为大量流沙所塞,雷水改道从望江县华阳镇流入长江。 ( http://www.tecn.cn )
    “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个成语又是怎样来的呢?《晋书?庾亮传》记载说,咸和二年(327年)历阳(今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今寿县)镇将祖约叛乱,向京都建康(含南京)进攻,忠于朝廷的江州刺史温峤欲火速统兵去保卫建康。在建康掌管中央政权的庚亮得知后,担心当时手握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因此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要温峤坐镇原防,不要越雷池而东。 ( http://www.tecn.cn )
    后来,人们就用“雷池”来比喻某种不能逾越的事物本身或者说事物的范围,也就是说,“雷池”是某种独立于人类精神意识的存在,是某种超然于人又作用于人的某种强力。 ( http://www.tecn.cn )
    我在最近开始撰写的一部作品中,集中思考了生存与强力的问题,突然发现“雷池”是一个体现强力的概念,它几乎存在于任何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存过程之中,所有人都在越还是不越雷池中踟躇着,思索着,就像面临生死抉择的哈姆雷特那样。人类在雷池面前的抉择既决定着个体的处境,也决定着人类整体的未来,甚至可以说,人类发展到今天,正是对逾越还是不逾越雷池选择的结果。 ( http://www.tecn.cn )
    既然这是一种在宏观意义上影响历史发展方向的选择,那么,我们不妨从历史发展中选取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人类只有不断逾越雷池才能够发展和健全起来,只要我们稍微正视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人类杰出的思想创造力都是在不断逾越雷池的过程中实现的。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超越雷池的先行者,往往要付出巨大的精神代价。在人类进化史和科学发展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原始人类中一个不安分的家伙有一天突然异想天开,直立起身子行走,他的头领和同类一定无情地嘲弄了他,认为这个家伙伤风败俗,因为直立状态暴露了人的私处,甚至还有展示的意思,这就构成了对于人的原始道德的挑战,我们甚至不排除那个人被其他人围攻致死。然而,直立行走毕竟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情,人类无法拒绝它带来的进步,哪怕是从生存的意义上说。于是,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向传统挑战的人,这些人的命运和第一个人也许完全相同,也许完全不同,比如,惩罚越来越轻微,直至最后完全宽容。宽容既认可,认可既支持,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直立了起来,一个伟大的时代就此开始,人类终于自豪地宣布自己脱离了动物界,真正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宰。当整个世界都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时候,人类文化不可能不受这种认识的影响和局限,譬如15世纪末期,地球中心说就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构成了宗教的精神支撑点。这时候,有一个叫哥白尼的人遵从于科学精神,在深入观测和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划时代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提出了日心说,即:太阳不是7个运动着的天体中的一个,而是宇宙的中心;地球被降了一级,不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运转的第三颗行星;月亮不是紧随着太阳,而是地球的卫星。日心说逾越了雷池,对人类知识构成了严重挑战,宗教领域则用百般的仇恨对待它,把它视为蔑视上帝的异端邪说。幸亏哥白尼是在其去世的那一年发表《天体运行论》的,否则,很难说这个伟大的科学家会不会招来杀身之祸。哥白尼学说的追随者、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发展了日心说理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他反对经院哲学,主张人们有怀疑宗教教义的自由,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死刑,在罗马被活活烧死。这是逾越雷池的人经常有的下场。 ( http://www.tecn.cn )
    1859年,英国伦敦出版了一本书,印数是1250本。正是这本书,改变了整个世界,这本书的名字是《物种起源》。它的作者是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这本伟大的著作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理论:地球上所有物种都是从已经存在的物种演化而来的。这个理论在目前已经成为常识,但是在《物种起源》出版的那个年代,它却与基督教教义发生了尖锐的对立和冲突。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这个世界上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单独的起源并保持稳定的形式。达尔文预见到了这本书的风险,所以,没有在书中对人类进化进行任何评述。在后来的版本中,他也只是含蓄地加了这么一句话:“人类最终将会弄清楚人类和历史是怎样起源的。”到了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的血统》一书中,才对这一问题做了详尽的描述。 ( http://www.tecn.cn )
    可见,传统和习俗的雷池足以让最伟大的科学家望而却步,对雷池的逾越导致的不仅仅是进步,与之相伴的还有巨大的牺牲,包括无数先行者的鲜血以至于生命,就像布鲁诺那样。 ( http://www.tecn.cn )
     
    2
     
    让我们回到近代,回到我们身边,看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正是这些事情,比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改变历史发展方向的事情更直接地作用了我的人生经验,让我认识到一个人倘若逾越雷池会有多么危险。 ( http://www.tecn.cn )
    现在的人已经很难了解,在文化大革命中,“雷池”之多,简直让人如同惊弓之鸟,草木皆兵——假如你不小心把一杯水洒在了报纸上,报纸上正好印着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的画像,你就要倒霉了,轻则被批斗,重则被殴打致死,原因很简单:你逾越了雷池;假如你在学习报纸社论的时候把“资产阶级”念成了“无产阶级”,学习会马上就会变为批斗会,就像那个不小心给大救星画像洒上了水的人一样,极有可能被殴打致死,原因同样很简单:你逾越了雷池。连这样屑小的事情都能够成为“雷池”,那么,大者如追随思想自由,对社会人生进行探讨,当然更是“大逆”,稍有触及,必死无疑。所以人们才经常说“思想者的勇气”,是的,思想者的确需要勇气。千万不要用闲散之心阅读顾准先生那些文字,那是冒着生命危险所做的思想探询,其危险程度不亚于在鬼魅世界中穿行,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撕碎,被吞噬——顾准正是在鬼魅吞噬之后才为我们留下那些文字的。 ( http://www.tecn.cn )
    所以,在我少年时代的心灵里,“雷池”是一个很可怕的字眼,它经常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在加上当时对于它的词源完全不了解,这两个字也就愈发显得恐怖,觉得一个人要是越过了雷池,那就死定了。在以后的人生经验中,“雷池”又有了许许多多新的具体的内容,这个词的恐怖色彩也就有了许许多多具体的形式,它对我产生的作用概括说起来就是:别瞎想。简简单单的“别瞎想”三个字,对于以思想与动物相区别的人来说何其难也!在所有企图用思想而不仅仅用肉体活着的人来说,一生耗费精力最多的恰恰不是物质意义上的生存,而是在思想在雷池面前的痛苦挣扎,多少杰出人物在这种可怕的西西弗式的劳作中耗尽生命,徒然死去。雷池是一个梦魇,是横亘在人类精神原野上的山岩,所有人都想翻越它,真正翻越过去的人却微乎其微。我看到山岩下面无数枯干的尸体,无数哀号着的冤魂,张志新是其中之一。 ( http://www.tecn.cn )
    现在的人也已经很难了解张志新这个人是怎么回事了,尽管时间仅仅过去了30年,所以我必须交代得清楚一些:1975年4月4日,监狱管理人员把政治犯张志新按倒在地,在颈背上垫上一块砖头,用一把普通的刀子割断了她的喉管,她的舌头被自己咬断了……这不是在奴隶制的屠宰场上,不是在德国法西斯的纳粹集中营里,这是在中国沈阳的一个普通监狱里。张志新之所以被杀,仅仅因为“反对林彪、四人帮”,仅仅因为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功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张志新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来,以及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毛主席坚持了正确路线。尤其是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树立了毛主席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第三次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毛主席在当的历史发展中的丰功伟绩是不容否定的。但我认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毛主席也有错误。集中表现于大跃进以来,不能遵照客观规律,在一些问题上超越了客观条件和可能,只强调了不断革命论,而忽视了革命发展阶段论,使得革命和建设出现了问题、缺点和错误。集中反映在三年困难时期的一些问题上,也就是三面红旗的问题上。张志新还对“文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次文化大革命的路线斗争是建国后,1958年以来,党内左倾路线错误的继续和发展。并由党内扩大到党外,波及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它造成的恶果是严重的。它破坏了党的团结,国家的统一,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削弱了党的领导,影响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的正常进行……”她对当时普遍存在的个人崇拜提出了批评:“无论谁都不能例外,不能把个人凌驾于党之上。”“对谁也不能搞个人崇拜。” 有的学者认为:“张志新于1969年8月写下的这些文字,等于提前10年用自己的生命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有关对毛泽东评价的部分!说张志新是思想解放的先驱,她当之无愧。” ( http://www.tecn.cn )
    仅仅就因为这些文字,仅仅就因为跨越了“严禁进行思想”的雷池,这个人就遭到如此惨绝人寰的对待!在这样让人惊骇的事情面前,我经常怀疑历史是不是真的在发展?我们究竟停滞在了一个什么样的年代?以前和以后发生的无数类似事件,总是在加强我这种宿命的感觉,以至于我开始怀疑:历史是不是真的具有一种向善的本意? ( http://www.tecn.cn )
    理智一些,我当然相信历史是在发展,这既是规律,又为我们的经验所征实——现在谁还会因为不小心给领袖像洒了水而遭致祸端呢?谁还会因为早晨起来没有拿着《毛主席语录》进行祷告而被单位领导批评、警告以至于被开除呢?让人惊讶的是,人们竟然能够利用网络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要这种思想不触及严禁触及的东西,你就可以随意交谈……这都是历史进步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活到今天的人以及所有生活在今天的人都是幸运的。当我们享受这种幸运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所有这一切都是那些逾越雷池的先行者用鲜血以至于生命换取来的,要记住张志新以及和张志新一样命运的人,就像要记住哥白尼、布鲁诺和达尔文一样,没有这些人,我们仍将生活在蒙昧之中。 ( http://www.tecn.cn )
     
    3
     
    让我们再叙述一个让人心里感到光明的例子。1940年10月,查理?卓别林主演的电影《大独裁者》在美国上映。这部在纳粹兴起时秘密拍摄两年的电影淋漓尽致地嘲笑了狂妄嚣张的法西斯主义和不可一世的希特勒。这在当时不啻于引爆了一颗炸弹。 ( http://www.tecn.cn )
    卓别林一向对法西斯主义集权制度极为反感,他总是在想做一些什么表达他的思想。他说:“我只是一个演员,对我来说,除了对这些践踏人性的家伙大肆嘲笑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于是他这样做了———1938年11月9日,纳粹洗劫了7000多家犹太人店铺,30000多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史称“水晶之夜”。3天以后,逃亡到美国的卓别林拿着剧本大纲来到版权管理局登记备案,备案上写着:“这是一条小鱼的故事,它生活的那片海里来了鲨鱼。” ( http://www.tecn.cn )
    《大独裁者》是卓别林影片的精华,是世界电影史上空前绝后的杰作。影片公映的时候,美国还没有参战,许多美国人还保持着中立立场,他们并不完全了解卓别林要告诉人们什么。在纳粹占领的欧洲,《大独裁者》因为反法西斯主义的进步思想而遭到禁映,但它仍然成为1940年世界上最成功、最卖座的影片,打破了当时英国和美国的票房纪录。这部辛辣讽刺纳粹德国的影片以它的幽默和风趣最终赢得了人们长久的喜爱。卓别林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要知道,这个伟大的艺术家嘲笑的是当时正甚嚣尘上的纳粹势力,这样的“雷池”是很少有人有勇气逾越的,而促使他这样做的,不是什么复杂深奥的东西,就是良知,一个艺术家对非正义现实的良知思考,他必须把这样的思考告诉人们——卓别林在电影中说:“独裁者是会死亡的,他们从人民那里夺去的权力会重新回到人民手中,只要我们不怕死,自由永远不会消失!” ( http://www.tecn.cn )
    一个伟大的人,就是这样用思想而不是用肉体站立在人间的,只有这样的人才具备逾越雷池的勇气,只有这样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才能够说出他的思想。让人唏嘘的是,和卓别林、张志新这样的人相比,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往往是没有能力直立行走的人,在精神上成为侏儒的人,他们苍白屑小,苟且偷生,不仅仅出卖自己,同时也出卖任何能够出卖的东西;他们没有勇气面对雷池,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逾越过雷池会有什么样的风景……可悲的是,我们正在被这些人引导着,充斥在电影院、银屏、书店、舞台上的电影电视、文学戏剧作品,表现出一种令人作呕的犬儒主义和伪现实主义——卓别林讲述的是小鱼的故事,因为这个海域来了一条鲨鱼;我们的艺术家、作家则在讲述鲨鱼的故事,因为他们看不到小鱼——这些作品思想价值观混乱,无聊、庸俗、浅薄、弱智,就像某种酸败的食品一样,正在败坏着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胃口。究竟是什么东西导致了这种大面积的精神阳痿?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欢迎光临 ::电驴基地:: (https://www.cmule.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