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宁波,十月围城

宁波,十月围城

 
  
  作者:天一木水

  题记:围观改变中国。

  1.
  2012年10月,宁波市全民抵制镇海炼化扩建一体化项目这事,起因是由于精明算计的澥浦镇居民意图借机拆迁,增加财富,变革命运。可是在同样长袖善舞的宁波市政府面前,有部分人的利益没能得到理想中的兑付,于是抓狂,出现了有组织、有规模且持续数轮,据传还有背后金主支持的群体上访,要求镇海区委区政府协调解决。
  镇海区薛维海书记显然没能引起足够重视,一方面高调宣示要建设生态家园,另一方面则继续不遗余力地推动一体化项目快速上马,就是无睹这部分人的进尺要求,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几方面同心同德消除矛盾。
  等到200村民走投无路,采取围堵区府,封堵公路的过激措施,事情走向已经出格在他能力以外了。
  然而府上的刘奇市长更倨傲,比薛维海书记更加执拗地要求项目早日落地。一来是增加宁波的经济营收,一举扭转这城市已经持续十年的颓势,造就政绩;二来据说化工背景深厚的刘某人,还有些个私利益的考量,P民不得而知。
  在整个事件的初始阶段,作为宁波市掌门人的王辉忠书记并未发声见诸报端的表态,一直处于缄默的静制动状态。

  2.
  10月下旬,这200村民要么是受了什邡事件、启东事件的启发,要么是背后还有神秘力量点拨,在反复求权无果后,一不做二不休地把整件事散播到了无国界的互联网上,并将情势定位拔擢到了关乎全体宁波市民,特别是全体镇海区民能否继着安居乐业的高度。引用前些年厦门、大连的抗争事例,把镇海炼化扩建一体化项目置之于全宁波的对立面,同时断章取义地将扩建一体化项目直接形述成PX(对二甲苯),引来围观无数。
  响应最大的是毗邻镇海,血气方刚的90后宁波大学生。在这群年轻人无知无畏进场后,迅速通过微博转发和评论,把整个宁波互联网全域串联。把原本因为分配不均造成的小我矛盾,急剧抬升成全体宁波人要生存、求环保的公益性斗争,并通过行色各异的现代新媒体,以原子裂变的速度,快捷地向全国全世界广播宁波的声音。
  他们约定于2012年10月27日、28日,在宁波市中心天一广场举行“散步”活动,自戴口罩(涂“反PX”标识),理性示威,和平抗议,誓将PX项目赶出去。
  这时候的宁波市委市政府依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舆论引导,媒体疏通,依然只是坐等观望,一点没有减速点刹的表态,只是责令镇海区委区政府就扩建项目,作了四点王婆卖瓜的说明,甚至都没讲清楚不全是PX.这显然不能叫市民信服。

  3.
  于是27日如潮水来。四面八方的宁波人无组织有纪律地汇集天一广场,手挽着手,肩并着肩,戴着口罩大声唱《国歌》;高声要求:刘奇下台!齐声宣示:我爱宁波!
  这震撼人心的团结的力量,青出于什邡之蓝,更胜于启东之蓝。
  而宁波特警在这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面前,也表现出强大的文明,他们礼貌地面对抗议人群,温淳地封闭对抗界限,他们用自己的另一边无声,默默保护着“散步”活动始终有理有利有节。
  到晚上,王辉忠书记和刘奇市长扛不过强大民意,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就镇海炼化扩建一体化项目面对面地听取群众意见。不过还是可惜,会议没能达成共识,王、刘二人也都没有在会后表态怎么解决。
  于是28日“散步”又起。只不过这一天人更多,地更大,声势更浩,但同样理性依旧,和平如初。
  倒是宁波市委市政府开始不淡定。大批量地借调外地军警进城维稳;动用手中权力令本地媒体集体噤声;能管辖到的各企事业单位一律要求所属不得上街;宁波大学封校;宁镇公路、人民路封道;最可笑的是,外地来甬车辆也被胶带纸蒙蔽了进城的方向。
  一时间,宁波成了汪洋中的孤岛,风雨里的单船。

  4.
  可是团结友爱的宁波人民好样的!
  27日-28日两天,有一批接一批的普通市民,捧着矿泉水、面包,免费分发给“散步”人群解渴充饥。成百上千打着双闪灯的私家车主,静候在广场,免费送镇海人民回家。有环保志愿者,一路蹲守,静默地捡拾落在地上的零星垃圾。
  整场游行,始终无组织有纪律,保持有理有利有节。人们只是唱《国歌》,不越界,不对抗,用沉默似金的力量宣示着全体宁波人对这城市的爱护。
  这沉默让人战栗,寡道的宁波市委市政府终于在执拗了一个星期后,仓促于28日傍晚宣布:坚决不上PX项目;炼化扩建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停止推进,再作科学论证。
  勇敢坚毅的宁波人民用此时无声胜有声赢得了这事件的阶段性胜利。这胜利将被历史铭记。
  她预示着“和平理性求民主”在中国大陆的开端。非暴力不合作的“宁波模式”,体现的不仅仅是宁波人的文明,更引领了今后我国群体维权的新方向。
  同时,新媒体和新人类的深速介入,也昭示着旧有统治手段的不合时宜,昭示着80-90后成为社会中坚时,整个国家、民族的新走向。

  5.
  纵观全事,宁波市委市政府肯定是满盘皆输了。非但没有捞到半点政绩,就连最基本的民心也已尽失。
  三个疑问:
  为什么要在项目筹建时,刻意隐瞒,不予公告?偷鸡摸狗地搞了三年多,再光明的事也都变得不正大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市委市政府羞于开诚布公?
  为什么要在项目落地前,参差不齐地搞差异化拆迁,且粗暴无视访民的群体诉求?镇海区本就在推进全域城市化,为什么不因势利导,打包将这项目周边地的农民集体安置,而非要分个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为什么在“散步”已属平和的状态下,当政者都做不到与时俱进地对话解决,非要动用国家利器,封网,断路,借外人的手打自己的市民?解释不好吗?疏导不会吗?非要在两败俱伤下,才意识到情急,发文宣布停产。这不是活生生地自个打脸,让自己在全体市民面前信用破产吗?

  6.
  当然,宁波人和宁波城也没有赢。
  回首巴音朝鲁当政时,全宁波囿于领导人的迂腐,节节从全国十强败退到而今只能与长沙、郑州试比高的地步。
  王辉忠书记和刘奇市长急于上马这项目,其本身最大考量也应当是为了推进发展,其本质也是爱宁波的一种表现。更何况,无论是一体化也好,PX也罢,事实没有网络上教条的那样歹毒,其工艺可控,排放可控,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宁波人真不该说,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让宁波断子绝孙。这的确太武断。
  窃认为,这项目唯一的不当就是离市区太近,且时机又刚好在全国上下谈PX色变的敏感期。一体化被PX断章取义后,自然给市民心理带来巨大威胁,也就难免使整个项目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了。
  这就像鱼与熊掌。一边知道投资拉动可以立竿见影地扫除经济的颓势,一举使宁波城扭转乾坤;一边也清楚这布局埋伏着重大的“生化危机”风险,或多或少会减弱宁波城的空气和环境质量。
  如何取舍考验宁波人的智慧。而我在想,这么个攸关宁波市运的大项目大产业,把她放在人烟稀少,又远离市区的三门湾新区不能鱼与熊掌兼得吗?

  7.
  小富即安的宁波人,特别是在十月围城中充当主体的年轻宁波人,也应该在这过程中学着反思,学会全面和客观。
  宁波的发展定位,就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临港工业城市。这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定了我们不能置之“生化”而后生。
  不能人云亦云地将一切“生化”都视若“瘟神”,归咎要断子绝孙,恨不得粗鄙一扫光。我们应该有主观能动的觉悟,有的放矢地使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同进共赢。
  不要建空中楼阁,脱离“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的实际,假大空地臆想将城市建设成无污染、全友爱的乌托邦社会。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紧揪着某一点,就全盘否定某一班人,否定某一系列事。不要断章取义,以自己尚显稚嫩的判别力,凭着主观好恶,拿个人青春赌城市明天。
  同样,宁波市委市政府也必须痛定思痛,更加公开地践行政务,更加公平地组织分配,更加公正地复应民声。
  总而言之,宁波镇海炼化扩建一体化项目事件,已是双输。

  唯一警世醒人的有:围观改变中国。
奈MM,哥很想念你。。。。。。。。。。

TOP

Eine Hand wäscht die andere.
多么想找一个人海扁一顿。。。

TOP

引用:
原帖由 怜星 于 2012-10-30 23:16 发表
Eine Hand wäscht die andere.

Das ist super, dass du Deutsch sprichst.



奈MM,哥很想念你。。。。。。。。。。

TOP

文章写得还是比较客观的,主要是当前政府的政务运作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发展过程中一味倚赖暴力机器维稳平暴的思路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公开透明因势利导势必应成为今后政务运作的主流。

TOP

说明什么呢?说明小级别的黑社会小头目还不够老辣、不够狠、不够毒。在散步初始阶段,从专业队伍中选百数十人,扮作学生模样、准备好燃烧材料、棍棒、石块等见制服的人就打,见车就烧、扔石块砸窗砸门、抢东西,“坏事”做尽做恶,然后就是.....直至事态平息和谐上马。这套程序大点的头目驾轻就熟这里就不多说了。

TOP

成功的经验不是“非暴力不合作”。而是如何防范这些“李鬼”。问题是要做好防范就必须精心组织,而“有组织”就犯了这个制度的大忌,秋后算帐的那些组织者会弄得很惨!这就是为什么每次聚会、散步只要不是头目们策划的就必定失败的主要原因。

TOP

为什么现在的人不问缘由的维权?

TOP

回复 6# 驴民小学生 的帖子

成功的经验不是防范这些李鬼,而是无视之。
其实,暴力活动是很难绝对避免的。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虽然运动本身经常是和平的,但是伴随的暴力活动规模非常之大(例如,诱发的宗教冲突)。甘地的一个重要战友(国大党的第三号人物),更是为德日两个轴心国组织了两支“印度国民军”,其中一支还伴随日军侵入印度(英帕尔战役)。舍此何极?
茉莉花革命也不是没有暴力。
关键是:如果政府有心镇压,那么有没有暴力,它都是可以镇压的;反之,如果政府不想镇压,那么它就不会镇压,至少不会借口别人搞暴力而镇压到你头上。但凡非暴力革命成功的地方,政府都是不想镇压的,而不是因为绝对无暴力发生。
看重暴力活动的有无,只能是给政府镇压制造借口。

TOP

=都 秋后算帐 别高兴太早

TOP

公开透明因势利导势必应成为今后政务运作的主流。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