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 道歉你妹 Ai Weiwei: Never Sorry》香港亞洲電影節 2012
艾未未大抵是國際上最知名的大陸藝術家,也是教北京政府最頭痛的藝術家,試問有多少藝術家夠膽在作品公然罵一句「草泥馬祖國」?美國猶太裔記者陳愛麗貼身跟隨艾未未兩年,看他如何利用網絡渠道堅持維權,關注維權律師譚作人被捕、收集汶川地震因豆腐渣工程遇難學童名字。其後工作室被強拆、他本人被公安拘留,獲釋後仍被監視。除了艾未未與中共政府之間的糾葛,《艾未未‧草泥馬》更走訪艾的母親高英,和陳丹青、顧長衛等藝術界好友,讓我們認識一個有血有肉的艾未未。
中國、美國 / 2012 / 91 min / 英語與普通話對白,中文字幕
導演: 陳愛麗
演員: 艾未未, 陳丹青 , 高英
一部描绘中国异见艺术家艾未未的纪录片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Sundance Film Festival) 上赢得纪录片评委特别奖。颁奖典礼上,观众们集体向这位由于中国当局限制而无法出席电影节的艺术家致意。
纪录片《艾未未:从未抱歉》(Ai Weiwei: Never Sorry)1月25日在美国犹他州2012圣丹斯电影节(又译日舞电影节)上举行了首映,并于28日在电影节“世界纪录片”竞赛环节中赢得了评委特别奖,获奖理由是影片所传达的“反抗精神”。
影片记录了艾未未过去几年来的生活、艺术创作和维权活动。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收集死难学童名单、到声援被迫害人士遭到毒打,再到2011年被中国当局扣留并拘禁81天,影片导演爱莉森·克莱曼(Alison Klayman)用镜头为观众们了解这位中国艺术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窗口。
*美国80后导演真诚打动艾未未*
现居纽约的美国独立电影人克莱曼出生于1984年,曾在布朗大学学习历史,也在北京长期居住过,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叫陈爱丽。2008年,克莱曼得到了拍摄艾未未的机会,一拍就是两年多。
艾未未在谈到为什么会答应克莱曼来拍摄自己的纪录片时说: “感觉到她非常认真,很真诚,有一定的经验,同时我觉得她对世界的看法可能我们有一些相同之处吧。”
克莱曼在电影结束后与观众交流时表示,艾未未本来已经准备好出席这次首演,但因为中共当局的禁止使他未能如约赴会。
*反响热烈 观众集体竖中指*
《艾未未:从未抱歉》的首映在圣丹斯电影节反响热烈。美国洛杉矶时报的报道说,电影院里情绪高涨。影片结束时,观众罕有地站立鼓掌,做出艾未未的“招牌动作”竖中指,以此向艾未未致意。散场后观众仍在热烈讨论。
得知获奖的消息后,克莱曼发短信告诉了艾未未这个喜讯。她在Facebook上说,艾未未立刻用英文回复:“呵呵,开心。”
出席电影节的一位美国媒体人记录道,在颁奖典礼上,还是新人的克莱曼坦言自己很紧张,她匆匆道了谢,然后请在场的观众集体竖起中指,并拍了一张照片。克莱曼说会把它发给艾未未本人。 隔天,她又在脸书发布了艾未未的回应:一张竖中指的照片。
*艾未未:竖中指是对权力的直接反应*
竖中指这个被西方看作粗鲁不雅的动作却几乎是艾未未的招牌手势。他对着天安门竖中指的照片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
这个动作对于艾未未究竟代表怎样的含义,他对美国之音说: “这个动作表示的是个人对任何类型的权力的一个最直接的反应。这个权力可能是政治的,也可能是经济的或是文化的。作为个人,我觉得这是在今天,甚至在未来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
艾未未说,竖中指不仅仅是藐视权威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对于中指的这一边,这个竖中指的人而言,他作为一个人,他的生命,他的尊严本身也是一种权力。
*艾未未:若不行动 危险就变强大*
这几年,人们谈起艾未未时总会用到“勇敢”、“无畏”这样的词语。不过面对克莱曼的镜头,艾未未却承认自己心里也有恐惧,也会害怕。但是他说,危险就在那里,你若不行动,危险就会变强大。
谈到自己最近又上了网上流传的可能会遭到政府严厉镇压的所谓“活埋名单”时,艾未未对美国之音说:“其实我觉得大多数人太恐惧了。我倒没有真正无畏,我只是正常。 我觉得如果人们不能为自己的存在寻找正常的理由,不能为它去争论的话,这个存在本身已经受到了损害。”
艾未未说,自己目前还没有机会完整地观看这部获奖影片。
*新锐导演辈出的独立影节*
1984年创办的圣丹斯电影节专门为独立电影人和影片而设,每年1月在美国犹他州举办。近年来,圣丹斯电影节上走出了一批优秀的新锐导演和独立影片,使得这个原本规模不大的美国本土电影节名声大噪。
中国因艾未未纪录片退出英国电影节
一个由十名中国媒体高管组成的代表团在最后一分钟宣布,不参加英国谢菲尔德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此前中国驻英大使馆向英方提出,要求撤下美国独立制片人陈爱丽(Alison Klayman)的纪录片《Ai Weiwei: Never Sorry (艾未未:永不后悔)》,但被英方拒绝。
该代表团成员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华娱卫视、凤凰卫视和金鹰纪实频道的高管们。
在谢菲尔德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宣传广告上,称这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向电影节派出的高级代表团。
按照原计划的日程安排,中国代表团会在本周的电影节上与英方举行会谈,商讨双方合作事宜。
但是当中国驻英大使馆得知电影节上将放映陈爱丽的《艾未未:永不后悔》和斯蒂夫·梅因(Steve Maing)的《High Tech, Low Life》后,事情起了变化。
加拿大影界杂志《RealScreen》为此采访了谢菲尔德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的市场营销及业务总监坎贝尔·吉莱尼和总监希瑟·克罗。
坎贝尔·吉莱尼透露,在周末电影节开幕的前一天,工作人员收到中国驻英大使馆的一个电话,直截了当的提出取消这两部影片放映的要求。
希瑟·克罗则说,我们被告知中国代表团不参加电影节的官方理由,是因为访问欧洲的人数有限。
但是在数次非正式的不融洽的交谈中,中方表示,电影节的节目单上的几部纪录片才是真正惹恼中国当局的理由。
中国驻英大使馆对谢菲尔德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方面的说法目前还没有做出回应。
在谢菲尔德电影节上首次放映的《艾未未:永不后悔》,是关于著名中国异见艺术家艾未未生活的纪录片。
《High Tech, Low Life》则纪录了两位被称为“公民记者”的中国网络日志作者佐拉和老虎庙的工作与生活。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