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从罗姆尼赢得首场辩论谈起

从罗姆尼赢得首场辩论谈起

<<<<<<
  CNN与欧维希市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ORC International)在辩论结束后进行的联合民调显示,67%的受访观众认为罗姆尼在辩论中获胜,仅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观众认为奥巴马是赢家。
  CNN民调中心主任霍朗德(Keating Holland)表示,自从1984年首次进行此类民调以来,此前还没有一位总统候选人赢得60%以上人的支持。
>>>>>>
  我们姑且认为上述数据是准确的,或者说就算数据不准确,我们也可以认为上述数据还算正常。毕竟民调应该不会去捏造根本不正常的数据。
  那么,就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辩论很难真正分出输赢。67%VS25%的比例,就已经到顶了。还不到3:1。即便你明显占得上风,也至少还有四分之一的人会认为你输了。
  而支持双方的人数差距肯定又低于判定辩论胜负的人数差距。毕竟一场辩论的胜负还比较容易判定,判定两个人的优劣就更复杂了。

  结论:对于民主政治,并无真理可言。或者说,离开了民众支持,并无真理而言。而获得了民众支持,也是有限的。(当然不是说非民主政治就好。)

  辩论的一点深入讨论:
  有报道称,奥巴马的辩论模式过于谨慎,没有积极攻击。例如:
<<<<<<
  罗姆尼最近民调节节败退,其原因包括他那句臭名昭著的“不在意47%的人”的言论以及为他带来万贯家财的贝恩公司,这两个问题本可让罗姆尼百口莫辩,结果奥巴马主动放弃,全程只字未提。
>>>>>>
  个人以为:奥巴马既非君子,也非傻瓜。这些东西如果有硬货,根本用不着辩论中当场提及,自然可以让罗姆尼彻底失败。如果没有硬货(当然没有),奥巴马亲自当那个冲锋在前的人,去歼灭罗姆尼,是极不明智的。
  这就比方说:“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固然是好事,能取对方“统帅首级”就更是赢定了。但这个事不能由己方的统帅来干,否则就属于玩命了。万一有闪失,岂不是满盘皆输?
  也就是说,因为没有硬货,这种辩论仍然是要看技巧。罗姆尼就算形势不利、技不如人,对于这么明显的漏洞,也肯定早有反击的预案。可以说,如果你去找这种漏洞,虽然看似有利,但你终究是在明处,他在暗处。你不知道他怎么反击,他却知道你怎么攻击。这就很悬了。如果奥巴马选情不利,倒是可以一试,作为搏命一击。问题是还没到那个时候。

  47%的一点深入讨论:
<<<<<<
  国外媒体9月17日报道,一段近日在网上被曝光的秘密视频显示,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今年5月在一个私人筹款晚宴演讲时称,美国近一半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只想依赖政府。罗姆尼此番言论无疑给自身的竞选泼了一盆冷水,使其入主白宫之路变得更为艰难。
  有关罗姆尼当天演讲的视频其中一个片段是有关税收的。“不管怎样,都将有47%的人把票投给奥巴马。”罗姆尼这里指的是不用交纳收入税的美国人。“有47%的人支持奥巴马,他们依赖政府,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认为政府有责任照顾好他们。这些人相信自己有权利得到医疗保健、食物、住房等等……我的工作就是不为这些人操心。我也不会去说服他们,让他们知道照顾好自己是个人的责任。”
>>>>>>
  罗姆尼如果输了,他这个话就是罪魁祸首。
  民主选举的要点,就是不能得罪人。你得罪的人,很显然会报复你;你未得罪的人,却未必因为你得罪人而支持你。结果你就输了。
  比方说,哪怕是10%的少数派,你也绝对不能得罪。(一般而言,双方的票数能差百分之几?)除非你能确定有10%以上的人对这10%的少数派恨之入骨。注意:必须是恨之入骨,一般性的不屑是没用的。只有恨之入骨,才会因为你得罪人的事来投你的票。
  何况是47%?怎么可能找到47%以上的人对这47%的人恨之入骨?
  虽然,罗姆尼这是私下里说便宜话,他想的是在一小撮富人面前卖好。但是,他不知道这年头根本没办法保密吗?连克林顿和莱温斯基两个人OOXX都成为公众事件,何况在晚会上讲演?

  罗姆尼犯了这种错误,民主党的上策就是予以匿名传播,以保证尽人皆知,略微加点挑拨也可。这样一来,罗姆尼的大亏是吃定了,能不能扳回只能看别处是不是能占到大便宜。下策(或者说自己找倒霉)才是公开揪住不放。
  因为罗姆尼这个话本身无所谓不对。这就比方说,我去竞选总统,私下里说了一句“我国女人的胸部普遍太小,实在不好欣赏”,被人拿来曝光。这个话确实得罪人,但是你揪住不放,真的很得人心?
  如果是揪住不放,引发正面冲突,反而给了罗姆尼扳回的机会。谁知道他能不能想个妙语,把这个话圆回去?就算圆不回去,也未必不能引起同情。毕竟这明摆着是出言不慎,奥巴马确实谨慎,谨慎就是好人?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