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从来就没那么简单和浅显
1.国内政治:毛留下之政治格局---“四人帮”、“凡是派”、“老人党”。表面看似制约稳定,实质脆弱不堪。由于钦点承继的华实为政治草包,以及辅政大臣叶剑英的反水,打破了毛处心积虑建立的政治平衡。华与叶违反党纪国法,非法政变干掉了“四人帮”。三足失一足,资历、实力、能力浅薄的华之政治生命也就要到头了。也就出现了邓走资的复出之争。结果是老人党的核心人物,强势重登政坛。
当然,这也有个过程,也就是要有名正言顺、师出有名之类的东东。华草包明显感到了“勋旧派”的压力,为了夯实所谓承继的正统性,利用毛的威望提出了“凡是论”;结果被勋旧派抓住了明显的理论漏洞,反用“毛思想”提出了“实践论”进行理论正确与否的全国大辩论,为日后华的落马从思想理论上造势。
2.国际政治:由于中苏的论战使共产阵营产生了难以弥合的分裂。越南的胡志明用“大哥、大姐论”和稀泥,因为正值越战,他谁也得罪不起。胡志明咽气之后,实力派--黎笋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接过大位。在其统一越南及毛病死后便果断抱紧苏修大哥的大腿,一边倒。因为70年代,为制衡苏修的中美亲善行为使越南领导人对中共渐生不满情绪,且相对tg 苏修的势力是不言而喻的。
而苏联更是籍此机会极力拉拢越南,排挤中共势力。中南半岛的政治博弈愈趋白热化。
由于tg扶持的红柬--波尔布特的倒行逆施,给了越共打击其借口;且越共以边界为由又不断采取敌视tg政策,以向苏修效忠。
1978年12月越南出兵柬埔寨。面对如此诸多国内、国际的复杂形势,tg如何进行应对呢?这从往后的发展形势来看,显然邓的政治能力派上了用场,诸多重大决策也显然出自于邓。邓也借此机会打击草包派华国锋等,将党政军实权完全控制到勋旧手中。
发动所谓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便是个千载难逢的锲入点,如:以此为由调动军队安插亲信,华草包也无法反对。内政就绪后,就开始外交旅程,向欧美日阐明tg意图,意取欧美日的默认避免他们的干涉和制裁和为之后的“改革”做铺垫。“资本主义阵营”也乐得看社会主义阵营火并,徒增共产势力分裂之势而看笑话。因此对越必定是“速战”,所谓“惩戒”一下,就必需收兵回国,一面给欧美日吃定心丸;一面避免过度刺激苏修而节外生枝。不想那个酒肉和尚许世友,白白知道这多政治讯息,无视撤军命令,还要“拱一拱”,急的老邓跳脚不已。。。。
也就是说:tg对越共动武并不是真正要“挽救”波尔布特,而是为了内政外交而采取的一个政治策略罢了。
1981年6月,在tg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