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大日本皇军再一次挽救了TG

回复 50# satanla 的帖子

支那也只是梵文里对中国的一个称呼而已,谈不上褒义。但自从民国之后日本人对中国便开始了这个称呼,在某些特定的历史环境里这个词就是一个贬义词。当然,探讨这个词到底是什么用意已经不重要了。
我上面的回复也只是对楼主帖子中的一些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人应自强,但不应以“带路”为荣,摇尾乞怜!
对中国或许我们都曾经有过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痛,我没有“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崇高境界,我也向往更民主、自由的生活。但我深知,我既然做不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事,但我也不会去落井下石。我们尽着微薄之力去改变社会,可能微不足道,可能只如萤火虫一般被大自然吞噬,但我们曾经努力过!曾被人嘲笑,但从不气馁!

TOP

回复 51# yang-0211 的帖子

唐玄宗《题梵书》一诗中说: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支那弟子无言语,穿耳胡僧笑点头。”
《宋史.天竺国传》:“天竺表来,译云伏愿支那皇帝福寿圆满”。
在革命党看来,这个词不但不是贬义,反而还是一种褒义,表明与满清划清界限,而中国当时的留学生,尤其是反对清朝统治的革命家们,也以支那标志出身国。1902年,章太炎等在日本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1904年,宋教仁在东京创办了名叫《二十世纪之支那》的杂志。另如孙中山的革命伙伴,日本人梅屋庄吉,在辛亥革命成功后在日本发起成立“支那共和国公认期成同盟会”

[ 本帖最后由 satanla 于 2012-9-19 18:27 编辑 ]
死去せば 元もと知る  萬事 空なるを,
但だ 悲しむ  九州の同ふするを 見ざるを。
王師 北のかた  中原を定むるの 日,
家祭 忘るる無かれ  乃翁に 告ぐるを。

TOP

以前就是,现在更是了,配合默契。

TOP

回复 52# satanla 的帖子

首先,我想说兄台的确对汉文化了解颇深,小弟我是自愧不如,今后值得本人学习。
其次,我不知道您一直跟我纠结于“支那”一词意义何在,崖山之后无中国,满清之后再无汉!又何谈一个纯粹的支那人呢?只是一心向往而已……
再次,我再重申一下,我只是对楼主帖子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希望某些人不要别有用心,反党≠反国,兄台说想做一个“纯粹的支那人”,那更应理性认识。

TOP

回复 54# yang-0211 的帖子

我並沒對您及您的言論進行批判,只是隨便說說,大家互勉嘛。(閒的)
我還不夠理性嗎,哈哈。每個人的想法都有他們的出發點,國不為民,要來何用。人類思想啟蒙已經幾百年了,中國還停留在反党≠反国這個層面上。有點蛋疼。
我想表達的是,有知識才能明事理。帶路黨,也不是一頂愛國的帽子就能壓死的。寬容和知識缺一不可,具備了這兩者,你再把這種人一棍子打死不遲。


理解是人類交往的基石
一個支那人喊自己是支那人,沒有人能夠批評他。你可以從中體會出他的無奈和絕望嗎?現在已經沒有願意聞道的人了,甘於無知。這才是最大的自我殘害。


[ 本帖最后由 satanla 于 2012-9-20 12:08 编辑 ]
死去せば 元もと知る  萬事 空なるを,
但だ 悲しむ  九州の同ふするを 見ざるを。
王師 北のかた  中原を定むるの 日,
家祭 忘るる無かれ  乃翁に 告ぐるを。

TOP

回复 55# satanla 的帖子

呵呵,我刚又把咱俩发的帖子从新看了一遍。心中释然了许多……
因为有那么一群人,始终都没有忘记,没有忘记我们曾经的辉煌,没有忘记我们这个民族曾经遭受的磨难。
每天上学我都会路过一个小学,小学的校墙上写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曾几何时是那么的熟悉,但又有多少人最终还记的这句话。
就向我之前所说“我们尽着微薄之力去改变社会,可能微不足道,可能只如萤火虫一般被大自然吞噬,但我们曾经努力过!曾被人嘲笑,但从不气馁!”
同志:“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受教了!

TOP

 59 123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