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马蕙日前听说她正在北京当代艺术馆展出的一幅作品被撤下了。一些博手将她的作品与言论自由受到限制联系起来。而与此同时,马蕙本人已明确表示,她只是希望唤起人们对目前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
当北京当代艺术馆馆长通知马蕙,她的参展作品之一依照地方党政官员的意愿撤下时,这位华裔荷兰艺术家最终还是有点惊讶。马蕙的《护罩!》由1500只口罩组成,挂满当代艺术馆外围75米长的铁丝护墙网。在党政官员看来,这含有政治隐喻。
“但我恰恰是想通过《护罩!》表达政治声明以外的东西,”居住在荷兰阿姆斯特芬的马蕙解释说,“我的作品的主题是生命。我只想用我的装置艺术呼吁人们关注中国目前的空气污染,以及我们为之能做些什么。我再次重申,它绝对不带任何政治色彩。”
言论自由
导致她作品被撤下的原因在于中国国内的一些博客写手将马蕙的艺术创作与限制言论自由联系起来。马蕙本人不知道如此关联从何而来。结果却是,她在作品被撤下的几天前必须将文字和解释交给北京党政部门的有关人员。“党内的官员要我的信息。在讨论中他们想知道我是如何创作的。当时我明确表示,我的作品只是关于环境,而且我从来没有打算在这个装置中赋予任何政治涵义。完全不应该这么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当代艺术馆的大门上仍有马蕙参展作品的海报。而且她的另一件作品,一部名为《树欲休息,但风从未停止..》的影像仍在艺术馆内展出。在马蕙看来,这可能是因为其他作品“蕴含更多生命的哲理,从而减少了有可能与政治的联系。”
界限
事实上这并不是北京当代艺术馆第一次出现如此事端。这家成立于2007年的艺术馆其目标便是在中西方之间展开对话。这也使得一些在馆内展出的艺术有时会探索甚至挑战中国所允许的限制范围。而恰恰也正是由于对界限的探索,该艺术馆吸引来了大批的参观者。
正因为如此,马蕙对自己作品被撤下也并不完全感到意外。“当馆长看到我的作品时,他曾开玩笑说,他希望艺术馆不会因此招惹麻烦。也许他当时已经感觉到我的作品将会无意中引起轰动。”
麻烦
接着,她又补充说,自己对作品被撤还是有点失望的。“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艺术馆不会惹来更多麻烦。”
“馆长在我回荷兰前给我打了电话说,他已经和一些党政官员谈过话。他告诉我,他很可能得把我的参展作品撤下,因为艺术馆会招惹麻烦。因此现在传来这个消息也并非完全在意料之外。”
© 马蕙作品 - www.mahui.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