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新总统穆尔西
穆尔西称不会把埃及变成神权国家
6月24日公布的埃及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结果显示,穆斯林兄弟会候选人穆尔西成功当选。
60岁的穆尔西在今年5月的埃及第一轮大选中获得24%的选票,而曾经在穆巴拉克时代担任最后一任总理的沙菲克排在第二位。
穆尔西在第二轮大选中获得51.73%的选票。
他承诺,在一年政治动荡之后,“将为埃及带来安全、正义和繁荣稳定”。
穆尔西表示,是时候把穆斯林兄弟会的著名口号“伊斯兰教是解决方案”付诸实践,并形容其政策是有温和的伊斯兰因素。
最后一刻参选
穆斯林兄弟会起初并未把其自由与公正党主席穆尔西作为首要选择。在兄弟会副领袖可能被阻止参加选举后,穆尔西在最后一刻递交了提名文件。
其他候选人被宣布没有参选资格之后,兄弟会正式宣布支持穆尔西。
有人怀疑,平时言论不多的穆尔西是否能够得到选民的支持。
尽管如此,穆斯林兄弟会的网络和选举团队确保他成功当选。
穆尔西做出努力克服有关穆斯林兄弟会想要操纵埃及政坛的指责。
他坚称,自己想要建设“一个民主、有公民权利的现代国家”,并保证宗教自由和和平示威的自由。
穆尔西说,他并非一定从最大的政党自由与公正党中挑选总理,并表示,可能选择科普特基督徒做自己的顾问,甚至可能当副总统。
他还表示,不会强制推行伊斯兰着装。
穆尔西宣称:“总统将是一个机构,强人时代已经结束”。
尽管他曾经试图与第一轮大选中排在第3和第4位的候选人举行会晤,但是并未达成协议以鼓励更多人的支持。
“复兴项目”
穆斯林兄弟会选举活动的核心是他们所谓的“复兴项目”。
这一详细项目计划旨在为埃及面临的重重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从经济改革,到安全服务,到处理街道上垃圾引发的卫生问题。
目前,穆尔西尚未公布有关军队的计划—埃及军方监督了该国的政治过渡。
尽管如此,他表示,将就国防部长人选与军方展开磋商; 他还表示军事预算应该由议会监督。
穆尔西坚称,他上台后会保持独立,不会听从穆斯林兄弟会的命令,把埃及变为政教合一的国家。
在与以色列关系这一敏感问题上,他说,将遵守1979年的和平协议,但是不会与以色列官员会面。
穆尔西已经承诺,将优先处理巴勒斯坦问题。
从政经历
穆尔西的故乡在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沙尔奇亚省。他已婚,有4名子女。
1970年代,穆尔西在开罗大学学习工程,随后前往美国完成了博士阶段的研究。
返回埃及后,他成为埃及扎加齐克大学工程系系主任。
随后,穆尔西在穆斯林兄弟会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并成为兄弟会领导局的成员。
从2000年至2005年,他作为独立成员在埃及议会的穆斯林兄弟会集团中担任议员。
之后,穆尔西在家乡的选区举行的第二轮投票中失败,失去了席位。
他宣称,那次选举中存在舞弊行为。
作为议员,穆尔西的演讲偶被称赞,例如,2002年一次火车事故后,他在讲话中谴责政府的无能。
穆尔西被穆斯林兄弟会推选为发言人;去年,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被迫下台之后,他成为自由与公正党主席。
他平静的风格有望安抚穆斯林兄弟会的保守派主流。
很多内部人士认为,穆尔西是一个安全的选择。
BBC
焦点人物 穆希从阶下囚变总统
(中央社开罗24日综合外电报导)穆斯林兄弟会候选人穆希在总统决选中,击败前将领夏费克,当选埃及总统。穆希透过赢得选举,从伊斯兰教阶下囚变身为埃及总统,这在1年半前简直是匪夷所思的命运大逆转。
夏费克(Ahmed Shafik)是遭罢黜总统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的末代总理。
穆希(Mohamed Morsy)将接替16个月前遭民众群起抗争推翻的穆巴拉克担任总统。从穆巴拉克下台起到本月,军方一直掌控统治大权,此意味新国家元首势必得就计画中的民主宪法,与军方密切合作。
60岁的穆希曾在美国接受工程教育,他在穆巴拉克主政下被关进监狱。穆希先前誓言,将会成立包容性政府,争取广大埃及民众的认同,包括大批基督徒少数族群在内。
埃及军方最高委员会将继续掌控中东地区规模最大军队,而它的最亲密盟友是美国。穆希先前表示,他将会遵守各种国际条约,尤其是1979年与以色列签署的条约,那也是大量美国援助的依据。
欧洲外交关系协会(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ECFR)资深政策研究员萨万(Elijah Zarwan)表示,穆希面临的最大挑战将会是领导陷入严重分裂、担心和愤怒的人民,迈向和平民主结局,而不会变成军方持续统治的遭谩骂替罪羊。
穆希无法享有穆巴拉克以往拥有的现代法老式大权,那些大权已遭军方抑制,且军方将决定穆希在政府中能有多大作为。
但穆希在埃及首次自由总统选举中胜出,仍打破了由军方出身人物主宰政坛的一贯传统。而自60年前王朝被推翻以来,每一位埃及领导人全都出自军方。
穆希承诺将以温和及现代化伊斯兰方针,引领埃及迈向新民主时代,专制独裁将会被尊重人权的透明政府取代,并重振这个强大阿拉伯国家长期走下坡的命运。
健壮结实且戴眼镜的穆希,仍似乎是一个意外出线总统,他在最后一刻才投入角逐,理由是穆斯林兄弟会原本属意的候选人谢特(Khairat al-Shater)因技术性问题丧失资格。
拥有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的穆希上任后,他能独立于其他穆斯林兄弟会领袖以外运作的空间有多大,仍存在许多疑问:他的竞选宣言是由穆斯林兄弟会决策者拟定。谢特可能会扮演的角色,一直是埃及国内辩论的焦点。
從獨裁到民主 埃及大事紀
(中央社开罗24日综合外电报导)埃及总统决选结果揭晓,穆斯林兄弟会的候选人穆希获宣告胜选,在强人穆巴拉克遭人民推翻年余后,成为埃及首位由人民自由选举产生的总统。
「阿拉伯之春」抗议风潮去年年初爆发迄今,埃及关键大事纪如下:
2012年6月24日:选举委员会宣布,穆希以51.7%得票率当选总统。
6月21日:当局宣布总统决选开票结果延后公布。
6月19日:官方中东新闻社(MENA)报导,垮台总统穆巴拉克由监狱转送军事医院后,宣告临床死亡。
6月16-17日:总统大选第2轮决选,由伊斯兰主义派穆斯林兄弟会(Muslim Brotherhood)候选人穆希(Mohamed Morsy)与强人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时期末代总理夏费克(Ahmed Shafiq)对决。
6月14日:埃及最高法院宣告伊斯兰主义派掌控的国会无效,让军方得以取得国会的权力,同时谕令允许夏费克参加总统决选。
6月2日:穆巴拉克因谋杀示威者罪名被判无期徒刑。
5月28日:官员宣布由穆希与夏费克进行第2轮决选。
5月23-24日:埃及举行首次自由的总统大选。
5月20日:竞选活动午夜正式宣告结束。23日投票前48小时,候选人必须遵守法律,不得进行宣传活动。
5月2日:开罗国防部附近爆发反军方抗议活动,暴徒攻击抗议民众,至少20人遇害。死者包括萨拉菲派政治人物伊斯梅尔(Hazem Abu Ismail)的支持者。数名总统候选人宣布暂时停止竞选活动,并于稍后恢复政治活动。
4月17日:选举委员会证实10名总统参选人失去资格,包括2名伊斯兰基本教义派人士和穆巴拉克的前情报头子。
4月10日:自由派人士、温和派穆斯林和科普特基督教会联合抵制,促使1间埃及法院冻结由伊斯兰基本教义派把持的起草新宪委员会。
2月29日:敲定5月23日和24日举行总统大选,6月16日至17日举行决选。
2月22日:穆巴拉克审判的判决预定6月2日出炉。检察单位敦促判他死刑。
2月1日:塞得港(Port Said)足球赛后发生暴动,74人死亡。
2011年11月28日至29日:埃及举办革命后首次国会选举。伊斯兰基本教义派政党的斩获最大。
11月19日:警方与反军方统治的示威民众爆发为期1周的冲突,42人死亡。
8月3日:穆巴拉克和2个儿子、前内政部长和6名前高层安全官员开始受审。
7月8日:数以千计民众开始在开罗解放广场(Tahrir Square)静坐,抗议军方改革步调缓慢。
6月29日:抗议民众与镇暴警察在解放广场冲突,超过1000人受伤。
6月6日:埃及最大反对团体穆斯林兄弟会成立合法政党。
4月16日:法院解散穆巴拉克的国家民主党(National Democratic Party)。
4月13日:当局说穆巴拉克被拘禁于东部度假胜地夏姆锡克(Sharm el-Sheikh)小镇1间医院。
3月19日:77.2%选民投下赞成票,批准新宪法。
2月12日:军方保证向民主和平过渡,冻结宪法并解散国会。
2月11日:穆巴拉克下台并离开首都开罗,将权力交给军方。约850人在起义中身亡。
2月10日:穆巴拉克未在电视演说中宣布下台,仅表示将把权力移转给副总统苏雷曼。解放广场抗议民众深为愤慨,要求军队加入抗争。美国总统欧巴马则表示,穆巴拉克做的不够。
2月1日:埃及各地反政府示威民众超过100万人。穆巴拉克对全国发表演说,表示他打算留任,直至9月任期届满,但届时将不会寻求连任。
1月25日:突尼西亚总统班阿里(Zine El AbidineBen Ali)遭罢黜而搭机逃亡后10天,埃及爆发反政府示威。班阿里下台在阿拉伯世界掀起巨大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