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色蜜雀发现于2005年,发现地为西新几内亚弗雅山海拔1650米(5455英尺)的地方。这是一种中型大小、呈熏黑灰色的鸟,它的喙短而黑,其眼睛周围是裸露的橙红色外皮,在这块外皮下面挂着一小片肉垂。这些特征正是区别它和一般烟色蜜雀的重要证据。此外,这个物种极其安静,很少发出声音。烟色蜜雀是弗雅高地常见的、警觉性不高的鸟类。它们会以花蜜为食,无意间传授了花粉。它们也会捕食各类昆虫,控制着昆虫数量的平稳,但同时烟色蜜雀也是更大型动物的食物。
雄性的闪光裂唇鱼(paracheilinus nursalim)会通过一种令人惊异的求爱仪式来吸引雌性,它们的身体会周期性地发出彩色光芒。每天下午,太阳下山之前的一个小时之内,雄性的闪光裂唇鱼就会开始这种求爱舞蹈。
这种蜻蜓新物种学名为“Platycypha eliseva”,被发现于2004年,其身体拥有独一无二的颜色,这也是区分于其它物种的主要特征,特别是它黄色相间的腹部和红白色的尾部。发现地是一段刚果河五公里范围内的三条清澈沙溪上。有蜻蜓的地方,意味着那里的水质量很高,因为它们需要清洁的水。它产在水上的幼虫会捕食其它昆虫和水生生物,成年的蜻蜓也是以捕食小动物为生,因此,它们的存在一定程度了控制了其它昆虫的数量,包括蚊子等。
“快速评估项目”纺织娘学名为“Brachyamytta rapidoaestima”,发现于加纳和几内亚。这个新发现的物种是一种守株待兔型捕食者,它们会藏在树叶底下,当有较小昆虫无意间落到这片树叶上时,就会成为它们的猎物。之所以用“快速评估计划”为其命名,是因为在2002年被发现时,它所生存的西非栖息地正面临极大的威胁,“快速评估计划”正在试图挽救。
其实,如果受到威胁,它们会立即展示出一对像巨大眼睛一样的斑纹,并开始兴奋地起舞,这就会给攻击者造成一种假象,即它是一只拥有巨头大眼的鸟类,并随时可能会啄向对方。雄性的孔雀纺织娘能发出很响亮的求欢示爱的鸣叫,但这种声音又几乎接近于超声波,人类无法听到。孔雀纺织娘的踪迹遍布整个圭亚那地盾低洼地区或安静的雨林地带。目前,它们的生存没有太大的威胁,这种生物能否继续存活,要看其栖息地被保护得如何。
孔雀纺织娘在2006年被探险队在圭亚那阿卡莱山脉中发现。这是一种大型的雨林昆虫,它们通常采用两种有效的策略来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捕食。首先,乍一看,它们好像是一片枯死且部分损坏的树叶。
这种鼠应该被归类于新的属类(即一群独立的品种,但与南美栗鼠有很多相像之处)。发现这个新的属类令科学家们尤为兴奋。因为这意味着自然界中还有更多的类似这种属类的品种尚未被发现。
南美树栗鼠(chinchilla tree rat)被发现于比尔卡班巴的山脉之间,这个地区离举世闻名的秘鲁马丘比丘印加帝国遗址不远。这种鼠的身体呈浅灰色,有着健壮的身形,以及非常大的爪子,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它头上有一竖白色条纹。它们与南美栗鼠是近亲,而南美栗鼠则因其常常被印加族人用于陪葬而闻名。
爬行鲨 (hemiscyllium galei)是2006年在印尼的Cenderawasih湾被发现的。尽管名字叫“爬行鲨”,但事实上它们会游泳。不过,比起游泳,它们更爱用鱼鳍沿着浅水地带的岩石爬行,捕食虾、螃蟹、蜗牛和小鱼。它们出没于暗礁上,侧身炫耀它们华丽的身姿,然后迅速潜回它们在珊瑚礁上的巢穴里。
只有在偏远的原始森林才能找到他们的身影,栖息地的破坏严重影响它们的数量。叶尾壁虎相比其他的在陆地上生活的脊椎动物来说,他们有着更多的牙齿。2004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将叶尾壁虎物种列入受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影响最大的10大物种名单。因为他们被捕获并以惊人的速度在国际宠物贸易中被销售。
这种穆勒山区的管鼻果蝠nyctimene还没有官方的名字,但在新几内亚其它地区也发现了这类蝙蝠的存在。它只生活在岛上的高山森林,它是热带雨林很重要的果实种子传播者。
ET火蜥蜴(bolitoglossa)于2009年在厄瓜多尔被发现。这种火蜥蜴的脚长有完整的蹼,这可以帮助它们在热带雨林中爬到很高的地方栖息。它们没有肺,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
这种穆勒山区的管鼻果蝠nyctimene还没有官方的名字,但在新几内亚其它地区也发现了这类蝙蝠的存在。它只生活在岛上的高山森林,它是热带雨林很重要的果实种子传播者。
科学家们2008年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的一次野外探险中,在一条高山河边发现了Nyctimystes。Nyctimystes是一种巨型树蛙,大约15厘米长,长有巨大的眼睛。这类树蛙物种在眼睑处长有罕见的类似于静脉的图案,其蝌蚪也有巨大的嘴巴使得它们能够在溪流环境中依附在岩石上。两栖动物的数量和多样性决定了一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因为他们暴露的可渗透皮肤使他们都太容易吸收毒素或感染到污染物。当生态环境恶化时,他们就成为了首先消失的物种。两栖动物的消失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早期征兆,这个环境也包括人类居住环境。
这类携带着幼虫的蚂蚁的体表颜色能帮助它迅速与生活环境融为一体。
瘤颚蚁属的底格里斯蚂蚁,它们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雨林的落叶层。这种身长只有2毫米的小蚂蚁行走时上颚张大,使得它们能够在瞬间捕获无脊椎动物。这类食肉蚂蚁的存在有助于保持小型有机物数量的平衡
这类蚂蚁群居在热带雨林地面的死树干上,当它们收到攻击, 它们会群集互相钩在一起, 以至于捕食者很难捕食到单独的一只。这种钩在一起的行为并非故意,它们并非特意找寻彼此钩在一起,即便如此,这仍是一道很有效的防御机制。作为食腐动物,蚂蚁发挥着相当重要的生态作用 ,它们以死的昆虫和动物为食,往往是最初的有机物分解者,这有助于有机物质再循环并重回到生态系统和防止动物尸体堆放。
2007年快速评估项目研究小组的科学家在柬埔寨发现的鱼钩蚂蚁,但是这个不算是新物种。这个生活在柬埔寨森林的巨型蚂蚁(1.5厘米)长有弯曲的脊骨,它们能轻松的划破树皮,并保持这个姿势相当长一段时间。
这种蝎子的毒液包含某种化合物,据测试其能够作为控制心率失常(一种心脏疾病)的潜在药物。研究还发现它身体表面能发出蓝色荧光的色素(紫外线下可见),这有助于控制人眼所含蛋白质的退化,而这些蛋白质的退化会直接导致白内障。
帝王蝎又称非洲帝王蝎:身长20厘米是世上现存最大的蝎子之一,印度的另一蝎子物种比它稍长一点。2006年科学家在英属圭亚那Atewa地区发现了这个蓝色蝎子物种。尽管他们身型巨大,但主要以白蚁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它的毒牙对人类也没有致命的伤害。
尽管这类蜘蛛名字很恐怖,但它仍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但是科学家也曾观察到它吞食小型哺乳动物,蜥蜴,甚至是毒蛇。这类蜘蛛长有毒牙,但其毒液对人类没有致命影响。它们主要靠长满全身的毛防御敌人,当受到威胁时,它们将腿和腹部摩擦产生一些细小的倒钩,刺入攻击者的皮肤里或膜状组织,使其产生持续的痛感。
发现巨型食鸟蜘蛛是一回事,然而有勇气把你的手放在它旁边却是另一回事了。这种巨型的蜘蛛以鸟为食,是目前世上最大的蜘蛛,体重达170克,腿长30厘米。它是由国际自然保护组织快速评估项目的科学家们于2006年在英属圭亚那发现的。这类蜘蛛生活在低地雨林的地洞里。
这种昆虫学名为“Simandoa conserfariam”,发现于2002年,发现地为几内亚西曼多阿山脉的一个山洞。它们以栖息于山洞中的巨型果蝠的粪便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