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共军“解放”南京总统府场景模型(组图)

共军“解放”南京总统府场景模型(组图)

1949年4月23日,共军35军104师312团占领南京总统府。


  做场景之前最重要的是构思,我觉得一个场景的好与坏如果按十成来划分的话,构思创意构思应该占4成,模型制作占4成场景的装裱占2成,况且这个是在我看来是比较大型场景。构思场景的布局人物的安排道具的摆放,更加显的重要了。在制作之前如果不精心设计往往到制作后期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最早,要做场景的想法是和几个朋友聊天说到的。后来正赶上毕业设计,正好想到做这个题材的场景,和导师说了下想法他竟然同意了。下面就是我具体实施这个计划了。


  首先我确定了这个场景我要表达的是共军4月23日不废一枪一弹成功占领总统府的内容。由于手头和网上的资料有限,更头疼的是总统府建筑的尺寸,没办法只好通过熟人介绍与总统府展览馆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在此非常感谢刘晓宁部长和陈宁俊科长)。

  在他们的详细介绍下我对模型历史考证和建筑尺寸有了详细的了解和精确的建筑数据,这个对我后面制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好了有了模型资料和场景的表现意图下面就可以设计场景的布局和人物了。


  要表现解放时的那种气势和场景的视觉效果,经过我再三的推敲最终决定,里面的人物要多,表现的人物内容要丰富不能只有往里冲的人。建筑上的人物也不能没有,并且要和地面上的人物要有呼应才行。建筑方面要做到有场面感,决定把整个总统府大门建筑全做出来。确定了这个制作方案后下面就是我长达3~4个月的制作过程。


万事开头难这么大的场景,在我制作的模型当中从来没有接触过,更不要说什么经验了,没法子一切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



  首先要做的是模型外围尺寸的确定,再就是场景的体量感的确定,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是先把建筑做出来,我根据测量的建筑尺寸进行了1/35的缩小后绘制了手搞,再把手稿用电脑做了CAD矢量图。有了这些文件后再用激光雕刻机,把建筑模型大块拼接面板包括建筑上的砖纹精确的切割出来。


  甚至是我最头疼的6扇雕花大铁门也精美的表现出来了。雕刻好的板件拿后家,进行拼接,打磨,补砖纹线。大的框架有了接下来就是很需要耐心的建筑局部制作了,这些都要根据我在总统府实地所拍摄的写真作为参照,国民建筑的魅力就要靠这些点点滴滴的修饰来展现。建筑的细节做好了可以给整个场景添色不少。我光在建筑的制作上就花了1个半月。


  建筑是做好了场景的大概框架也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场景的灵魂,人物和道具了。根据制作前的草图和资料我心里已经对这些共军人物有了大概样子,于是我对人物和道具的制作进入了漫长而又急需要耐心的两个月。


  人物是用了很多盒田宫和龙的兵人,取里面人物的肢体结构然后用ab补土,雕塑土从新进行动作姿态的塑造。整个场景40多个人物每个人物动作都不一样,人物之间还要有联系,要做到这些必须处处都得耐心。我在人物的编排布置上花的精力是最大的。


场景里的道具和车辆是在做人物的时候一同进行制作的,人物需要什么样的道具环境就要做出什么样的。不能光做好了道具再做人物,这样会显的与场景不容恰。



  下面我就简单说下场景里道具的材料和制作方法。沙袋是君仕的石粉粘土用牙医雕刻刀做的;人物身上的枪械,背包,头盔等等小东西是树脂翻模的;铁丝网是铜线编制的;共军手上的红旗是铜皮退火上色的;场景里出现的三个车辆分别是田宫的M5A1,JEEP WILLYS MB和 AFV的M3A3。


  车辆的制作我就不毕多说了,何况场景的表现重点不是这个,我甚至连表现手法都进行了弱化,不让他们在场景里面很强眼。在场景的表现中不是看你单件做的如何如何的好而是看整体的效果,就象画画一样看整体看色调。你只有把场景的整体感觉做出来后才是好场景,这样的场景才可以打动人。最后在地下很不起眼的洒落文件。是到总统府展览馆的展厅翻拍橱窗里的历史文件的,然后缩小打印,再用茶水泡至发黄就可以了。



  最后就是模型的上色了,我采用的方法是先建筑上色然后再人物和道具,最后在同时调整建筑和人物的色彩关系。这个场景我主要表现的是暖色调,这样可以更好的表现胜利的主题了。
























 



一流国家搞科技、

二流国家搞军事、

只有垃圾二逼国家才疯狂搞房地产!

TOP

真不错~喜欢模型~
[img]http://p13.freep.cn/p.aspx?u=v20_p13_photo_1202190121466071_0.jpg[img]

TOP

强悍!!

TOP

厉害 做了几个月啊

TOP

南京解放与吴化文——首先占领南京和冲进总统府的,是一支临阵“起义”的“国军”!

  
  4月23日,南京解放纪念日,标志着国民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正式结束的日子。

  提起解放南京,就不能不提最先冲进南京城、最先冲进老蒋的“总统府”的共军队伍。按理说,立下了首先进城和第一个占领总统府这样大功的共军部队,在
宣传中一定要大书特书的,甚至会授予这个部队与南京解放相关的荣誉称号。(这符合我军的一贯传统,以战功作为荣誉称号授予某支部队,如大名鼎鼎的“临汾
旅”和“塔山英雄团”等)。

  可是有意思的是,却没有任何一支共军部队获得了与南京解放相关的荣誉称号。南京作为民国的首都,首先占领南京的部队却默默无闻,消失于历史之中,这是很不正常的。我心中不禁起疑。

  一查资料,连我自己都大吃一惊,首先占领南京和冲进总统府的,竟然不是真正的共军部队,而是一支临阵“起义”的“国军”!甚至那副著名的“共军占领
总统府”的历史照片,战士们在总统府的楼上整齐肃立着的情景,其实也是后来真正的共军部队进城之后,换下起义“国军”后再上去摆拍和补照的!

  (一)

  这一切都要从一个名叫吴化文的个性人物说起。这位吴先生是山东人,早年曾是冯玉祥将军的部下,后任济南警备司令。1938年,吴化文的部队被老蒋改编成
了一支独立旅。抗战开始后,吴化文率部参加抗日。在台儿庄战役之后,吴的部队又被改编为新编第四师,自然由吴化文担任师长。但在“国军”内部,吴的部队自
然是所谓“杂牌军”,不是老蒋的中央军嫡系,遭受歧视和排挤是肯定的。

  这位吴化文先生在抗战期间的表现,颇为矛盾,前后反差很大,前期可谓也是一个热血卫国的爱国将领,虽是“杂牌”,但吴化文在抗战前期也曾屡次率领部下与日本侵略军血战,杀伤了大量日军,甚至连友邻的八路军部队都对吴化文所部的英勇抗敌之举表示赞赏。

  但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局面越来越艰苦之后,吴化文和他的队伍开始动摇。他早年追随冯玉祥,说白了也就是军阀出身,身上同样也有旧社会军阀的一些缺
点,比如见风使舵,察言观色,发现局面不对就极力避战,以保存自己的实力等。结果,到了1943年,当年曾率部抗战的那个吴化文,竟然又率部投降了“皇
军”,做起了“皇协军”,当了汉奸了!

  从开始时的军阀部下,再到后来的爱国将领,再后来竟然当了汉奸,吴化文先生的人生经历还真有戏剧性。而且,他为日本人工作起来还真卖力,配合日军对八路
军的游击区发动“大扫荡”,甚至配合日军在鲁中一代制造惨绝人寰的“无人区”,残杀和迫害了不少被俘的八路军官兵和抗日人员的家属。这恐怕是吴化文永远也
难以洗清的人生污点了。(据说解放之后,许多原鲁中解放区的老乡纷纷上书毛主席与周总理,请求惩罚吴化文,为当年被他杀害的八路军干部战士和抗战家属报
仇。但鉴于吴化文在渡江和解放南京中的功绩,以及出于统战需要,毛主席最后也没有为难吴化文,事情就算过去了。)

  (二)

  抗战胜利后,吴化文再次见风使舵,重新投靠了老蒋。老蒋也乐意利用这支投降过来的伪军先为自己抢地盘和维持秩序,又收留了吴化文,并命令他去执行“防止
共军占据铁路交通”的命令。但面对共军部队的强力打击,吴化文所部损失惨重,他又偷偷摸摸的联系周恩来同志,想“站到人民一边”。可他似乎仍对老蒋抱有
希望,没有下决心脱离老蒋,继续为老蒋卖力。

  1947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之后,吴化文所部被国民党军调至济南,归司令官王耀武指挥。王耀武命令吴率部去守卫济南西线,阻止解
放军前进。结果,吴化文的部队首先遭到共军的猛烈进攻并被包围,陷入了绝境。吴化文向王耀武苦苦求救。(恐怕就和电影上的情景一样,一位狼狈不堪的“国
军”军官,拿着电话苦苦哀求:“看在党国的面上,拉兄弟一把吧!”~~~~~)。可是贵为中央军嫡系的王耀武司令,对吴化文这一类的“杂牌部队”素来看不
上眼,任由其在共军的火力下自生自灭去。也有人说王耀武其实也承受着共军部队很大的压力,已经自顾不暇了,哪有多余的部队去就吴化文~~~~但不管怎
么说,面对着包围圈中的吴化文的苦苦哀求,王耀武始终没做什么表示,更没有派部队增援。

  这下,吴化文先生彻底绝望了,然后便是愤怒。“你不仁、我不义!你不救我,老子率部起义!!”于是,吴化文率领所部两万余官兵,举行了战场起义,火线加入了共军!然后,他的部队被改编成35军,仍由吴指挥。

  看看:军阀部队——“国军”——汉奸“皇协军”——又成了“国军”——共军!吴化文先生的人生经历之丰富,可以说是具有传奇色彩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几只队伍,他竟然全参加过了。这种丰富的经历,恐怕很难有匹敌者了。

  (三)

  然后共军杀到了长江边,准备渡江了。共军和粟裕方面估计南京肯定会有国民党军重兵守卫,恐怕已经成了堡垒城市了——毕竟是“党国”的首都吗!粟裕估
计共军渡江攻入南京城之后,肯定会发生激烈甚至惨烈的巷战。不要说欧洲战场上的斯大林格勒、布达佩斯和柏林了,就算是中国自己八年抗战期间的几次城市攻
防战:淞沪战役,台儿庄战役,三次长沙战役与衡阳保卫战,哪一次不是惨烈无比,双方都死的血流成河一般——抗战期间“国军”打起巷战来也是很猛的,一点不
孬种。粟裕同志觉得,这次占领南京的行动,共军恐怕也要付出沉重的伤亡,困兽犹斗的国民党军还不知道会抵抗到何种程度呢。因此,共军方面就决定,让投
降起义过来的吴化文第35军打头阵去进攻南京城。说白了,就是打算先让这支投降过来的原“国军”去充充炮灰,堵堵抢眼,填填弹坑,消耗消耗南京守军的子弹
和炮弹,为真正的共军大部队发起总攻创造条件,哪怕能减少一点阻力也好。

    于是,吴化文的第35军便横下一条心,杀进了南京城。结果,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南京竟然已经成了空城!国民党军根本没有什么“困兽犹斗”“据屋死
守”,而是“树倒猢狲散”,作鸟兽散溜之大吉了!原来,“国军”官兵早已丧胆,无心再打,毕竟连“总裁”老蒋和“代总统”李宗仁都跑了,下边那些当兵的还
打个什么劲啊,大家一起逃命跑路去也~~~~~

  就这样,原本打算拿来当炮灰填弹坑的吴化文第35军人员,就大摇大摆的进了南京这座空城,然后得意洋洋的轻松占领了“总统府”,整个过程根本不像打仗,而像是周末逛街一般轻松。

  悍将粟裕这次失算了,共军也失算了,后悔也来不及了,尴尬不已,哭笑不得~~~~~随后虽然紧急派出了真正的共军部队进城接收,但毕竟已经不是第一批进城的共军了,第一批是吴化文的35军,是起义投降的原国民党军~~~

  尾声

  这就是南京解放的尴尬一幕,这就是为什么共军中没有以“解放南京”之类作为荣誉称号的部队的原因。另据一些传闻,粟裕等渡江将领甚至还因此事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批评,认为闹了笑话。

  而真正解放南京和占领总统府的吴化文第35军,也成为了共军历史上“年龄”最短的一个军(只存在了1年),1950年1月就撤销编制,解散了事,从此再也没人去提这事儿了。
☆ 不要去盼什么英明之主,而要去争一个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制度
  不要跪什么青天官员,而要去争一个可监督问责官员的制度
  不要歌颂什么伟大领袖,而要去争一个可选举弹劾权者的制度
  不要说什么拥护感谢,而要去争一个可言论迁徙自由的制度
  不要等什么英雄勇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


★ 史上最强最热血“爱国者”手册——“五毛党”“美分党”禁入╭(╯^╰)╮
  地址 https://cmule.net/viewthread.php?tid=285861

TOP

漂亮,制作的好赞啊

TOP

没有思想的作品,不会有生命力

TOP

很生动,就像真的一样。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