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读《〈都市快报〉——北京协和医院41位医务人员做一天患者》有感

读《〈都市快报〉——北京协和医院41位医务人员做一天患者》有感

     昨日,读《都市快报》〉——北京协和医院41位医务人员做一天患者,心里慷慨万千,有几句感言,想与诸位探讨一下。


    当今的的医疗用品市场,充斥着假冒伪劣,昨日又爆发了用含铬超标的工业明胶做胶囊外壳的事件,还有前段时间爆发的患者刺杀医务人员的事件,还有以前爆发的代患者刷医保卡的事件等等,根源在哪里呢?


    首先要搞清楚是谁提出把医疗卫生事业推向市场化的?就是说上次医改的责任人是谁?当然是ZRJ,回想当年,要是医疗还是国家化的时候,我们也许不会买不起药,看不起病,也没有这么多的医患矛盾。为什么改呢?就是朱总一句话,银行没钱了!作为一个政府,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为了维持经济运转,把公民的医疗福利推到市场,让民众自己解决,这本身就是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为今天种种医疗乱象种下了祸根。要是换位思考,叫朱某人自己去医院为了挂个号排2天两夜的队试试?叫他个人不用仪器判断市场上那些药是假药试试?医疗卫生事业,本来是千家万户,人人有份的事业,本来这个责任就是要国家挑起来,岂能一推了之?所以有某位官员说前次的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换言之就是基本失败。现在又回到医疗事业国有化的老路上。唯一的变化是医疗价格更高了,穷人看病更难了。而穷人因为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是更容易患病的。所以说前次医疗改革不仅没有解决大多说人的医疗问题,反而给大多说公民的就医造成了极大地损害,这种制度是必须改掉的。这都是老话了,我想说一点的是再有改革必须是领导者换位思考,怎么让底层的老百姓,低收入公民更看得起病?这点是改革成功的关键点。


   其次,换位思考,不仅要在医疗改革的这一点上,比如房屋拆迁,公务员考试,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如建电厂、垃圾填埋场,征地等等)关系到当地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上。现在有很多底层官员一碰到群众想不通,不同意的情况,就想到用暴力。忘记了共产党怎么起家的?一个是宣传,一个是群众路线,还有一个是多数人的利益,领导没有这三点的工作的支撑,什么事都是纸上谈兵,欲速而不达。比如你要去拆百姓的祖业,,几十年,几百年的老房子了,都有感情了,可你以为用推土机一推就成功了?这么多的群体矛盾,实际上是实际操作中违背了这三点工作方法。举个例子:某村要拆迁,99户拆完了,一户不同意,就像北京太阳宫拆迁的事件一样,几年下来,那家人实际也想搬,可就是达不到个人的基本需求,实际上要是公允点说不仅是底层官员与百姓的错,制度和管理也需要主管领导特事特办。如同国外还有总统有豁免权和特赦权一样。


   第三,换位思考,还有个问题就是百姓在官位上会怎么想?你们以为换位就是上层换到下层,就会办成事了吧?民意是事成的最终保障,不要以为上层永远比下层看得远。再过二十,二百年,你还敢那么放肆吗?


  行文至此,话不用多说,心胸释然了。


 

打酱油路过

TOP

基地有党组织吗
我想入党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