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反华反共媒体一起攻击小小的乌有之乡,等于给她加持了个保护伞
前几天自然向前网友就写帖子猜疑乌有之乡网站是个写东西收费的网站,还列出自己个人档案里的几条信息,然后顺势就批判起来。又看到昨天一个点着贫道名字的帖子,再次说乌有之乡收费问题,还希望贫道证实。
贫道告诉自然向前,首先,你列出的个人信息与贫道的基本一样,只是贫道个人积分和个人点券比你多,大概是因为贫道写的帖子比较多。积分和点券都不是钱买的,这不是“征途网”游戏里的武器。同时,乌有之乡确实有收费并给发所谓“电子期刊”的内容,也有成为会员购书打折的规定。这与其他书店和电子期刊一样,没什么特别的。
乌有之乡主要人员就是十几个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平均年龄不会超过25岁。经理小范也是个年轻人,贫道的老乡。所有收入来自正当经营。据贫道了解,也有资助的,但金额非常少,基本都是困难时有人支援点。一些观点接近的学者比较支持网站。所谓支持,无非是网站邀请他们去做讲座他们大多数能去就去了,而且没有什么招待费、路费和讲座费。贫道也在这么做过几次讲座和访谈,当然贫道算不上学者。不过人家邀请,自然要去。
说实话,乌有之乡是个很小的经济体,比贫道以前办的网站不知道小到哪里。从北大资源楼般到一个商住房,原因也是经费问题。办书店养活网站,办网站推销书,自己有什么想法再做点事情,贫道觉得这群年轻人真的很了不起,让贫道肃然起敬。
很多人都提到乌有之乡的后台问题。其实所谓后台,首先要不差钱,能够养活这个网站,否则叫什么后台。但贫道很清楚,乌有之乡没什么有钱的机构和人做后台,完全是个自负盈亏的小书店。如果说一些大学教授做了后台,也就是名义而已。贫道倒想做后台,可怕自己“资本家”名声不好,人家不稀罕。
可是,就是这样十几个年轻人,这么一个小书店,这么个小网站,竟然引起全球反华媒体的惊慌。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杂志,英国的《经济学人》都发文章琢磨这个网站;美国之音、德国之声这些以反华为宗旨的电台巨头纷纷参与怀疑乌有之乡属于煽动动乱的采访;台湾中央社也不甘寂寞;香港《苹果日报》、明报麾下的《亚洲周刊》多次登载攻击乌有之乡网站和书店的内容;深青社的首席顾问在美国发文攻击她;最近,强坛一群肖小也跟着来了。攻击队伍之庞大,声音之洪亮,倾向之一致,令人惊异,这么多大媒体一起炮轰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网站,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势头。
而所有说乌有搞颠覆,搞暴力的攻击全部是猜测,或者硬扣帽子,没有一篇抓住乌有之乡某篇“出格”的帖子进行批评,甚至连抓一个过火的跟帖也不做,没有一人引述过乌有文章中哪怕一句话。现在倒好,自然向前干脆琢磨人家究竟是怎么经营了,经营手段道德不道德了。大量攻击乌有之乡网站的理由都是乌有之乡赞扬了毛泽东,似乎这个网站全是维护毛泽东的。贫道经常来往两个网站,强坛赞扬毛泽东的帖子数量和比例都比乌有高。只是乌有没有攻击毛泽东的文章罢了。要知道,还有个旗帜网,还有毛泽东思想网呢。
还有一些人假模假样地说什么舆论生态性,说媒体不能有倾向性,应该完全中立,中国都是这些有倾向性的媒体给搞乱了。让贫道不解的是,这些年来,杂志有《炎黄春秋》,报纸有南方报系,网站有凯蒂,整个媒体背后有庞大“深青社”,倾向单一的媒体多了去了,你见过这些人对此不满过吗?发表过意见吗?没有,他完全适应,觉得很正常。就那么一个小小的网站,还是被这些倾向明确的媒体给骂出来的,难道就这一个小对立面出现,这些正人君子就给发现了,说起风凉话了?这就像一群恶汉成天在集市上横行霸道,没人能惹,没人去管,他不吭气。一天一个小孩儿立场鲜明地挑战了这群恶汉,结果打了起来。于是他有话了:你看闹的,大家都心平气和多好。
而且,有人干脆跟帖造谣说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调查查封乌有之乡了。
昨天晚上,贫道打电话问小范怎么样。他说很好,这些小孩儿们开始很激动,因为《亚洲周刊》造谣说他们搞什么表衷心的“仪式”活动,还造谣说抓了他们的人。这么多大媒体攻击他们,当然小孩儿们心里有些慌。但现在好了。贫道给小范讲:你们从此不用怕了,全世界搞颠覆的,搞反华反共的媒体都动员起来攻击了你们,等于给你们加持了个保护伞。小范讲,是这样,昨天有领导传话说,没事,好好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