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日报嘲笑山东省长姜大明
尽论中国:官员冒记者私访 可行或可笑?
山东省长姜大明周日( 4月 1日)在当地政府调研工作会议上表示,官员“在下去调研时,不要暴露官员的身份,可以说自己是报社记者,这样才能了解很多真实的东西”。省长要官员冒充记者到基层私访,自然有大批粉丝叫好,誉为体察民情的可行办法,但在笔者看来,颇似愚人节的笑话。
从山东省的情况来看,姜大明的私访建议更有黑色幽默的效果。近年记者在山东被打事件频传,仅是前往临沂准备探访盲人维权律师陈光诚的海内外记者,就不知有多少人被打?要官员冒充记者,恐怕首先要官员们要有被基层官员暴打的准备,然后才谈得上能不能接触到愿讲真话的百姓。
要有被暴打的准备
不过,有内地记者调侃,或许以后记者在山东挨打的情况会大大减少,因为基层官员会怕打了冒充记者私访的高官。也有记者揶揄,在省长要官员冒充记者私访后,“山东省各媒体纷纷下发紧急通知,要求记者采访时注意安全,尽量不要说自己是记者,以防被打”,因为百姓可能因要打冒充记者的官员而误打真记者。
突发奇想要官员微服私访的姜大明,今年 59岁,大学毕业后就到团中央工作, 1993年升任副部级的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8年外放山东,担任省委组织部长, 2007年出任代省长、翌年扶正。可以说,姜大明是典型的团派干将,一是从政毫无基层工作经验可谈,二是重视官方传媒的宣传,惯于纸上谈兵,吸引舆论关注。
在资讯可以畅通无阻的时代,官员如果还要靠微服私访去了解民间苦况,只能说明官员的心态及现行制度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如果官员只想听顺耳的话,只想知道有利自己请功邀赏的情况,他扮甚么角色下基层,有甚么分别?如果一个制度基本上是禁止百姓批评官员、禁止批评政府的声音出现,好像广州市民在街上展示一个要胡锦涛公开财产的标语,就要被拘押,还怎么指望百姓敢对着官员说实情、表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