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生:中国扶贫制度的绝妙讽刺
内容来源:珠江晚报
[2012年02月02日08:29]
湖南新邵县广场电子显示屏赫然写着“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中共新邵县委新邵人民政府宣”。这种把争取成为扶贫地区作为政绩祝贺的做法,是对我国扶贫制度的辛辣讽刺。
近些年来,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地方政府把争取扶贫资金作为政绩,为此不惜弄虚作假成为国家扶贫地区。湖南新邵县的做法,实际上反映出我国当前部分地区政府官员的普遍心态,也反映出我国扶贫方针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如果一个地方属于贫困地区,那么,地方政府官员应该感到羞愧和自责。湖南新邵县这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做法,充分反映了当地政府官员被扭曲的道德伦理观。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在开发性扶贫的幌子下,一些地方政府争取到扶贫资金之后,大兴楼堂馆所,把它作为当地政府官员的福利。如果这样的歪风持续下去,那么,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资金越多,需要扶贫的地方也就越多。中央政府扶贫的力度越大,地方腐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早在多年前笔者就曾指出,我国应该尽快改变开发式扶贫的政策,针对贫困地区居民的实际状况,建立一对一的脱贫解决方案。具体而言,对于那些陷入赤贫的居民来说,中央政府应当直接拨款在当地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这些人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与此同时,应当加大教育扶贫力度,通过兴办免费的中小学校和职业培训学校,让这些地区的居民接受基本的技能教育,通过自食其力实现脱贫致富。地方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动用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扶贫资金,地方政府官员也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地方居民改变扶贫资金的用途。
中央政府应当尽快改变所谓“顶层设计”方案,不要人为地划分所谓的“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并且在资金上予以大力扶持。
而应当充分考虑到地区间的差异性,直接针对贫困人口而不是针对贫困地区,通过非政府组织发放扶贫资金,而不能通过现有的政府渠道发放扶贫资金。因为那样做就意味着增加腐败的机会,就意味着地方政府可以打着扶贫的幌子推卸自己的责任。
中央政府在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时候,一方面应当考虑到地方居民的实际收入情况;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果地方党政官员好大喜功,把争取到的扶贫资金用于修建“面子工程”,那么,中央政府应当停止转移支付,并且要求地方政府限期缴回扶贫资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地方政府骗取国家的扶贫资金。
这一新闻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令人深思。中央政府的扶贫政策居然会催生出如此“怪胎”,这说明我国的扶贫政策亟待改善;地方政府如此大张旗鼓地“热烈祝贺”“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说明中国的政治伦理已经被扭曲到何种程度。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彻底刹住这股歪风,那么,政府的公信力将会荡然无存,中国的扶贫制度就将成为世界的笑柄。
(珠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