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人民日报》忽大谈供港蔬菜
苹果日报2012-02-03
《人民日报》近日两度谈及内地供应港澳蔬菜等生活用品,论调跟以往很不同。
一月二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内地人民全力保障港澳市场货丰价稳”文章称:“全力保障对香港、澳门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工作,让广大港澳同胞过个好年,是中央政府的深切牵挂,也是内地人民的诚挚愿望。”此外,文章两次使用“内地与港澳骨肉相连、心手相牵。中央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内地对港澳生活必需品的稳定供应和品质安全。”
到了一月二十九日,该报又发表中央关怀香港的“深情文章”,题为“发自内心感谢中央的关怀”,引述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国商会主席陈经纬说,过去几十年,即使内地困难时期,中央一如既往保证香港生活必需品供应,“我们发自内心感谢中央的关怀,也感受到祖国的温暖”。
官方喉舌在一个月内,两度就供应香港物资大做文章,非比寻常,并以“心手相牵”、“中央牵挂”、“祖国温暖”等深情字眼。
过去,官方喉舌也有谈论供港蔬菜问题的报道,但都是集中在输港食品的检测及监管机制是何等安全,以及各省市如何努力的保证供港物资的丰足和稳定,很少如此“肉麻”。这种变化,显示北京当局在处理香港问题上,变成“软硬兼施”。一方面,透过温情喊话,希望部份港人知恩图报,认同北京政权;另方面,中联办文体部部长郝铁川等官员强力介入香港事务,左派传媒对敢于直言的学者点名狙击,则是恫吓那些反共者“收声”。无论软硬,目的都是香港人心回归。
北京不满“香港回归但人心未归”,早是公开秘密,特区政府为此破格在两个免费电视台傍晚新闻前,插播“心系家国”(很多人其实“心系加国”)短片,又不惜在学制“动手术”,加插中国有关的课程,并鼓励学生到大陆交流。但这些措施不仅没立竿见影之效,相反,港人对中国似乎越来越抗拒,港大钟庭耀教授的民调显示,认同中国人身份的港人创近年新低,郝铁川为此暴跳如雷,不惜公然干涉香港学术自由,狠批钟庭耀的调查超越学术、有政治目的等。
郝的激烈反应间接说明,北京当局很在意是否人心回归,并成了港澳部门的要务。而钟庭耀的调查不经意揭穿了“皇帝新衣”的谎言,即香港人心不仅未回归,还有渐行渐远之势,郝等港澳官员岂非要“背黑锅”?
可惜,北京捉错用神。要解开香港人心未归之结,北京必须让香港享有真正的高度自治,让港人普选特首。否则,无论温情文章,还是色厉内荏的责骂,都不可能收“人心回归”之效!
张华
逢周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