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前,权力争斗进入白热化
中共每隔几年就要开一次代表大会,他要选举一个新的领导人。这次的十八大正好赶上胡锦涛要在这次会议上交权,有一个新的领导人选举出来。在胡锦涛过去之际,中共内部就开始了激烈的夺权行动。从中共建政以来一直是采取独裁的统治。到了六四之后由于受到国际社会的压力,邓小平就隔代指定了领导人,指定了胡锦涛,当时他就表示了对江泽民的一个不信任。而在这时候江泽民在党内树一个规定,就是任两届满之后就要下台,就要把权利交出来。
所以胡锦涛上任等于实际上是中共建政以来第一次和平交接权利,到了习近平这是第二次和平交接权利。但是这次是否能够和平交接权利大家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这是因为中共的体制虽然已经开始有一个第一次的模式,但是第二次模式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这是一个还是值得观察的事情。
在这么长时间里头,中共执政都是有一个指定的领导人的,小圈子也选举。那时候有一些强权统治,比如说什么毛泽东的存在,后来邓小平的存在,无论是胡耀邦还是赵紫阳还是江泽民还是胡锦涛,这些人都是被强权所指定的。毛泽东时代他指定的刘少奇,然后被废除掉;然后又指定林彪,又被废除掉;然后又指定了华国锋。所以在邓小平时代,邓小平先指定了胡耀邦;然后又指定了赵紫阳。最后胡耀邦、赵紫阳大家都知道都是被废除掉的;后来指定了江泽民;然后又隔代指定了胡锦涛。
中共的政权在这段时间这次十八大是第一次党内在没有强权指定的情况下来来选举习近平。事实上我们大家看到习近平的这次接任中共的领导人其实他有很多的交换的,这个交换就是当初党内研究接班人的时候,是由江泽民来支持,然后才通过党内的一个评选,就是一个小范围内的评选,然后就由曾庆红以自己退出政治舞台来换取习近平接班的一个方式来达成党内一个平衡。
但是在十八大由于没有强人政治,缺乏一个强权,党内习近平虽然确定了,但是他做为一个平衡他又把团派的接班人,就是李克强也扶持起来。但最早的时候胡锦涛是意属李克强接任总书记、国家主席,其他人来担任总理。由于江泽民的插手跟曾庆红的插手,就是突然间黑马习近平冒了出来,之后李克强就不得不退居第二位。所以在这个时候党内各个派系平衡,又是太子党和团派的领导人的平衡。讲白了就是说以江泽民、曾庆红为首的太子党,还有一个就是以胡锦涛为首的团派。
其实在党内有很多的派别。当初毛泽东的时候他就分什么红区党、白区党;还有分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再早的一方面军、二方面军、三方面军、四方面军。他就分了很多派。到了邓小平的时候非常明显的是以邓小平一派,然后又以陈云、李先念为一派。所以这个派别在党内一直是存在的。而现在实际上也是存在的,这个存在是更加严重了,这是太子党和团派。
但是无论如何怎么看这个太子党跟团派在最近几年当中都没有一个进步,就是说对中国民主的促进,对经济的、人民生活、人民人权的保障上都没有进步,他们都是遵循着中共原来的体系,都是为了利益来谋取权利。
所以在这方面在十八大之前就会有很多的事情发生。为什么有事情发生?就是因为十八既然要选举,那么自然就会有各派利益在里面争夺。但是我们要看就看一点啦,这个争夺是什么呢?就争夺权利和利益。在最近大家都看到一个中国国内在最近三个月左派、右派开了四个会议。以薄熙来为首的重庆在唱红歌,高举毛泽东的旗帜,他提出了一个“分蛋糕”的理论,所谓分蛋糕就是说大家经济发展了我们要把蛋糕分给老百姓,以民生,以社民主义路线来开始吸引中国百姓的注意力。
同时他为了自己争取进入中央,摆脱他被边缘化的处境,所以采取了很多手段。而这种手段其实他有一个背后支持就是太子党。薄熙来他由大连市长到辽宁省省长、省委书记,一直后来到了外经贸部的部长到商务部的部长。他当时就冲着副总理跟总理的位置去的,按照中共的传统商务部长升为副总理是一个正常的渠道。但是他由于和温家宝还有胡锦涛相处不好,所以最后被贬到重庆市当了市委书记。两年之后他终于找出一个理由就是唱红歌、“分蛋糕”。所以他就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开始打黑唱红,就开始做一些具体的事情。
而这些事情其实主要的目的他并不是为了中国的百姓,可能会在实际行动中给百姓带来一些实际利益,是他更多的是一种作秀,以太子党为基础,抓着中共不可以批驳的毛泽东思想为旗帜,提出来一个新的理论来博取支持。这种支持让中共不管是习近平也好,不管是胡锦涛也好,都不敢轻易的反驳他,尽管他们不认同、不支持,这些人都不敢说毛泽东这个思想是错的,打击黑社会是错的,他们都不敢讲。所以在这时薄熙来就借此机会开始开创自己的一个天地,开始利用民意。因为他一旦在党内没有办法得到支持的时候,没有办法伸展的时候,往往就会转为一种民意来做为支持。
所以在这次十八大之前我们明显看到薄熙来虽然是处在一个重庆,但是他剑走偏峰,他自己打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旗帜,特别是他针对广东的汪洋,他的一个竞争对手。汪洋一直在中共党内得到了胡锦涛和温家宝的支持,所以汪洋他提出了一个我们要把饼做大,蛋糕要继续做大。在这次路线斗争上他明显的输给了薄熙来。而薄熙来借着打黑唱红、高举毛泽东旗帜来走出一条路。实际上他的目标都是针对十八大之后的权利分配而去的。
从另一方面,习近平大家都看到了,习近平他做为一个太子党人士出来他就得到了支持。因为习近平他主要靠他父亲的名声,而同时他就相对来说比较温和,没有太多的成绩,也没有太多的缺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同样面临着一个竞争的对手就是李克强。李克强作为一个团干部出身其实也是深受中共多年毒化教育的一个人。李克强在北京大学当时是在胡耀邦跟赵紫阳时代是相对比较活跃的。但是他归根结底是一个听从党的指挥的一个干部,也就是从团干部出身。多年来实际上李克强他不论是在辽宁还是在河南都没有取得好的成绩,而且在他任期之内发生了很多事情,是一个非常平庸的人。但是这次由于胡锦涛他要把自己的一些权利转移给自己的嫡系,所以李克强就不得不出面来担任总理。
但是实际上现在在党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按照党内国家领导人的排名,当然国家主席是排在第一位的;第二位按照惯例应该是人大委员长。因为如果把总理排到第二位的时候,西方国家就
会认为总理凌驾于议会,这是中国独裁的一个标志,所以中共一直在排名时,在改革开放之后就把人大委员长排名在第二位。第三位是李克强。当然作为行政主管,总理的话有更多的权利。但是现在目前的状况大家可能看到说习近平来担任国家主席兼党的总书记,这好像没有什么异议了。但是李克强如果担任总理的时候他可能就排名于到第三位去了,而第二位人大委员长就可能由其他人来出面。在这时候对胡锦涛人马来说、排名来说就可能不太有利,这样无形中就把李克强降低到第三位。
但是如果从职务上来说呢,可能李克强会更容易把胡锦涛的人马和自己的嫡系安排到国务院系统,所以这时候党内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如果说要把李克强安排到人大委员长的位置上去呢,那么李克强一个强烈的竞争对手就是王岐山就可能成为国务院总理,而这时候呢由于王岐山和习近平的关系非常默契、非常友好,所以这时候李克强就会被边缘化。所以对于胡锦涛来说他就会出现一个两难的局面,就是说如果安排李克强担任总理,对他未来退休之后的生活有保障,可能不会被清算,但是总理的位置就可能会让他的嫡系人马排名落后;但是如果成为人大委员长之后呢他这个实权就会减少,而且李克强由于他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势力,跟随他的人就会因为在人大安排位置时就会受到影响,因为这些位置往往不是实权的位置,从经济利益上、个人利益上他们就会有所损失,在这方面胡锦涛和李克强及他的部下都不愿意到人大去坐这个冷板凳去,当然这只是一个局面。所以这时候党内就出现一些猜测和争论,到底是李克强担任总理还是担任人大委员长这就是一个问题了。
当然同李克强竞争总理位置的其实有一个对手就是王岐山。王岐山其实在整个中国可以说是最懂经济的一个人,而且是最有手段的一个人。王岐山之前是参与过六四,而且是六四民主化的一个支持者。之后六四的时候被贬出去,在海南省担任一些工作。到后来逐渐逐渐提升起来。
但是在与李克强竞争的王岐山的背后,其实还有一位总理竞争者就是我刚刚提到的薄熙来。薄熙来自认有总理之才,在整个他的发展过程当中他几乎是和总理的位置是擦肩而遇,在江泽民时代他一直是作为重点的培养,作为一个经济人才被中共培养。但是后来被胡锦涛和温家宝贬到了地方。但是他一直野心没有放弃,尽管他在地方,但是从内心上来说他更希望在总理的位置上,而且他多次流露出这种表现。
当然在三位总理位置竞争的时候其实还有一位,这就是上海的市委书记俞正声。俞正声当时跟邓小平的儿子在搞康华公司的时候邓小平就说了俞正声是一个总理之才,就有意的要培养他成为中国的一个总理。后来俞正声是因为他的哥哥俞强声叛逃美国,而造成了在他仕途上受到了怀疑,被贬到烟台当市长;后来又到青岛市当市长;逐步逐步一点点恢复,然后成为上海市的市委书记。当然由于年龄问题他作为总理的可能性就相对就比较差一些。即使他担任总理的话,按照中共的规则、规定他只能是做一届。虽然他有这种竞争力,但是他相对来说更差了一些。
所以在这一点上其实中共总理的位置还是有一些人在竞争,当然在这方面其实在中共权利分配上,每一个人他在竞争当中他都有自己的一派人马,都有自己的支持者。包括像李克强他就有自己的一些团派,这些团派都指望着李克强成为一个领袖,因为只要李克强成为领袖的时候他这些人才能得到升官,才能掌握职位。所以他们跟随李克强的二、三十年,如果一旦李克强不能够如愿达到位置的时候,他们的仕途也就到头了,如果没有这些官位的话他们的利益就会受损失。
所以这种情况下李克强的人马就逼着李克强一定要抢这个大位,至少要抢到总理这个位置,否则的话他们就会被其他人取代。同样的习近平他有自己的人马,同样薄熙也是如此,王岐山也是如此,其他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是这样子。所以在中共十八大上看似是几个人的人事安排,实际上它有背后不同的派系在里面,而这些派系之间就竞争的是你死我活。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整个就可以发现中共的舆论跟态势就会出现很多的不同的结果。举个例子,就最近的三个月当中中共的左、右派开了四次会议。开始是以左派开始的,他们开始一个讨论会议,讨论是分蛋糕还是做蛋糕的问题。实际上这个事情是以薄熙来一派左派来代表首先来提出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他们占民众舆论的多数,因为民众毕竟希望自己先分蛋糕,而做蛋糕以后再说,所以这是一个问题。而另外呢由于中国现在缺乏安全的独立制度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薄熙来这时候提出分蛋糕、建立社保而提高民众福利这块又能笼络民众,民众在这方面认为是替他们在讲话的。所以就开了这些会。
紧接着其它各派都开了会,包括刘源,刘少奇的儿子也召集了各派,左、右派开会,他就是为了平衡、寻求共识。在这会上各种想法都可以讲,寻求左、右、中三派各派的一个共识。但是不久之后胡耀邦的儿子胡德平又开了个会,这个会基本是针对左派开的,他就提出来一个说是我们坚决不能够让文革回潮。他虽然没有点明薄熙来,但实际上也指出唱红歌、打着毛泽东旗帜是复辟文革。所以在这时候各派势力就争相在开会。而且在共青团的报纸上它也提出来说胡德平说了中共三十年现在是最差的情况,这也在攻击胡锦涛,也在骂胡锦涛。
当然另一方面薄熙来也又把温家宝的情况也透露出来,比如说温家宝他的太太跟家人很贪婪,所以他要离婚,他又怎么样。透露消息他政绩不好,他作秀,他讲空头的民主,被孤立化。同时又把与温家宝有点关系的、相隔很多代的一个汉奸,就是当年曾任天津市市长的一个人士他又给拿出来,虽然没有点名,但是讲温家宝的家族里从以前就当汉奸的。所以他也攻击。当然另一方面也有一批人就在海外放出风来就是胡锦涛的事情,包括胡锦涛他的孩子,他女儿还有他的女婿一些情况。所以这方面都在互相攻击。
而且太子党就在《人民日报》就出来要力挺薄熙来的共同富裕,矛头就直接指向胡锦涛力挺的汪洋,而且就说所谓的胡、温是团派和平民代表,他们妖魔太子党,他说我们太子党并不是这么害怕,而且我们并不是害怕民主,他说你像现在支持民主的秦晓他就是我们太子党的,而且我们都是力主民主的。所以在这方面他们就采取了各种策略,这就是薄熙来以共同富裕来吸引草根民众。而且习近平最近已经表态要支持薄熙来的共同富裕,而且要学历史。
另外再我们可以看到在军队方面实际上是太子党掌握的。但是团派它也并不是什么都做不到的,他们相对来说也有势力。所以他们就尽量想办法以孤立温家宝,把第三方孤立,也打击一部分,然后就把这太子党,假如说你们太子党要上台的话他只是骗人的,你共同富裕是骗人的,只要太子党一上台永远是太子党的,所以你们还不如选团派。你看薄熙来都是假的招数,你看他抓那么多人没有一个太子党,而且你看他们整个控制的产业都是中国最重要的,所以你们都要听他们的。所以这个团派跟各个派别之间相互的攻击、相互的打击也非常厉害。
但是我们看到一些实际的情况,就是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最近被提拔了。罗保铭本来是一个团派的人物,但实际上他也是太子党。另外一个就是在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和郭明(谐音)之间竞争的非常厉害,而这次被选拔上的就看出来又是一个两派竞争的途径。因为大家都知道汪洋做为胡锦涛跟温家宝的嫡系人马在广东执掌政权。
但是八月中旬胡锦涛就借机出席深圳的大运会到广州视察。他原来是安排的在八月十四号和广东省所有省委书记、常委、省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一块吃饭。但结果中午的时候临时取消了,当天晚上他改成什么呢?改成单独召见省委书记汪洋;然后又和广东军区司令徐粉林、政委张阳密谈;最后单独召见了朱明国,结果最后朱明国现在就成为了广东省的省长了。朱小丹就被排斥出来。朱小丹是谁呢?是原来的省长黄华华提拔的。
黄华华是谁呢?是站在江泽民身后的。简单的讲这实际上是江泽民把这些人推荐给习近平。但是呢有人就提出来说朱小丹第一不是广东人;第二也不是客家人,只是江泽民的马仔,所以这个就不能够提拔。而朱明国相反他是广东人,而且是从生产队队长,干过大队书记、公社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然后调到海南省海南省常委、常务副省长,然后又调查重庆、广东,所以他就一路完整经历,所以他就把这个朱明国给提拔上来。朱小丹呢在共青团宣传系统统战工作,所以呢这次又给甩到一边去了。
从这两方面的竞争就可以看出来派别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而且互相交叉,由各个方面的利益进行选择。所以在中共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内斗方面实际上是非常的激烈的,所以在十八大之前双方尽管大家看到中国大陆非常平和,但是实际上内部的硝烟是非常的严重的,而且是各种谣言、各种事情都在出来了。所以整个在中共交接班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中共这个十八大是中共等于是首次在没有强人指派的情况下党内出现一种竞争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就是各种利益相互交锋、相互交换、相互讨价还价形成的。
在这个十八大当中还一个不太注意的人,就是一个李源潮,他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团派又是太子党。他的父亲叫李干诚,在文革前就担任过上海市的副市长,是一个资格非常老的中共的高级官员。所以江泽民主政的时候就邀请他父亲担任上海市的市委顾问,所以跟江泽民关系就非常密切。同时他又跟胡锦涛在团的系统上又联系非常多。所以在这方面他就被江泽民跟太子党的团派就是作为一个习近平的“备胎”,就是如果习近平不行,那就李源潮接任书记。所以这方面本身李源潮自己又在各方面人马上也在争夺这个位置。
所以各个方面我们就看到就是在十八大召开之前,中共政局交接之前互相的斗争,各个方面斗争是非常复杂的,而且是交错的,所以在整个中共十八大之前实际上是一种腥风血雨。毕竟中共还是独裁一个的统治,它并没有想通过中国老百姓的大民主来实现这个公平化,它依然是一个权利在少数人的圈子里头去分配,又充满了各种交织在一起的利益和政治的交易,而这些交易都是非常肮脏的。包括中共明显的一个迹象,就是有很多中共的官员因为贪污腐败被打下来,包括一些省级干部、省级官员、部级官员,这些官员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被拉下马,其实都跟十八的权利分配跟布局有关系,因为如果把这些官员打下来之后后面的人就没有办法去提拔,就没办法增补上去。
特别是在最近这些江泽民提拔的这些年青干部、提拔一些自己的势力。而到胡锦涛的时候他又提拔一些年青的势力。而这些人年纪都没有超过六十五岁,都在五十五岁到六十五岁之间,所以都在位置上都不能退休。而一旦习近平上台之后他的人马就没办法安插,李克强担任总理也没有办法安插人。这时候就会对这样一拨人产生了一个阻碍。所以这方面他互相的内斗,高层在内斗,中层也在内斗。
所以在十八大之前我们看出一点,就是西方的民主制度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因为在西方的民主制度,你上任的时候他要分行政官跟政务官,一把手是谁当选的总统来任命,他随时可以下台的,但是事务官就要长期在那里头。所以在这方面中国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很多经验。但是由于中国现在它没有能够实行民主,所以在这方面在短期内还没有办法实现。
所以每一次的换届必然会引起党内的激烈斗争,而这种激烈的斗争错综复杂,它一定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而这些人专注于党内斗争的时候呢就会打出一些貌似公允或者能够吸引民众支持的一些口号。当然从长期来看中共党内这种激烈的竞争必然会引发大的一个事变,这些事变就是一旦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人马集团的利益,它可能会在不利的时候推出符合民意的口号,借此来依靠民意来博取上位。而这时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薄熙来就采取这种手段,他会给民众带来一些困扰,同时经济上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非常注意的一个事情。
中共在竞争当中他们会在某种时候达成一种共识,形成一种纳粹式的民主,但是对民众采取纳粹式的专制,这也是我们值得注意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观察中共十八大的情况的时候,我们确实要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全面的观察,我们也同时要知道我们民主不是中共党内的事情,民主是全民的事情,我们的目标是要推动全国的民主,而不是党内少数人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