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記者發布全球179個國家年度新聞自由指數:中國174位
抗議活動的鎮壓導致新聞自由排名大幅變化 敘利亞,巴林和也門獲得有統計以來最惡劣排名
今天,無國界記者發布了編制的第10屆全球年度(2011-2012年)新聞自由指數。無國界記者稱,“今年的新聞自由指數排名發生了許多變化,排行的變化反映了過年一年中,新聞自由領域中令人難以置信的豐富發展,這一變遷尤其發生在阿拉伯世界。”過去一年中,全球許多媒體為報道民眾的民主變革訴求和反動派社會運動而付出高昂代價;極權主義和壓制性獨裁政體,為了繼續掌權,則繼續努力控制新聞和信息的傳播和生產;過去一年中,網民在生產和傳播新聞中的關鍵角色進一步凸顯。
“2011年,鎮壓成為全球年度關鍵詞。新聞和信息的自由,從未沒有如此與社會的民主化緊密相連;也從沒有過那麼多記者,因為他們的報道,讓那麼多的自由之敵惱怒;事實上,過去一年中,也出現了從未有過全球範圍頻密的對記者報道的審查和壓制,對記者的人身直接攻擊;獨裁者害怕並屏蔽新聞和信息,他們認為新聞和信息的自由,將會損害他們的統治根基。”
“獨裁三國家,厄立特裡亞,土庫曼斯坦和北朝鮮,這三個不允許任何公民自由的專制國家,再次占據了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排名的倒數位置。”
在他們之前,僅比他們略好一些的,是像敘利亞、伊朗和中國,上述三國,在過去一年中,因為害怕失去政權,這三個國家的當局似乎失去理智,進入某種恐怖的壓制螺旋中;緊隨其後的,是巴林和越南,他們是典型的專制政權,其他國家,包括烏干達和白俄羅斯,去年,他們的媒體環境也變得更加壓制。”
“今年新聞自由排行的最前列名列前茅的,仍然是與一些往年一樣的國家,他們是芬蘭、挪威和荷蘭。這些國家有長期的尊重基本自由的傳統,這也證明了,新聞自由有賴於強大的民主實踐,而民主的存續,也與新聞自由息息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非洲的佛得角和納米比亞,因為沒有出現阻攔和破壞媒體自由的情況報道,進入2011年全球新聞自由排名的前20位。
抗議運動
“2011年,阿拉伯世界成為歷史進步的驅動力,但目前為止,阿拉伯起義的政治結果兩極分化,在這些發生變遷的國家中,突尼斯和巴林分列兩端;像突尼斯,基本上獲得了政治自由,而巴林則還沒結束恐怖壓制。”
突尼斯(134位)在新聞自由排名榜上上升了30位,他們仍在遭受陣痛,締造一個民主政體,但突尼斯社會仍未完全接受一個自由獨立的新聞業的運作;巴林(173位),在2011年的排行下跌了29位,因為該國當局對民眾的民主運動殘酷的鎮壓,當局審判人權鬥士,盡其全力壓制該國全部的自由空間。
2011年,利比亞(154位)翻過了卡扎菲時代的一頁;也門,則因為總統薩利赫(Ali Abdallah Saleh’)支持者和反對派之間的暴力,導致其排名落到了171位。這兩個國家未來的發展仍不明晰,媒體的未來有多大的空間也還不確定。
埃及的情況也是如此,2011年,她的排名下跌了39位,目前是166位,該國去年2月開始掌權的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延續了穆巴拉克的獨裁體制,讓民主運動參與者大失所望。在去年,該國的2月,11月和12月,都出現了對記者的暴力浪潮。
敘利亞在前年(2010)年的新聞自由情況已經非常糟糕,今年的指數排名則進一步下跌,跌到了176位,原因在於該國嚴厲的審查制度,對媒體廣泛的監控,不分青紅皂白的暴力和政府對媒體機構的操縱,這讓記者幾乎難以工作。
阿拉伯之春這一波民主浪潮的影響不僅局限於中東北非地區,民眾運動以阿拉伯世界和典範,也波及了世界上的其他壓制性政體的國家,並被各國無情鎮壓。
在越南(172位),中國(174位),這些國家的政府以逮捕作為回應。在這些國家,經常發生跨地區和本地性,因政府醜聞和不公正作為導致的民眾不滿甚至群體事件,官方則極力加強新聞和信息控制,對活動者以勞教等非法手段逮捕,並大力推進嚴格的互聯網管制措施。
在阿塞拜疆(162名),2011年,對異議者和記者的逮捕等情況急劇上升,阿利耶夫(Ilham Aliyev)獨裁政府毫不手軟地抓捕網民,綁架持反對派觀點的記者,阻止外國記者入境,並對民眾運動的消息進行新聞封鎖。
在烏干達(139名),二月的選舉後,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Yoweri Museveni)對反對派運動和獨立的媒體發動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嚴厲打擊;類似的,在智利(80位),她的排名直墜47位,原因是在該國的學生抗議期間,智利的安全部隊,經常性地侵犯新聞和信息自由。
美國在此次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榜上僅排名47位,比去年大跌了27位,原因是在這一年的“占領華爾街”系列抗議中,美國各地警方在處置現場時,拘捕帶走了許多記者。
部分歐洲國家表現不佳
今年的新聞自由指數研究發現,部分歐洲國家,雖然地處歐洲這樣一個長期普遍尊重新聞自由的大洲,但其表現,則與歐洲主流相距甚遠。
在白俄羅斯,盧卡申科(Lukashenko)總統連任後,對民眾抗議活動的鎮壓,造成白俄羅斯的排名下降了14位,跌到到第168位。
曾經被描述為融入歐洲自由傳統的典型的土耳其,表現也大為退步,跌去了10位,現在僅排名148位,原因是該國沒有進行承諾中的改革,該國的司法在過去的一年中,啟動了一次該國從軍事獨裁轉型以後,沒有前例的對記者的逮捕潮。
即使在歐盟內部,在新聞自由方面的表現也有懸殊,既有芬蘭和荷蘭這樣,在新聞自由領域有長期聲譽和良好評價的國家,也有像保加利亞(80位),希腊(70位)和意大利(61位),未能妥善處理國內侵犯新聞自由問題的國家,這些國家的問題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政治意願。
去年,法國等國的新聞自由有些許進展,法國從44位上升到38位,西班牙排名39位,羅馬尼亞排名47位,總的來說進展甚微。
去年,歐洲巴爾干地區的新聞自由面臨著挑戰,這些巴爾干國家正在申請加入歐洲聯盟,但也因經濟危機帶來的負面波及而有不利影響。
地方性暴力
在許多國家,因有黑幫等長期對媒體從業者使用暴力的文化而在新聞自由方面表現不佳,這一現像難以扭轉,因為當局沒有有效打擊上述犯罪,作惡者因不受懲罰而變本加厲,墨西哥(149位)和洪都拉斯(135位)正是這樣國家的典型。
巴基斯坦(151位)則已經是連續第二年成為世界上對新聞工作者最致命的國家,索馬裡(164位)的內戰已經持續了20年,至今仍然沒有恢復秩序和和平的跡像,而該國的記者們則繼續為這種狀況付出沉重代價。
在伊朗(175位),騷擾和羞辱記者已經該國多年來官場政治文化的一部分。該政權對媒體大肆迫害。伊拉克(152位)的排名回落了22個位置,現在的排名152,接近其2008年的排名(158位),令人擔憂。
值得注意的變化
南蘇丹是一個面臨著許多挑戰的新的國家,在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榜上的排名為111位,這已經是一個相當體面的排名,原因是南蘇丹是從蘇丹分裂建國而來,而蘇丹則是新聞自由排名榜上排名最差的國家之一,僅排名170位。
緬甸(169位)今年有了一個相對比較好的名次,原因是該國最近幾個月來進行了政治改革,釋放了部分政治犯和在押的記者,但改革的成效和未來發展仍待檢驗。非洲的尼日爾(29位)實現了本年度排名榜上單年最大升幅,大幅上升了75位,這歸功於該國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政治過渡。
同樣在非洲,今年也出現了指數排名的最大跌幅。在非洲之角國度吉布提,一個不顯眼的的小獨裁國家,排名下跌了49位,目前是159位。馬拉維(146位)排名下跌了67位,因為其總統賓古瓦穆塔裡卡(Bingu Wa Mutharika)的極權主義傾向。
上文提到過的烏干達,排名下降了43位,跌到了139位。最後,科特迪瓦下跌41位,目前排名159位,原因是去年該國大選之後的危機中,總統巴博和阿拉薩內瓦塔拉的支持者之間發生武裝衝突,媒體則深受其害。
在拉丁美洲,跌幅最大的國家是巴西,她的新聞自由排名暴跌了41位,跌到第99位。原因是該國的高暴力犯罪率,去年,該國有三名記者或博客作者被殺。
暴力和輿論審查在亞洲升級
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菲律賓,針對媒體的暴力屢屢出現,迫害者卻逍遙法外,在斯裡蘭卡,越南和中國,對媒體的壓制升級
在阿富汗(150位)和巴基斯坦(151位),針對媒體記者的暴力仍然是記者們最大的擔憂,他們不斷受到塔利班的宗教極端主義,分裂主義運動等政治團體威脅甚至殺害。在過去的2011年中,巴基斯坦有10名記者被殺,巴基斯坦已經連續第二年成為全世界對新聞職業來說最致命的國家。
菲律賓(140位)的新聞自由指數排行在2010年的排名大幅下挫後今年有所上升。2009年11月23日,在菲律賓棉蘭老島馬京達瑙省安帕圖安鎮,32名記者在被地方准軍事武裝團體屠殺,此後私人民兵仍繼續毆打媒體從業者,對所謂“安帕圖安大屠殺”的司法調查顯示,當局反應嚴重不足。
在孟加拉國(第129位)和尼泊爾(106位),記者們仍繞冒著暴力的風險工作,不過相較以往情況已有所改善。
在尼泊爾,記者經常受到對立的政治團體和他們的支持者的威脅,在孟加拉國,反對派團體和執政的人民聯盟的輪番毆打和阻撓記者,雖然有真正的媒體多元化,但該國法律仍允許政府繼續過度控制媒體和互聯網。
在尼泊爾,南部的毛派武裝團體的攻擊有所下降,該國司法體系效率的改善,也促進了該國排名的提升。然而,全年中,政客和武裝團伙對記者的威脅和毆打仍然損害著該國的新聞自由。
亞洲排名靠後的獨裁國家新聞和信息自由在中國和越南顯著惡化
中國,部分因為其巨大的人口基數,這裡有著全世界最多的記者、博客作者和網絡不同政見者因其工作和言論被投入監獄。
2011年,中國當局進一步加緊輿論審查和官方宣傳,並加強對中文互聯網的控制,尤其是在互動的博客和微博客。隨著阿拉伯之春,在中國國內有人呼吁隨後跟進展在中國各大城市開展“中國茉莉花”的機會,官方對此咱開嚴厲鎮壓,大批抓捕網民和異議者。
在中國的幾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如西藏,內蒙古,新疆等,當地少數民族的抗議或者群體性事件,往往導致當局的嚴厲鎮壓。
在北京和上海,駐華的外國記者們在安全部門的威脅下工作,官方以驅逐或者撤銷其記者簽證相威脅以要求記者自我審查,外國記者們被要求不得報道所謂可能危害中國穩定或者影響中國政府形像的新聞。
越南(172位)也追隨者中國的鎮壓策略,她的新聞自由排名下降了7位。有政治傾向的記者和支持民主的博客作者被當局騷擾,法庭持續以危害國家安全等罪名將他們判處2到7年徒刑送進監獄。例如,8月10日,博客作者Pham Minh Hoang,被判處三年徒刑並處三年在家軟禁,官方說,他試圖顛覆政府。
在斯裡蘭卡(163位),在拉賈帕克薩(Mahinda Rajapakse)的強力統治下,許多反對派記者被迫逃離該國,留下堅持工作的記者,經常受到騷擾和威脅。對記者的直接毆打不太常見,但卻不受處罰。
官方對獨立新聞網站的建立的正式審查制度,結束了網絡媒體的多元報道,幾乎所有的媒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傾向於自我審查。
緬甸(169位)開始進行政治改革,包括對部分政治犯進行大赦和減少對媒體的事前審查等,這一進程仍在原軍人獨裁政府成員的轉任的平民政治家控制之下,直到2012年初,仍有大約有不到10名記者還在監獄中。
北朝鮮排名第178位,雖然在這個國家,相對而言近年來,新聞和信息更大程度上能夠跨越邊界流動,沒有人知道,這一切在金正恩,金正日的兒子和繼承人正式接位後能否持續。這個獨裁極權政體下,世襲繼承、軍事機器占據主導地位,政府的權力欲望不受控制,令人無法樂觀。
表現良好的亞太國家未能保持
亞洲(包含澳大利亞等廣義上的亞太國家)中,那些在新聞自由領域有良好傳統的國家沒有在2011年繼續大放異彩。
例如,新西蘭下降到第13位,結果是,在亞太地區沒有任何國家在2011年新聞自由指數上排名前10位。在過去一年中,香港的新聞自由的急劇惡化,並在2011年的排名大幅下滑,香港現排名54位。
在香港,對記者的逮捕,毆打和騷擾現像出現,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惡化了香港記者的工作條件,香港政府新聞自由政策的變化也有令人擔憂的跡像。
在澳大利亞(31位),媒體受到當局的調查和批評,並且部分被剝奪了獲得信息的機會,而在日本(23位),對去年大海嘯和福島核事故的報道,暴露出該國對媒體過多的限制和該國媒體多元化的程度仍然有限。
部分亞洲國家值得關注
在印度(131位),恰蒂斯加爾邦、查謨邦和克什米爾州持久的衝突而產生的暴力對這些州的記者帶來巨大的職業風險。
印度主要城市中的黑手黨犯罪記者對媒體的威脅,也導致了媒體對相關新聞的自我審查。
不過,印度當局表現也沒有更好。今年五月,他們推出了“信息技術2011年”被認為,可能將對印度人的網上自由表達的帶來危險的影響。駐印度的外國記者發現,他們的記者簽證申請,或被拒絕,或者被施加壓力,要求對印度做更“積極”的報道。
在印度尼西亞西巴布亞省,印尼軍隊對分離主義者在2011年的鎮壓中,至少有兩名記者被打死,五名被綁架,18人被毆打,這是印尼的新聞自由指數大跌到146位的主要原因。
印尼腐敗的司法機關,很容易被政治家和各種利益團體所影響和控制,印尼政府則試圖控制媒體和互聯網的信息,使該國難以往媒體更加自由的方向發展。
在蒙古(100位),記者被非法拘禁和恐嚇,在馬爾代夫(73位),一種宗教不寬容的氛圍正在蔓延,該國的媒體機構被當局威脅,不得不與該國的伊斯蘭事務部合作,該部負責執行有損自由表達的伊斯蘭教法。
[ 本帖最后由 無恥下流 于 2012-1-25 17:5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