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这么年轻就死了,还是想要做点事情。”——记录一位癌症病人捐献眼角膜

“这么年轻就死了,还是想要做点事情。”——记录一位癌症病人捐献眼角膜

这么年轻就死了,还是想要做点事情。"杨春辉提出要捐眼角膜,想要把自己的这份光明留在世间。







 

 

6月,杨春辉进入了生命倒计时,身体已经虚弱到不能坐车返家。他无力地躺在床上,睁大无神的双眼。"这么年轻就死了,还是想要做点事情。"杨春辉提出要捐眼角膜,想要把自己的这份光明留在世间。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一双苍白的手按在腹部上,这并不是无意识的动作。杨春辉当晚被抢救了回来,扩散的癌细胞不肯放过他,依然在身体里噬咬。每隔一段时间,腹部就会积水,即使是在服用了止痛药后,杨春辉依然忍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病痛。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病房是安静的,然而就算是睡着了,杨春辉的眉头也不曾舒展。曾有一次,他对弟弟说,做了一个梦,梦见以前的工友来看他,说等他病好了回去看他们。弟弟无言以对。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病到了后来,痛已经成为常态。杨春辉眉头紧锁,握着床框的手却是放松着的。他想的最多的是身后留下了孤独寡母,留下了负债累累的家庭。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在外人或者镜头前,杨春辉流露出的痛感,无不是花费巨大意志力克制的结果。在记者走出病房后,透过一扇他事先并不知道的玻璃,才发现他表情狰狞,痛得打起滚来。于这个男人而言,忍受病痛,表现得不为痛苦击倒,或许是一件有关尊严的事。 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杨磊陪着哥哥。大哥去世后,他将成为家中最年长的男人。捐献角膜,是哥哥生前最后的心愿。杨磊起初并不理解,但他仍然尽力去帮助哥哥完成这个心愿。然而,母亲并不知道这个消息,这让杨磊时常会陷入焦虑,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对了。 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一道布帘,两种命运。7月,杨春辉病痛发作,呼吸困难,被送到医院急救。急诊病房里,一个女孩子悠闲地玩着手机,并不知道一帘之隔的病友已经在医学上被判了死刑。 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弥留之际,一只手温暖,一只手冰凉。三弟杨鑫陪伴着哥哥杨春辉度过最后的时光。"这么年轻就死了,还是想要做点事情。"杨春辉提出要捐眼角膜,想要把自己的这份光明留在世间。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高温,尿味,还有无处不在的蚊虫,夏天对于襁褓中的孩子来说,实在很难熬。弟弟们在长沙树木岭租下了一间月租两三百的蜗居,妻子带着两个孩子陪在他身边。最小的孩子还没开始长牙,蚊子令他的皮肤千疮百孔。他们还太小,不知道即将失去父亲。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一间不到15平米的出租屋,是杨春辉生命的终点。在他死后,眼科医生赶到了现场,因为天气炎热,眼角膜必须在三小时内取下保存。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完成工作后,医生向杨春辉的遗体鞠躬致意,感谢他为患者做出的贡献。之后,他的眼角膜用在了其他需要移植手术的患者眼中。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医生正在清理杨春辉的角膜。8月,杨春辉的眼角膜很快被用于冶疗患者,这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馈赠。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死亡的速度快到来不及等到母亲的到来,在儿子眼角膜被取走的半小时后,杨春辉的母亲终于从隆回赶到了长沙,三弟杨鑫紧紧抱着悲痛的母亲。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殡仪馆人员前来,亲人们的情绪再次暴发,小小的出租屋里哭声一片。懵懂无知的孩子此时也嚎啕大哭,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停动弹,想逃离这个让他难受的地方。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刚做完角膜移植手术的杨忠祥显得很兴奋,他是杨春辉的第一片角膜受捐者。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76岁的老人宁背英躺在病床上,对于此时的她来说,世界只有一线光明。老人年轻时因为天花右眼失明,仅剩的左眼也在老年因为青光眼等多种眼疾并发,而面临失明的凶险,移植眼角膜是她唯一的希望。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宁背英,成为了这份馈赠的第二个受益者。最终杨春辉的双眼救治了三位患者,他们将代替他,继续感受世界的光明。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8月份,出院后宁背英在女儿的搀扶下出院,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老人不停地在说慢点看不见。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对于老人来说,眼角膜移植术解释起来很困难,所以现在宁背英也不甚明了:距离邵东88公里的隆回,一位叫杨春辉的年轻人帮助了她。重见光明的老人,再也没要人搀扶。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2011年12月14日,刘宗在寝室的过道上练习打高尔夫球,过道上的瓷砖被他们这些"勤奋"的学生练习得伤痕累累。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上午是选修课舞狮的考试时间,不甘心做狮尾巴的他,在考试结束后大秀了一把狮头的威武。眼角膜的更换,对于这个19岁的少年来说是全新的开始。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大一新生刘宗的新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充满各种可能的。而这一切,但愿在天国的杨春辉,也同样能够看见。图/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 杨抒怀



[ 本帖最后由 feifei24 于 2011-12-23 23:10 编辑 ]


一流国家搞科技、

二流国家搞军事、

只有垃圾二逼国家才疯狂搞房地产!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