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观察:审批加价的混乱逻辑
文章日期:2011年9月25日
【明报专讯】近日两宗液体加价的新闻引起人们关注,东莞水价加20%,政府说毋须物价局批准;各大白酒企业酝酿加价,国家发改委马上干预。一个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理应受国家控制而未被控制,一个是奢侈品,理应按市场调节却遭国家级机关阻止,逻辑何在?
水加价毋须批准 白酒要审批
东莞八个镇的水价下月调高20%,原因是水厂亏损严重。可是,东莞目前经济环境不是很好,各种成本上涨,已经导致不少工厂难以为继,连生意一直不错的都面临倒闭,如果水价继续涨,无疑是百上加斤。本来,水价是国家控制的,任何调升都要通过听证会以及物价局批准,但东莞市政府解释,由于这是镇级的事情,没有明确规定,所以没有经过听证就可以加价。程序是一个问题,但如何照顾市民及企业利益又是另一回事,政府不干预的逻辑欠解释。
同样是液体,水价是每立方米2元(人民币,下同),而白酒则是天价。茅台已卖到2000元一瓶,仍然供不应求,所以还有条件涨价。即使大家都很清楚,白酒的利润比石油还要高,古井贡酒今年上半年的利润增幅是168%,仍然大有追捧者,象征全国最贵广告时段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前的报时,多少年以来都是由白酒公司投得。
这些白酒商酝酿要加价时,却遭到国家发改委约见,表示虽然白酒不是生活必需品,但为了价格维稳,要求不要加价。白酒之所以会影响物价水平,是由于官员请客或者被邀请时需要有高端白酒,是由于商人讨好官员,下级官员讨好上级,需要以白酒送礼,各种酬酢逢年过节需要白酒互赠。中共要是有能力移风易俗,就毋须干预市场价格。
阮纪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