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編 )

●9月20日是陽曆年的第263天(閏年是264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02天。
【 關 注 就 是 力 量 / 圍 觀 凝 聚 希 望 】
【 歷史大事輯要 】
●383年9月20日:淝水之戰:前秦百萬大軍從長安出發攻打東晉。

●674年9月20日:唐高宗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
鹹亨五年八月十五日,唐高宗李治追尊六代、五代祖及妣為皇帝、皇后,增高祖、太宗
及皇后諡號,改稱李治為天皇,武后為天后,以避先帝、先後之稱。改元上元,大赦天下。
在“天后”新稱號下,武后獲得超越皇后職位的地位和權力,為進一步控制皇權準備了制度基礎。

●1013年9月20日:北宋真宗下令編寫的《君臣事蹟》書成,賜名《冊府元龜》。

●1498年9月20日:日本東海道因海底8.6級地震引起海嘯。
海嘯最大波高15~20米,在伊勢灣沖毀1000棟以上建築,溺死5000餘人,
在伊豆,海浪侵入內陸達2000多米,伊勢志摩受災慘重,
據靜岡縣《太明志》記載,死亡2.6萬人;三重縣溺死1萬人。
●1644年9月20日:清順治帝駕車由盛京出發,遷都北京,瀋陽成為陪都。
清世祖順治皇帝,名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是清愛新覺羅皇太極太宗文皇帝的第九子。
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時(晚七點至九點)生,其母為永福宮莊妃,博爾濟吉特氏,即孝莊文皇后。
崇德八年(1643年)二月十六日承襲父位,時年六歲,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及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
1644年改元順治。九月自盛京遷都北京,十月初一日即皇帝位於武英殿。
福臨是于順治元年入關的清朝的第一位皇帝。十四歲(1651年)親政。

●1838年9月20日:湖廣總督林則徐奏陳嚴禁吸食鴉片。
林則徐(1785-1850),字元撫,又字少穆,晚號俟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英國手裏收繳全部鴉片近2萬箱,約237萬餘斤。於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門海灘上當眾銷毀。

●1863年9月20日:上海英、美租界正式合併,改稱“上海公共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英語: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是近代中國出現的第一個租界,
也是近代中國兩個公共租界之一(另一是鼓浪嶼公共租界)、以及上海兩個租界之一(另一是上海法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開闢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租界。。

●1865年9月20日:洋務派曾國藩、李鴻章在上海設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為清末最重要軍工廠。





●1870年9月20日:義大利軍隊進入羅馬,結束了教皇在世俗方面的權利,實現義大利統一。

●1881年9月20日:加菲爾德總統遭暗殺身亡,副總統賈斯特•艾倫•亞瑟就任美國第21屆總統。
亞瑟(Chester Alan Arthur ,1830年10月5日——1886年11月18日)是美國歷屆總統中資歷最淺的一個。
出任副總統是因共和黨內派系鬥爭他出乎意外地獲得提名。當副總統不到四個月,又因總統加菲爾德遇刺身亡,亞瑟便很快地登上了總統寶座。他執政三年多,推行了一些“開明”政策,如廢除了“ 分贓制度”,實施量才錄用的文官制度,簽署反對一夫多妻法案等。但他在黨內威望不高,未能再次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任滿後重操律師業務,未及兩年即病逝。

●1912年9月20日:袁世凱下令全國尊孔。
1912年9月20日,袁世凱下令“尊崇倫常”:
“中華立國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人道之大紀。政體雖更,民彝無改,”
“本大總統痛時局之阽危,怵紀綱之廢弛,每念今日大患,尚不在國勢而在人心。
苟人心有向善之機,即國本有底安之理”。此令一出,各種尊孔團體相率成立,遍佈全國。

●1914年9月20日:中華革命党在日本東京召開會議,確定“青天白日滿地紅”為中華民國國旗。

國旗由青天、白日、滿地紅三部份組成。青天象徵中華民族光明磊落、崇高偉大的人格和志氣。
白日象徵坦白公正、無私無我,指示我們要有清淨潔白、毫無汙點的純正心地與思想。
紅地象徵革命先烈的熱血,指示我們要有犧牲奉獻、勇敢奮鬥的精神。
青、白、紅三色又分別代表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也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
青天白日為國徽,為革命先烈陸皓東所設計的革命標誌,象徵民主自由光華四射,普照全球。
白日光芒尖鋒,示革命進銳;十二道光芒,代表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年十二個月,
勉勵國人無時無刻都要精進奮鬥,自強不息,同時象徵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


●1927年9月20日 國民黨寧、漢、滬三方實現統一。
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發佈宣言,宣佈從前對立之三黨部-均不復行職權,
從前三方互有攻擊之言論,皆成陳跡,不得複引為口實。並聲言:
一方面繼續清黨,不使全黨中有不忠實黨員;一方面要繼續北伐,在最短期間,完成中國的統一,
以圖 “三民主義之實現”,“拯全國同胞于水深火熱之中”,而完本黨之天責。
20日,南京國民政府發表成立宣言。宣言追溯了192 5年廣東國民政府成立以來的歷史,
提出繼續北伐、完成統一全國;廢除不平等條約,恢復民族國家獨立、自由、平等地位;
掃除貪污腐敗,樹立“革命政府”之模範等施政方針。




●1932年09月20日 (星期日) 印度民族運動領袖“聖雄”甘地進行絕食抗議。
印度獨立運動的領導者甘地,在監獄中,為抗議英國在選舉方案中,限制印度社會中最低階級的權利,進行無限期的絕食。提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甘地,此時已六十三歲。他不顧生命進行絕食的決心,感動印度全國人民及世界。甘地因違反治安維持法,在一月被捕入獄。絕食後,身體逐漸衰弱,精神也不濟,但依然堅持自己的主張。到第四天,醫生表示甘地已進入危險狀態的,使印度教徒領導者決議讓步,在各州的議會代表中增加最低階級的人民代表名額,並與最低階級代表訂定協議。26日,甘地飲用橘子汁,中止絕食抗議。

●1945年9月20日:印度國大黨在聖雄甘地和尼赫魯領導下舉行孟買會議,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印度實現自治的建議,要求英國人離開印度。

●1946年9月20日:首屆戛納電影節在法國戛納舉行。—— [圖片欠奉]
●1954年9月20日: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

●1958年9月20日 中國第一架飛機北京一號輕型運輸機製成。
北京一號採用2台蘇制АИ-14Р活塞發動機,下單翼,乘員2人,載客8人。。

●1963年9月20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美蘇聯合探索月球。
[简体] 肯尼迪 [繁體] 甘乃迪 [英文] Kennedy,John Fitzgerald〔1917~1963〕
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1961~1963)。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22日。畢業于哈佛大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指揮的魚雷艇被日本海軍擊沉,身受重傷,逃上敵後荒島,後來率領士兵歸隊。
29歲競選眾議員獲勝,連任3屆(1947~1953)。
在國會裏,他對內重視社會救濟和平民福利,對外反對共產主義,支援冷戰。
對於杜魯門一度壓蔣介石與中共聯合的政策表示不滿。1956 年寫成《勇敢者傳略》一書出版,獲得普利策獎。
50年代後期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委員;力主擴大援助非洲和新獨立國家。
他的政治觀點逐漸左移,在民主黨內的聲望也逐步提高。1958 年連任參議員,1960年1月宣佈競選總統,
以微弱多數擊敗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森,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也是第一位信奉天主教的總統。
他執政1037天,任職開始就遇到美國入侵古巴遭受慘敗的事件。
1961年6月與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在維也納會談,以強硬態度對待蘇聯要與東德單獨簽訂和約的威脅。
1962年10月發現蘇聯在古巴設置導彈,他下令對古巴施行封鎖,迫使蘇聯撤出導彈裝置。
10個月後,美、蘇、英禁止核子試驗條約簽字。甘迺迪組織拉丁美洲爭取進步同盟與和平隊。
他提出的大量削減所得稅的立法以及擴大人權的立法,卻推遲到他死後才得以通過。
1963 年11月,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遇刺身亡。

●1964年9月20日:中華民國政府以叛亂罪逮捕台獨份子、臺灣大學教授彭明敏。
彭明敏(1923年8月15日-),台灣著名的國際法學者,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獨立運動領袖之一。曾經與謝聰敏和魏廷朝於1964年共同起草著名的「台灣自救運動宣言」,也因此宣言而被國民黨政府判刑八年,並於1970年在重重特務的監視下神奇逃離台灣,抵達瑞典,之後在海外流亡了二十餘年。1992年台灣民主化後返回台灣,曾經代表民主進步黨參選1996年的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由於彭明敏在台獨運動中的代表性地位,很多人稱他為「台獨教父」。

●1965年9月20日: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


●1965年9月20日 殲-6擊落入侵的F-104C
美軍1架F-104C戰鬥機侵入中國海南島上空,南海艦隊航空兵2架殲-6飛機對其進行攔截。
海航4師10團大隊長高翔將美機打得淩空爆炸。美國飛行員菲力浦•史密斯跳傘後被俘。。



●1985年9月20日:分裂40年後,朝鮮和韓國藝術團和故鄉訪問團通過板門店軍事分界線首次互訪。

●1985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員蕭天潤經韓國抵達臺灣,向中華民國政府投誠。
—— [相關消息~參見<【歷史上的今天】20110807 • 慎思明辨>]
1985年8月25日,共军空軍飛行員蕭天潤駕駛1架轟-5轟炸機從山東膠縣起飛,飛往韓國,
在韓國裏裏市迫降時發生事故,領航員孫武春死亡,蕭天潤受傷,並撞死地麵的一韓國農民。
9月20日,蕭天潤抵達台灣,獲黃金3000兩,而飛機上的報務員劉書義則根據其要求返回大陸。


1985-10-29台北市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反共義士蕭天潤參加「脫離中國共產黨宣誓暨頒獎授階典禮」
由參謀總長郝柏村上將代表政府頒授中華民國空軍中校官階、幹城甲種二等獎章及三千兩「支付證明」。



●1985年9月20日 殺害江南的兇手董桂森在巴西落網。
董桂森 - 臺灣臺北市人,士官學校畢業,國民黨籍。
後經"竹聯幫"首領陳啟禮吸納入幫,遂成為貼身保鏢,深受賞識,未久升“忠堂”堂主。
1984年受陳啟禮遣使,赴美國刺殺華人作家劉宜良(江南),為江南命案關鍵人物。
參與制造了舉世震驚的“江南命案”。
江南本名劉宜良,是一位留美作家,1980年他寫了《蔣經國傳》,書中多呈批評,
包括蔣經國在蘇聯流亡時期所寫批評蔣介石的文章也被引用,起了臺灣當局的極大不安,
為了維護蔣經國的形象,臺灣“國家安全部”特地派汪希苓到美與江南談判,
希望以25萬元把著作權買下來,遭到拒絕。後來情報局獲知江南又要寫《吳國禎傳》、《龍雲傳》,
汪希苓決定制裁江南,並隨即聯絡竹聯幫分子陳啟禮、吳敦及董桂森等人前往美國執行暗殺任務。
1985年4月15日,陳啟禮、董桂森等人到江南家開了兩槍擊斃江南。
事情發生以後,蔣經國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立即逮捕了情報局長汪希苓及陳啟禮、董桂森等人。
隨後在臺北三審定案,陳啟禮、吳敦、汪希苓依殺人罪,判處無期徒刑,公民權利被終生剝奪。
董桂森在紐約因運送海洛英,被判二十年監禁。 1992年,董桂森死於美國聯邦監獄的一次械鬥。

●1987年9月20日:王運豐等人向西德卡爾斯魯厄大學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這是中國人首次使用互聯網。
“跨越長城,我們可以到達世界的任何角落。”這是1987年9月20日從北京向海外發出的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這也預示著,互聯網時代悄然叩響了中國的大門。


[
本帖最后由 资深色狼 于 2011-9-20 13:5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