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航母,最后一针鸡血?

航母,最后一针鸡血?












作者:信力建 


8月10日,中国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按照试验计划,航母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 8月14日,中国首艘航母平台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停靠原码头,海军“88”舰也随后返港。至此,我国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航行试验顺利结束。一时间,有些人兴奋了不少,好象此次中国就成为了世界海军大国强国,甚至可以称雄天下了。


从历史上看,航空母舰从二战到现在,引领风骚近百年。不过,它的大限也该到了。根本原因是:在导弹时代,任何舰载机的航程都没有导弹远,任何舰载机的速度都没有导弹快。在导弹核武器时代,航空母舰正在失去它的优势,即将被导弹所淘汰。正如当年航空母舰淘汰战列舰一样!毕竟现在还没有过航空母舰被导弹打沉的实践,所以,航母派就一直活跃在一些人的夸张想象中。看来,航空母舰退出历史舞台,就差一次被导弹击沉的实践了。其实,早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如果英国的航空母舰敢于靠近阿根廷的领土,进入阿根廷空军的航程内,那它那艘航母大概早就被击沉了,战争的结局也就不同了。对英国来说,辛运的是,它的航母躲过了阿根廷空军的导弹袭击,而“最现代化”的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就成了替死鬼!的确,今天随着导弹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航空母舰的优势地位却在被渐渐地削弱。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严肃的问题:要不要用二战主力装备航空母舰来装备我们21世纪的部队,来应付21世纪初的挑前,回答是否定的。这是因为时代又把人类社会推进了一个全新时期,再用50年前的技术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目前,发达国家都在把争夺的制高点放在信息和航天技术上。尽管人们当前还不能够准确地描绘出信息技术与航天技术融合所带来的新型武器装备,但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融合的端倪。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许多国家的衰落都是因为形似强大的海军因为固步自封跟不上时代所致。比如,西班牙的衰落就是以其所谓无敌舰队的被歼灭为标志,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众多,战船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代,影响世界300年大英帝国由此开始兴起。


我们中国也曾有过通过海军强大来证明国家强大的实验,主持这次实验的就是赫赫有名的慈溪太后。在她的一手支持下,当时的北洋海军拥有的主战战舰几乎都是按照当时西方最先进的标准,由英德等造船厂建造起来的。其中的“定远”和“镇远”两艘装甲巡洋舰,其吨位都在7000吨以上,舰长将近100米,主炮的口径为305毫米,堪称是航空母舰时代之前典型的“海上巨无霸”,绝对可以跨进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之列,在亚洲更是首屈一指。“定远”和“镇远”之外的其他主战战舰,像“致远”、“济远”、“经远”等等,也都是船坚炮利,威风八面。以高峰时北洋舰队的综合实力而论,当可排在整个世界海军的七强以内! 然而,在1894年的甲午海战中,这支中国的“无敌舰队”却被无论吨位还是火炮都远不及它的日本舰队击败,从而将中国再次拖入割地赔款的灭顶之灾。


就现实而言,今天的中国需不需要发展航母这种正在走入历史暮色的庞然大物也还值得斟酌。


大致说来,以航母为其主干力量的现代海军的其作用无非两个,一是保护贸易,也即保护商船。我们不妨来看看二战时英美制造航母的经过。1941年初,应英国紧急请求,美国海军开始把一艘商船改装成航空母舰,以便为护航运输队护航。这是第一艘护航航空母舰。战前,海军部贸易局曾提出过一个改装小型“保护贸易”航空母舰的计划;1938年,甚至还计划过把“玛丽女皇号”和“伊丽莎白女皇号”巨型远洋邮船改装成专门在贸易航线上服役的航空母舰。由于飞机奇缺,两项计划都被束之高阁。载机商船的作战取得某种成功后,英国再次提出了上述设想,请求美国海军提供一艘以C3型标准货船,美国政府根据1936年国会通过的商船法,从1938年开始执行长期造船计划,主要是建造5种平时标准型货船,其中C2型和C3型为高速货船。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美国政府从1941年开始实施非常时期援英造船计划,主要是向英国提供C2型和C3型货船。英国的一些护航航空母舰就是用C3型标准货船船体改装而成的,然后由英国自行改装。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海军立即决定建造25艘护航航空母舰,其中24艘是给自己建造,1艘是给皇家海军建造的。可见,如果不是因为大规模的对外贸易护航的需要,航母就非必要。


就这点理由而言,可以说航母对中国并非迫在眉睫。中国海岸线漫长,但总的来说还是一个陆上国家,海洋方面,总的任务是防御高于进攻。没有获得台湾的中国海军,对外洋的兴趣无从抒发,因此海军的最主要目标,是保卫国家海岸线的安全。在这一点上,航空母舰不是一个很好的武器平台。美国海军,英国海军等老牌海上强国,其航母部队主要的任务是和对手进行洋上决战,因为在远洋没有可用的制空平台。没有谁用航空母舰保卫自家海岸的。在岸防问题上,轻型水面舰艇,潜艇等更有发言权。要之,航母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海上贸易和维护海洋权益,而这一点在今天的中国似乎还不是当务之急。同样可以达到保卫海岸的效果,多建几个海防前线机场,比建造航母显然更加经济和安全,只要调整不同机场驻防兵力,就可以产生“无形的航空母舰”的效果。


航母的第二个作用是称霸世界。自从“二战”期间建立起主宰海洋的“霸主”地位后,此后几十年,无论在军事作战和战略威慑,还是在海啸、地震救援这样的非军事行动中,这个海上“巨无霸”都继续发挥着它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世界上拥有航母的国家有9个——美国、俄罗斯、印度、英国、法国、意大利、泰国、西班牙、巴西,在这些国家中,一共拥有12艘现役航母的美国,无疑形成了世界上无人可与之抗御的海上霸主。就美国而言,什么是美国强大军事力量的象征?是拥有上千个核弹头的地球最强核武库?抑或是拥有超群作战能力的F-22战机。不是,都不是,它们都不足以代表美国的权力和地位,只有核动力航母战斗群才能体现这个海洋国家的霸道精神,也只有航母战斗群才能体现美国超霸军事力量的钢筋铁骨。美国总统已经习惯在全球某地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第一句话总说:“我们的航母在哪里”。美国和它的航空母舰群是一个雄辩的先例:当你只拥有一两艘航母时,你会被话语霸权们当成世界和平的威胁,当你拥有10艘以上的航空母舰时,你一定会获得世界霸主的赞誉。


而就这点而言,号称在国际事务中“不出头”、“不称霸”的中国,也没有需要借助航母来为自己戴上世界新霸主的头衔。


既然这两个需求都没有,我们又有什么必要花用大量对国计民生来说都非常紧缺的资金来建造航母呢?所以,中国有没有必要在航母上不惜巨金与他国竞争,真还值得大家讨论——当年,前苏联就是因为和美国竞争所谓“星球大战计划”而被对方拖垮的。


TOP

既然这两个需求都没有,但是我兲朝需要镇压屁民,另外还要为五毛提供打鸡血针的话题呀,,,

展播:用疫苗灭掉10后,用奶粉灭掉00后,用考试灭掉90后,用房价灭掉80后,用失业灭掉70后,用城管灭掉60后,用下岗灭掉50后,用拆迁灭掉40后,用医改灭掉30后,……最后,活着且活得很好的人都去开两会

TOP

最终是玩火自焚!!

:victory:
1、对付第三世界主要靠援交,对付发达国家主要靠口交!
2、今天看到新闻,说中国抗议完了以后几大军区各种军事演习,怎么说呢,就好比中国被批评不会日,然后他就撸给大家看了。
3、美国不必惧怕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在他的新书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不用担心中国偷窃美国的技术,因为美国可以更快地发明新的技术;最应该担心的是中国偷窃的是美国独立宣言、宪法等代表美国价值的东西,当中国开始拷贝这些东西时,才是中国真正强大的开始,那才会对美国构成实质威胁。

TOP

以楼主的观点  老美比TG倒的快

TOP

楼主有点偷换概念,如果切换进战争的场景,就如楼主所说,导弹就是航母的噩梦。不说导弹好了,如果航母进入近海防炮的范围后,如雨而下的炮弹也可以将它打入海底。但是,现实就是现实,没有航母就没有海上机动力,没有远程控制力,看我们南海周边诸国,我们没有远程的控制力,飞机飞不过去,你总不至于要发导弹打他们吧。如果有航母就可以远洋控制,面对霸占你领海的外来势力,可以实施控制。看世界上军事最强大的美国他有10个航母编队,由此他几乎霸占着世界各大洋,要没有航母,他能出兵中东,出兵西亚?

另外,楼主偷换概念的是所谓的“北洋海军”,首先甲午海战时,号称远东第一的海军实力已明显下降,本来中国向德国定制的军舰也由于没钱(钱都被慈禧拿去修颐和园了,而日本天皇宁愿每天只吃一顿也要省钱买军舰)而被日本买走成为他们的旗舰。另外军队贪污腐败,军舰空有大炮却没有炮弹,这样再有指挥才能的指挥官,再勇敢的士兵都不可能打赢这场战争!

TOP

不要因为现在航母在共军手里就敌视它。航母的寿命毕竟比共军长,以后我们同样需要航母。

TOP

明明就是很无聊的东西,假想敌是谁呢?如果是越南菲律宾这些,用得着航母吗?如果是美国,航母够用吗?
引用:
原帖由 peridianer 于 2011-8-19 12:10 发表
楼主有点偷换概念,如果切换进战争的场景,就如楼主所说,导弹就是航母的噩梦。不说导弹好了,如果航母进入近海防炮的范围后,如雨而下的炮弹也可以将它打入海底。但是,现实就是现实,没有航母就没有海上机动力,没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