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纽约时报上一组扎眼排比句

纽约时报上一组扎眼排比句

1. No one forced China, Korea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 to buy so much U.S. debt.


2.No one forced them to try to gain trade advantages while depriving their own people of purchasing power by manipulating their currencies.


3.No one forced them to endure inflation rather than raise interest rates and allow their currencies to appreciate significantly.

TOP

请哪为英文大虾翻译下.

TOP

1。没有人强迫中国,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购买美国国债这么多。

2.No之一迫使他们试图获得贸易优势,而剥夺了自己的人,通过操纵本国货币的购买力。

3.No人强迫他们忍受通货膨胀,而不是提高利率,并允许本国货币大幅升值。

谷歌翻译

TOP

能说出这三句话,可见老外也有懂中国的,虽然也还只是一知半解。其实这三句话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中国政府跟民众利益是彻底对立的且无法调和的。

生活在政府是由民众选举出来的地方,人是很难看懂中国发生的一切的。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
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TOP

没人强迫
一帮傻逼呀
学习民族同胞
出门带把菜刀
受气无理可讲
抡刀自卫正当

TOP

这里面的原因在于:亚洲国家储蓄率普遍较高,投资可靠性(市场及其信用体制)普遍不高,结果只能存钱。相应的,这部分钱最后就变成了美国国债。
具体过程貌似是反过来的,是亚洲国家政府先买入老百姓的美元(买成美国国债),换给老百姓本国货币,老百姓将其存入银行或者购买本国国债。但实际上这个过程能维持,却是上面的原因。
当然,到了中国,情况比这种亚种国家的一般情况更严重。中国不仅储蓄率高,而且贫富差距极大。穷人想消费没钱,富人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又少,导致了相对于经济规模而言,中国的内需严重不足,不得不依赖美国市场。明明知道美元挣多了必跌,但是也没办法,否则就会因为产品无销量而引发经济危机。
可想而知,这个过程不可能持续下去,是早晚要出事的。

简言之,商品流动完全市场化,而货币汇率不肯市场化,就必然会引发贸易不平衡。因为缺乏硬通货,人民币与美元的比值,90年代中期以前,曾经一路下跌,大约从一点几比一开始,跌到八点几比一。等到贸易情况逆转以后,人民币却不肯反过来涨回去(涨的速度比跌的可慢多了)。可想而知,又怎么能平衡?

TOP

我把翻译完善一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我们没有作主的权力~

TOP

能怪谁?

引用:
原帖由 calebfa 于 2011-8-11 05:19 发表
1 没有人强迫中国、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购买这么多美国国债。2   没有人强迫他们通过操纵本国货币汇率剥夺自己人民的购买力而获得贸易优势。3. 没有人强迫他们忍受通货膨胀,而不是提高利率,并允许本国货币 ...


是啊!全都是啊! 不怪自己,怪谁?

港人早就说了:购买如此之多的米国债券,谁同意的?谁授权的?谁批准的?

TMD!手续全无啊!

TOP

的确没人强迫,只是真正的买主不能自主而已。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