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市原子弹爆炸死没者慰灵式暨和平祈念式 蒋丰 摄影
人民网8月6日讯 当日上午,日本政府在广岛市和平公园举行了“广岛市原子弹爆炸死没者慰灵式暨和平祈念式”,本网特约记者蒋丰在现场进行了报道。
如往年一样,日本政府在广岛的和平公园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日本首相菅直人、日本外务大臣松本刚明、日本厚生劳动大臣、众议院议长、参议院议长等出席了今天的纪念活动。另外,广岛县的知事、议长以及广岛市的市长也都到达了现场。
日本首相菅直人率领日本官员参加了纪念活动。蒋丰 摄影
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以色列都分别派驻日大使或公使出席了活动,总共有74个外国国家参加纪念仪式,比去年减少了8个国家。
在近一年中,有5785位原子弹爆炸幸存者逝世,他们的名字进入了3册新增的死亡者名册。在今年的纪念仪式上,广岛市市长把这三本名册送到了广岛市公园的慰灵碑中,与之前的97本名册摆放在了一起。
1945年8月6日清晨8点15分,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小男孩”,造成了数十万日本人失去生命。据最新统计,死于原子弹爆炸的人数达到275230人。
截至今年三月底,拿到《原子弹受害者手册》的日本人有219410人,比去年减少了72414人。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平均年龄升至77.44岁,比去年提高了6.58岁。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已经进入了高龄时期。
因原子弹爆炸致残的老人 蒋丰 摄影
核能发展=核武器?原子弹灾害=地震灾害? 据蒋丰在现场的报道,日本首相菅直人在致辞中提出,日本应改变核电发展政策,开发新能源。在菅直人看来,311日本大地震打破了日本核安全的神话,因此日本有必要反省自己的核电政策,建立一个不依赖于核电站的能源政策。菅直人的这一提法与他去年的讲话内容相左。蒋丰说:“去年,菅直人在这里讲话时表示,日本应该跟美国一样保持核威慑的力量。而今年,菅直人却有意把核武器与核能发展相提并论。”
对于菅直人政策性的转变,蒋丰认为,把核武器与核电站等同起来是不太稳妥的,因为核武器是用于战争的,而核电站是和平状态下用于生活的。“原子弹的灾害是人为的,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战争发动者的惩罚,而地震造成的核灾害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是需要人类用智慧来解决的问题。两者是不一样的。”
尽管日本政府内也有人反对菅直人的说法,但今天广岛市市长松井在发表和平宣言时,通过引用两个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证言来敦促政府立即停止核电站的运营。
来自山口县的八十多岁老人,他有三位家人在原子弹爆炸中丧生。蒋丰 摄影
加害者?受害者? 广岛遭原子弹袭击的事件给日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日本政府每年都会在广岛的和平公园举行类似的纪念活动。在活动仪式上,有日本首相发表演说,有幸存者及其家人献花祈愿,也有学生代表进行和平宣言。另外,尽管50年代起广岛就开始了重建,但部分建筑残骸却被有意保存下来作为历史的见证。
蒋丰曾多次参观过广岛纪念馆,他表示,整个场馆最大的特点就是展现了一种“以反核为名义、以呼吁和平为诉求、以受害者为表现”的战争观和历史观。“在那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几十年前的一朵蘑菇云让广岛变成了人间地狱,让无辜的人们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平静的生活。从尊重生命这一点来说,我们理解、同情日本人。”
但同时蒋丰强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纪念活动主办者所在的立场不是加害者的而是受害者的。“看起来是在呼吁和平、反核,实际上又在进行受害者的教育。这样的活动反复在说,日本受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的侵害,日本是受害者。这种教育不适合日本对历史和战争进行反省。”
几十年过去了,美军在广岛投放原子弹的伤害对日本民众的心理依然存在影响。对于那些亲身经历了当年爆炸的幸存者来说,心中的伤害是难以平复的,他们有的因此终身致残,有的经历了亲人的生离死别。而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样的纪念活动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无情,使他们产生了反战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