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投资?到底对谁而言
文/余晓平
热烈庆祝三峡工程获“2011年度国家优质投资项目”特别奖。如果这个消息不是网友的恶作剧的话,那么三峡工程所获得的这个特别奖的确是够特别的。我们不禁要问,优质投资?到底对谁而言。
一个众所周知的金融知识,也可以说是语文知识,所谓优质投资,一定是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现在投入多少我们通过媒体的各种报道似乎已经知道了,这里不包括三峡强制移民所付出的个人以及家庭代价,只是指的现金投入。如果被认为是优质投资,那么一定是在确定回报率的前提下产生的这个特别奖,那么这个回报到底在哪里?如果把预期回报以及政治意义算到里面,那就是胡扯的事情了。不过中国胡扯的事情何止这些。
据新华网报导,“2011年度国家优质投资项目”6月25日揭晓,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申报的“长江三峡工程”以93.63分居榜首,获得2011年度唯一的国家优质投资项目特别奖;京津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申报的“新建北京至天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等37项工程获2011年度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
据介绍,38个项目中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其中,三峡工程以其浇注水泥超过2900万立方米的施工规模和已建成投产1,83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成为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这些所谓的之最并不能说明优质投资的问题,显然和投入产出比毫无关系。非常可笑的是,这一奖项是国家发改委系统保留的表彰项目,自2006年开始每两年开展一次;由国家发改委支持、中国投资协会主办。中国政府垄断了国家的各种荣誉,从舆论上就严重误导了民众。这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发奖章,不就是骗人的把戏嘛。
从三峡大坝2006年建成蓄水以来,长江沿岸极端气候频发,长江沿线从来就没有消停过。西南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连年干旱,一年比一年严重,就长江重庆段来说,2006年曾出现130多年来最低水位,2007年底更为严重。2008年枯水期比2007年提前1个多月。2009年开始的大旱,一直延续到2010年。
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再次遭遇50年罕见大旱,降水量同比减少40%至60%,各主要江河蓄水较同期少一至七成;鄱阳湖面积比去年缩减90%,湖底成驾校场地;洪泽湖降至死水位;洪湖无法行船,最深仅30厘米;洞庭湖干涸;太湖水位历史新低……紧接着6月份以来,暴雨、洪水成灾,许多地区直接从大旱转变成大涝。
5月18日,温家宝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承认三峡工程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生态环境恶化、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上百万三峡移民不确定的生活状态,并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一定影响。几天后,三峡集团22日说,国家审计署进行审计,发现有“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对外投资、招投标管理和内部管理”等31个财务问题。
中共高层首次承认三峡工程存在诸多问题,引起巨大反响。著名水利专家王维洛认为,这说明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官方已无法掩盖,而部份官员和专家主动提出来,是不想在将来背黑锅。王维洛认为,现在不下决心拆除三峡大坝,将来想拆可能也不行了。
我过去早就写过文章分析过中国喜欢搞这类举国体制大工程的目的。首先是用来证明政府的作用,用成就来证明执政的合法性是一种极其荒唐的逻辑,这是给侵略者创造理由,这是给政变的叛军创造理由,也是给暴力造反的人创造理由,只有民选才真正代表合法性。其次是把国有资产用建大工程的方式洗钱,因为参与建设的准入门槛掌握的政府手里,让你提供水泥,你发水泥财,让你运输,你发运输财,让你提供电机,你发电机财,你发了财能忘得了那些寻租的官员吗?
非常明显,参与三峡建设的所有企业都属于优质投资,最优质的部分是用于支付政府寻租的那一部分资金,搞定批准你参与项目的官员,需要的资金相对于你赚的钱来说,必然是一个小头。人们常常说的,在中国赚钱的机会多,其实指的就是这个方面。因此很多海归朋友在国外看到国内那些明明是不如自己的人都发了大财,于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中国,结果非常令人失望。这个悲剧的产生就是那些海归觉得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或许只是在学术上不如自己而已,但人家有本事,或是有机会搞定政府里的某些人,所以才能赚大钱,而在国外生活了一段时间的朋友回国以后就水土不服了。
说起三峡,麻烦肯定会越来越多,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既不能抗旱,又不能防涝,反而是加剧灾难的程度,我也觉得与其是将来决口造成灾难,不如早一点客观评估,真的错了,炸掉可以阻止进一步的损失。不过中国政府做事不会这样,从来就是将错就错,因为不能承认错误,一承认,自己执政合法性就遭质疑了。看看网友的评价:“忧质工程”“三瞎工程”获奖乃“强奸民意”、“无耻之尤,以此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