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逃貪官捲款八千億 最愛美國
作者:《華爾街日報》
中國的統治者說腐敗幹部是中國最大的敵人。現在﹐根據本週受到中國媒體廣泛關注的一份報告﹐中國政府說這個敵人住在海外﹐尤其是美國。
中國央行這份67頁的報告研究的是腐敗官員外逃的目的地及其轉移資產的途徑。這些人偏愛的一個方法是借助移民國外家屬轉移資金﹐這是通常依賴於偽造文件的伎倆。
這項研究本週受到中國媒體的高度關注。比如英文《上海日報》(Shanghai Daily)週四頭版的標題為:《美國:中國腐敗官員的目的地》(Destination America For China's Corrupt Officials)。
在中國央行的一份報告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案例是一位中國省級官員用非法獲得的1800萬元人民幣在澳門豪賭。媒體報道說這份研究報告是中國央行在官網發佈的。報告被定為內部機密文件﹐所署日期是2008年6月。儘管網上仍能方便的找到該報告的PDF文檔﹐但這份報告已經在中國人民銀行網站上消失了。
央行未回應置評請求。
儘管這份報告讀起來像是學術研究﹐但其並未作出清晰的結論。
報告被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以數字開頭﹐報告估算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腐敗官員和國有企業員外逃或失蹤人員數目高達18000人。這些人涉嫌攜帶的款項總額高達8000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相當於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
報告說﹐身份級別越高的越有可能逃往西方國家。高級別潛逃人員最主要的目的地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荷蘭。
涉案金額較小、級別較低官員要麼通過香港中轉前往西方﹐要麼到泰國、馬來西亞、蒙古和俄羅斯等週邊國家尋求避風港。
報告第二部分內容比較有趣﹐主要是講腐敗分子轉移資產的途徑。報告列舉了一些人名﹐但主要僅限於歸案的人員。
其中提到了徐放鳴和成克傑的案例﹐前者是財政部金融司原司長﹐被指將約100萬元人民幣存進出國讀書的兒子的銀行賬戶中﹔後者是高官﹐他將情婦安排在香港定居﹐將巨額贓款都轉移到香港情婦名下。
其中有些案例比較有名。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是江蘇省海門市前黨委副書記張建﹐他有名的事跡是用非法獲得的1800萬元人民幣在澳門豪賭。根據該報告﹐張建在兩年內先後48次到澳門用信用卡提供的賭資賭博。
儘管中國對美國債券的胃口越來越引人注目﹐但中美在跨境洗錢問題上的對話已經成了兩國經濟關係的重要部分。比如5月舉行最新一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後﹐美國說中國已同意加強對洗錢的控制。
中國央行在這份報告中說計劃與外國政府合作﹐堵住讓腐敗分子攜公款外逃的漏洞。央行已經開始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反洗錢組織﹐其中包括跨國組織“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美國使館拒絕就報告中稱美國是外逃官員首選目的地這一說法置評。這份報告也沒有解釋為何這些人似乎偏愛美國的現象﹐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中美之間缺乏引渡協議是其中一個因素。
James T. Areddy
—— 原载: 《華爾街日報》
本站刊登日期: Friday, June 17, 2011
关键词: 中國 外逃貪官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