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薄、温分道扬镳

薄、温分道扬镳

老牛曾撰文分析过薄熙来和温家宝的从政道路。其中薄熙来的经历要远比温家宝来得有趣。温虽然是四朝老臣,历经赵、胡、江、胡(锦涛)不倒,展示了非凡的政治能量,但就从政道路而言,温并没有出卖过这几位上司,也没有左倒右靠,还算是有点子政治骨气。

但薄熙来就不同了,博的发迹可以从他在辽宁的经历谈起。根据老牛从国内高层得来的消息,博从辽宁入京,他老爸薄一波的因素有,但是很小。博在辽宁铁腕反对“法轮功”虽然也获得了老江的赏识,但并没有进入老江上海帮的法眼,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据说是老江看不起薄的政治出身,认为他红小兵出身,立场多变。

薄熙来的升迁,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时任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因为正是吴仪的力荐,使得薄熙来跑“部”进京,当上了商务部长。但薄熙来进京之后,立刻和吴仪拉开了距离,投入了温的阵营。这让吴仪颇为恼火。

按照温的安排,薄在商务部长之后是要进国务院担任副总理的。但吴仪对此予以坚决抵制,甚至以“裸退”为表率,狙击了薄熙来的副总理梦。吴仪当时身为政治局委员,建议可以直达天庭。无奈之下,相关人等左右权衡,发配薄熙来到重庆做了市委书记,为了安抚薄的情绪,还给了一个政治局委员的头衔。

薄是个聪明人,虽然有政治局委员头衔加身,但亦深明在重庆这个地方,如果不闹出一点动静,自己的政治前途可能会就此终止。于是薄利用自己的红色出身,也抓住了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混乱、民众对贪腐蔓延深恶痛绝的现实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唱红打黑”运动。庆幸的是,薄的策略奏效,包括上海帮吴邦国、李长春和太子党习近平等在内的至少五个常委(另两位是贺国强和周永康)对他的“唱红打黑”予以了支持。这成了薄的政治资本。

而反观温家宝,不管是出于政治理念还是政治投机,很明显,在执政的最后两年,他准备向“右”转。但这一转向却相当费力,不仅党内应者寥寥,还弄得有点里外不是人。在九次谈论“政改”之后,其在党内的政治地位已经岌岌可危。虽然温的身影和声音也依然可以见诸报端,但其大段讲话却经常被删。在《人民日报》系列文章见报、胡锦涛为“政改”话题定调之后,很多人更是看到了温的式微。这些,我们懂,相信薄熙来搞得更清楚。

温这一政治取向,和中共(在重庆最甚)愈演愈烈的“左”的风向相左,更和所谓的新儒家尿不到一个壶里。于是温找了个机会接见香港“左”派人士吴康民时,藉此放话,甚至不惜暴漏党内分歧,称“两股势力”(封建遗毒和文革思维)阻碍了中国的政改进程,不让人说真话。老牛当时就认为,温、薄的缘分已经尽了。

温的讲话对薄熙来是善意提醒还是口头警告老牛我不得而知,但很快,薄熙来就开始表态。薄“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也找了一帮香港媒体放话,称自己没有搞极“左”,也没有可以通过“唱红打黑”吸引眼球。当时有分析人士简单认为这是薄熙来在为“重庆模式”降温,曾被老牛骂为幼稚。

果不其然,这个月7日,薄熙来借会见“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总队一行之际,再次发生,称“现在有些人,一讲党的优良传统,一讲社会主义,就说“左”了。不要在乎那些闲言碎语,该干的事就要干,该坚持的就要坚持。”这简直就是在和温家宝正面开战了。

此役显示,从此以后,薄熙来和温家宝正式分道扬镳,薄已经聚集了足够的政治能量去上场搏击,至于温能不能像吴仪当年一样发挥政治影响力组织薄熙来在十八大入常,就要看他的策略和手腕了。

TOP

包含了两个农夫和蛇的故事。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