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12
发新话题
打印

君主立宪未成功,中国大遗憾

恢复亚洲第一共和国就行了

TOP

中国的落后,到底怨不怨清朝,是不能简单看的。
明朝虽然经济上貌似发达,但是那种太监-文官的体制,是三重不着调:文官固步自封,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太监心理变态,虽然忠于皇帝,但是敌视人类;皇帝则太懒,花钱极多(比清朝多多了),完全不办事。
所以,贬斥清朝的人,有时候不得不把“明朝太混,易于推翻”,当成明朝的好处。这就很无聊了。更何况易于推翻也是想象的。(如果想说明朝好,明朝的好处就是好处,明朝的坏处则导致它易于被推翻,易于社会进步;清朝则反之,清朝的坏处就是坏处,清朝的好处则导致它难于推翻,阻碍社会进步;这样论证倒是无往而不利,只是无聊啊)
但是,1840年以后的清朝,或者无论什么别的中国封建王朝(无论是否汉族王朝),其存在的意义已经没有了。这并非因为它们坚决不可能维新,而是因为不能让它们维新。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是几乎同时开始的,结果却是迥异。根本原因就在于:日本人推翻了旧政权(幕府,实际上幕府一开始就准备开国的,但是强藩早就打算倒幕了,自然要趁机灭之),而中国没有。让旧官僚体制搞维新,那是不可能有高效率的。
推翻了旧政权,但是保留皇帝。这在中国要比日本难多了,因为日本天皇本来就不亲政,政权在幕府手里。而保留一个满族皇帝又肯定比保留一个汉族皇帝难。

TOP

至于袁世凯逼宫,事情也比较复杂。
从当时的军事形势上看,清朝其实还有优势。如果南北议和,保留皇帝(而不仅仅优待皇帝),是否可能?
问题是,就算可能,也会使谈判艰难很多,袁世凯才不打算费力不讨好呢。
袁世凯的“绝妙”之处,在于他连三姓家奴都不如。第一次背叛皇帝(投靠慈禧),第二次背叛大清(逼宫),第三次背叛民国(称帝)。辛亥革命之前,袁世凯和清朝的形势是这样的:
袁世凯投靠太后,这个很可能是不得已,因为这么干比军事政变安全。但是,长远看则非常危险。因为皇权来自男系,太后虽然可以权势极大,但是一旦去世,权力还会回到男系手里。这一点,连女皇武则天都没办法阻止,遑论慈禧了。一旦权力复归,那就是报复,袁世凯这种行径,满门抄斩也不为过。虽然看起来他仅仅是离职而已,但是历史上的这种报复也很少有来得特别快的(权力刚刚转移的时候,还是要以稳定为重)。
所以,没有辛亥革命,袁世凯根本谈不上发达,脑袋都很成问题。
从清庭角度讲,自然也是不想启用袁世凯,但是不启用很可能军事崩溃,也只能冒险启用。
结果就是这样了。这都是以辛亥革命为基础才可能发生的事。

此外,就算不是袁世凯,清朝大概也会灭亡。因为掌兵权的那个人,总得是个通晓军事的汉人(否则的话,只能直接被革命军打败,更无悬念了)。他虽然可能打赢一些战役,但是也很容易看出:彻底胜利是不可能的。革命党肯定还会不断发动起义。这样一来,以当时靠现金维持军队的方式,总有饷尽的那一天。到时候控制不住军队,不亡于革命党,也会亡于兵变。

TOP

 28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