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nae1982 写道 "此前在国内媒体普遍报道的
陕西榆林蒙牛学生奶事件,虽然榆林市食品安全委员会通报检测说,抽检的蒙牛各项指标没有超标,符合国家饮用奶标准。但是的最近
南方周末一篇调查报道,让人感到事件扑朔迷离。
南方周末的记者调查发现,自从陕西省在中小学推广“蛋奶工程”以来,有据可查的“中毒”事件已经发生七起,蒙牛涉嫌五起。除其中一起,调查后认为“属灌装机调节阀杆腐蚀致使密封不严,导致在灌装牛奶的过程中使空气进入,从而导致牛奶发生变质”外,其他几起涉及蒙牛的事件原因结果均被低调处理。在本次陕西榆林事件中,南方周末记者从榆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截至事发当天中午,产自宝鸡的两个批次学生奶只剩下227件(每件24盒),而两个批次总进货量是6634件。超过十五万盒的可疑牛奶到底配送到了哪些学校?榆阳区工商局和蒙牛均语焉不详。“中毒”学生不断出现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严重者还接受了洗胃、吸氧等救治措施。
本次事件,蒙牛相关负责人给出了八大原因——事发学生多是农村孩子,家境不好,空腹多,很多人空腹喝奶也有呕吐现象;鸡蛋与牛奶一起饮用,容易出现身体不适;事发当天很冷,气温只有3℃,低温下纯牛奶口感不如热的好;不排除有学生前晚吃坏了食物;感冒或身体本身不舒服;乳糖不耐症所致(乳糖不耐症是指人体不能分解并代谢乳糖,由于肠道内缺乏所需的乳糖酶,或其活性减弱所致);校长处事没有经验,一看到学生有不适情况,就赶紧去问其他学生有没有不舒服,“如此宣传、诱导,那动静就大了”。上述蒙牛相关负责人还特别指出最后一个原因,有的孩子送往医院接受检查时并不配合,一问他并没有喝牛奶,为什么在学校也称身体不舒服,“这就是后来专家告诉我们的心因性反应(亦称癔症)”。此前蒙牛在陕西的两起学生奶“中毒”事件中教育部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答复同样是空腹、癔症。
“如果明明知道鸡蛋和牛奶一起吃容易出现身体不适,为什么政府偏偏要这样伤害孩子呢?”有家长对此十分不解。一位其他奶企的榆林经销商说,空腹喝奶在当地由来已久,喝学生奶也并非第一次,当天也不是最冷,为什么喝其他品牌的奶就极少出问题。“说是因为吃坏了食物或感冒,就更奇怪了,难道一个学校有那么多学生会同时在前一个晚上吃坏了肚子,或同时伤风感冒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曾庆孝也持同样观点,“一般空腹或肠道不适导致的腹泻不会发生大规模群体性的反应。这么多学生集体出现症状,应该是食物中毒。”从学生不适症状看,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陈中教授认为可能与产品质量有关。广东省武警总医院心理科主任何日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医学上,判断一个人是否得了癔症,不能从简单的行为判断,一般需要有精神科和心理科背景知识的医生来诊断,需要做精神检查、心理评估以及性格测试。“虽然心因性反应在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但大规模群发还是比较少见,可以说是微乎极微。从本次蒙牛中毒来看,并非如此。”何日辉说。而乳糖不耐症也不太可能大规模同时发生,通常只是少数。“如果这么多人一起出现乳糖不耐,那么应该考虑是否乳糖(一种糖类,常见于牛奶及其他奶制品中)有问题。”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后,蒙牛非常看重学生奶市场,尤其一些新开发的农村市场。目前,蒙牛每天向全国配送的学生奶超过245万份。就榆林而言,蒙牛占据主导地位。榆林行政区内符合蛋奶工程享受对象的学生超过十七万人,按照每人每天2元,一学年250天来计算,一年有近亿元的市场。虽然有关部门在本次事件中强调,蒙牛奶没有质量问题,但是目前曾被蒙牛器重并苦心争夺的农村市场——鱼河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奶已被政府转交给了其他奶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