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民疯狂买房看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与奴性
房价似乎一直是热门话题,也已经有无数的专家学者对高房价的原因进行过分析。有的说是未婚女青年推高的,又有的说“准丈母娘”才是罪魁祸首。无论是未婚女青年需求还是丈母娘需求都可以归结到“刚性需求”一类。可有的学者表示异议,认为不能单纯从市场需求角度去解读,商品房的高空置率就说明房源充足。个人认为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真正的原因可能还是刚性需求。道理很简单,那些将房源囤积起来的炒房者终究还是要将房屋出手卖掉,变现成钞票的。他将房屋囤积起来就说明他有信心:绝不愁卖不出去,肯定有人愿意买。这就是刚性需求。
为什么要买房?问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果硬要追问,得到的答复大致就是:“你这个笨蛋,看过哪个不想买房的了?只要有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买房置业。”这种答复从逻辑上是荒谬的,用“大多数人的行为就是有道理的”来应付纯属不敢直面正题的心虚行为。有的甚至还会答复:“不买房难道要我流浪街头呀?”这更加荒谬。不买房可以租房,如今租房的人非常多,有几个人被房东驱逐?租房市场是买方市场,只要租客按时付房租,房东不大可能去驱逐房客。有的人终究会回答:“不买房就没有女人愿意嫁给我,我想结婚呀。”这个应该算是比较充足的理由,不过还不是本质的原因。真正的本质原因可能还是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而小农意识的背后又是深不见底的奴性。
小农意识是一个贬义词,将面子看得高于一切的中国人一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小农意识。人们甚至会说:“你看看那么多高学历的金领海归都想买房,难道那些见过大世面的高级人才都不如你看得透。你以为你是谁呀?”这种回答依然属于“大多数人的行为就是有道理的”,缺乏逻辑。我敢说,一个人西装革履,谈吐文雅,外语流利绝不意味着他没有小农意识。经常听见人们说:“我要去北京发展,我要去上海发展,要去……”,用“发展”一词代替“买房定居”似乎也暗中意识到了定居有点小农意识的味道,于是用上发展一词。可不管怎么掩饰,小农意识就是小农意识。
暂不说小农意识,先来看看买房定居的利弊。中国近三十来年的人口流动超过了历史上所有时期的总和。铁饭碗越来越少,自谋职业成为主流,更换职业越来越频繁。人口流动不仅仅发生在一个城市的内部,甚至跨城市、跨省份。我个人的习惯是:在哪里上班,就尽量住在哪里。我尽量到离工作地点不远的地方去租房,骑车甚至步行上班是非常舒服非常自由的。住得远了,房租可能便宜,但交通费用少不了。更重要的是: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将生命日复一日地浪费在公交地铁上非常不值。况且公共交通往往拥挤不堪,前胸贴后背,空气污浊,容易传染疾病,心情也很容易弄坏。
从远处望去,那一栋栋的商品房看上去就像蜜蜂的蜂箱。可不是吗?商品房一格一格地划分得那么整齐,跟一格一格的蜜蜂窝何其相似。母蜂与公蜂在蜂箱内交尾产卵,而人也一样,母兽与公兽在小小的商品房内交媾产子。看到那些更让我感慨:人的本质是动物,商品房就是乌合之众的繁殖箱。
有些人硬要将买房与能力联系在一起,说钱是能力的体现。我不想去辩解过多,只能说在中国只有厚黑教徒才可能暴富,踏实工作的人是不可能发财的。还有的妇权主义者硬要将买房与男人的处女情结联系起来,将处女情结也说成是小农意识。这非常荒谬,处女情结只是强烈的洁身观念和排他心理而已,与小农意识没有任何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男人处女情结往往越强)。因为每个妇人最初都是处女,如果她以非处女之身去嫁人,她老公心里肯定不平衡:“别的男人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你宝贵的贞操,干净的身体,凭什么让我来收拾残局,负责你的一生?”至于妇权主义者所说的“西方男人没有处女情结”,我更是不想去驳斥。如果中国男人也像西洋男人那样家庭观念淡泊(无需承担家庭责任),处女情结就肯定要淡得多。处女情结渗透在雄性动物的基因之中,排他是一种本能,是一种生命意志。有的妇权主义者还会说既然妇人要房是一种虚荣心,那么男人要处女也是虚荣心。这非常荒谬,一个男人的老婆是否处女他自己心里清楚,一般不会拿出来谈论;但妇人凑在一起就喜欢攀比住宅的档次。
如果乌合之众看了此文,肯定会大骂:“你这个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失败者,买不起房就说别人买房不好。如果你有钱,肯定也会买豪宅的。你真的太差劲了,笑死我了。哈哈!”乌合之众没有逻辑思维,驳斥不了别人的观点,就喜欢置疑别人的动机。我不想去辩解自己是否有能力买房,只想说:我绝不将血汗钱扔给共*_产_*党阶级操纵的房地产集团。不过我倒是对那句“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非常感兴趣,因为它恰恰暴露了乌合之众的奴性。根据我个人的生活体验,从小到大身边就少不了他人的“关心”:“要学会做人,不要认为你有什么特别的。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你也一样。”那句“大家都是普通人”恰恰说明中国人是不允许独立思考的另类存在的,中国的文化是不允许创新的。一个充满了奴性的人会很自然地认为每个人都跟他一样的,他绝对不相信信仰的存在,他也绝对理解不了什么是精神动力。因为奴性者强调合群,害怕思考。从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乌合之众的思维方式如此单一,喜欢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挂在嘴边了。
我深信,中国所有社会问题的根源不是政治体制,而是文化。因为体制终究是文化的产物,没有劣等的制度,只有劣等的民族。我们都是奴才。让我们一起诚惶诚恐,面北整齐跪下,共同磕三个响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党江山永固,万寿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