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孙中山论中国人的自由

孙中山论中国人的自由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二讲



  民权这个名词,外国学者每每把他和自由那个名词并称,所以在外国很多的书本或言论里头,都是别的东西,就是为自由,所以民权便由此发达。法国革命的时候,他们革命的口号是“自由、平等、博爱”三个名词;好比中国革命,用民族、民权、民生三个主义一样。由此可说自由、平等、博爱是根据于民权,民权又是由于三个名词然后才发达。所以我们要讲民权,便不能不先讲自由、平等、博爱这三个名词。


 


  近来革命思潮传到东方之后,自由这个名词也传进来了。许多学者志士提倡新思潮的,把自由讲到很详细,视为很重要。这种思潮,在欧洲两三百年以前占很重要的地位,因为欧洲两三百年来的战争,差不多都是为争自由,所以欧美学者对于自由看得很重要,一般人民对于自由的意义也很有心得。但是这个名词近来传进中国,只有一般学者曾用工夫去研究的,才懂得什么叫做自由。至于普通民众,象在乡村街道上的人,如果我们对他们说自由,他们一定不懂得。所以中国人对于自由两个字,实在是完全没有心得。因为这个名词传到中国不久,现在懂得的,不过是一般新青年和留学生,或者是留心欧美政治时务的人。常常听到和在书本上看见这个两个字,但是究竟是自由,他们还是莫名其妙。所以外国人批评中国人,说中国人的文明程度真是太低,思想太幼稚,连自己的知识都没有,自由的名词都没有。但是外国人一面既批评中国人没有自由的知识,一面又批评中国人是一片散沙。外国人的这两种批评,在一方面说中国人是片散沙,没有团体;又一方面说中国人不明白自由。这种两批评,恰恰是相反的,为什么是相反的呢?比方外国人说中国人是一片散沙,究竟说一片散沙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个个有自由和人人有自由。人人把自由的扩充到很大,所以成了一片散沙什么是一片散沙呢?如果我们拿散一手沙起来,无论多少,各颗沙都是很活动的,没有束缚的,这便是一片散沙。如果在散沙内参加士敏土,便结成石头,变为一个坚固的才本。变成了石头,团体很坚固,散沙便没有自由。所以拿散沙在石头比较,马上明白,石头本是由散沙结合而成的,但是散沙在石头的坚固团体之内,就不能活动,就失却自由。自由的解释,简单言之,在一个团体中能够活动,来往自如,便是自由。因为中国没有这个名词,所以林粗都莫名其妙。但是我们有一种固有名词,是和自由相仿佛的,就是“放荡不羁”一句话,既然是放荡不羁,就是和散沙一样,各个有很大的自由。所以外国人批评中国人,一面说没有结合能力,既然如此,当然是散沙,是很自由的;又一面说中国人不懂自由。殊不知大家都有自由,便是一片散沙;要大家结合成一个坚固团休,便不能象一片散沙。所以外国人这样批评我们的地方,就是陷于自相矛盾了。


 


  最近二三百年以来,外国用了很大的力量争自由。究竟自由是好不好呢?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呢?依我看来,近来两三百年,外国人说为自由去战争,我中国普通人也总莫名其妙。他们当争自由的时候,鼓吹自由主义,说得很神圣,甚至把“不自由,毋宁死”的一句话成了争自由的口号。中国学者翻译外国人的学说,也把这句话搬进到中国来,并且拥护自由,决心去奋斗,当初的勇气差不多和外国人从前是一样。但是拥护中国一般民众,还是不能领会什么是叫做自由,大家要知道,自由和民权是同时以达的,所以今天来讲民权,便不能不讲自由。我们要知道欧美为争自由,流了多少血,牺牲民许多性命,我前一回讲过了,现在世界是民权时代,欧美发生民权已经有了一百多年。推到民权的来历,由于争自由之后才有的,最初欧美人民牺牲性命,本来是为争自由,争自由之的结果才得到民权。当时欧美学者提倡自由去战争,好比我们革命提倡民族、民权、民生三个主义的道理是一样的。由此可见,欧美人民最初的战争是为自由,自由争得之后,学者才称这种结果为同权。秘谓“德谟克拉西”,此乃希腊之古名词。而欧美民众至今对这个名词亦不大关心,不过视为政治学中之一名术语便了;比之自由二个字,视为性命所关,则相差远了。民权这个事实,在希腊、罗马时代已发其端。因那个时候的政体是贵族共和,都已经有了这个名词,后来希腊、罗马亡了,这个名词便忘记了,最近二百年同伙自由战争,又把民权这个名词再恢复起来。近几十年来讲民权的人更多了,浒到中国也有很多人讲民权。但是欧洲一二百多年以来的战争,不是说争民权,是说争自由,提起自由两个字,全欧洲人便容易明白。当时欧洲人民听了自由这个名词容易明白的情形,好象中国人听了“发财”这个名词一样,大家的心理都以为是很贵重的。现在对中国人说要他去争自由,他们便不明白,不情愿来附和;但是对他要说请他去发财,便有很多人要跟上来欧洲当时战争所用的标题是争自由,因为他们极明白这个名词,所以人民便为自由去争奋斗、为自由去牺牲,大家很崇拜自由。合以欧洲人民听到自由便那样欢迎呢?其中有许多道理,要详细去研究才可以明白,中国人吸到说发财就很欢迎的原故,因为中国现在到民穷财尽的时代,人民所受的痛苦是贫穷的;因为发财是救穷独一无二的方法,所以大家听到了这个名词便很欢迎,发财有什么好外呢?就是发财便可救穷,救了穷便不受苦,所谓救苦救难。人民正是受贫穷的痛苦时候,忽有人对他们说发财把他们的痛苦可以解除,他们自然要跟从,自然拼命去奋斗。欧洲一二百年前为自由战争,当时人民听道自由便象现在中国人吸道发财一样。


 


  他们为什么要那样欢迎自由呢?因为当时欧洲的君主专制发达到了极点。欧洲的文明和中国周末列国相同,中国周末的时候中和欧洲罗马同时,罗马统一欧洲正在中国周、秦、汉的时代,罗马初时建立共和,后来变成制。罗马亡了之后,欧洲列国并峙,和中国周朝亡了之后变成列国一样,所以很多学者,把周朝亡后的七雄争长和罗马亡后变成列国的情形相提并论,罗马变成列国,成了封建制度。那个时候,大者王,小者侯,最小者还有伯、子、男,者是很专制的。那种封建政体,比较中国周朝的列国封建制度还要专制的多。欧洲人民在那种专制政体之下所受的痛苦还要更厉害。这个原故,由于中国自秦朝专制直接对于人民“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遂至促亡,以后历朝政治,大都对于人民取宽大态度,人民纳了粮之处几乎与官吏没有关系。欧洲的专制,却一一直接专制到人民,时间复长,方法日密。那专制的进步,实在比中国厉害得多。所以欧洲人在二百年以前,受那种极残酷专制的痛苦,好象现在中国人民受贫穷的痛苦是一样。人民受久民那样残酷的专制,深感不自由的痛苦,所以他们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奋斗去争自由,解除那种痛苦,所以他们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奋斗去争自由,解除那种痛苦;一听道有人说自由,便很欢迎。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破坏之后,专制淫威不能达到普通人民。由秦以后历代皇帝专制的目的,第一是要保守他们自己的皇位,永远家天下,使他们子子孙孙可以万世安享。所以对于人民的行动,于皇位有危险的,便用很大的力量去惩治。故中国一个人造反,便连到诛灭九族。用这样严重的刑罚去禁止人民造反,其中用意,就是专制皇帝要永远保守皇位,反过来说,如果人民不侵犯皇位,无论他们是做什么事,皇帝便不理会。所以中国自秦以后,历代的皇帝都只顾皇位,并不理民事,说道人民的幸福,更不理不到,现在民国有了十三年,因为政体混乱,还没有功夫去建设,人民和国家的关系很小。人民对于皇帝只有一个关系,就是纳浪,除了纳粮之外,便和政府没有另的关系。因为这个原故,中国人民的政治思想便很薄弱。人民不管谁来做皇帝,只要纳粮,便算尽了人民的责任。政府只要人民纳粮,便不去理会他们别的事,其余都是听人民自生自灭。由此可见,中国人民直接并没有受过很大的专制痛苦,只有受间接的痛苦。因为国家衰弱,受外国政治经济的压迫,没有力量抵抗,弄到民穷财尽,人民便受贫穷的痛苦。这种痛苦,就是间接的痛苦,不是直接的痛苦,所以当时人民对于皇帝的怨恨还是少的。


 


  但是欧洲的专制就和中国的不同。欧洲由罗马亡后到两三百年以前,君主的专制是很进步的,所以人民所受的痛苦也是很厉害的,人民是很难忍受的。当时人民受那种痛苦,不自由的地方极多,最大的是思想不自由、言论不自由、行动不自由。这三种不自由,现在欧洲是已经过去了的陈迹,详细情形是怎么样,我们不能看见,但是行动不自由还可以知道。譬如现在我们华侨在南洋荷兰或法国的领土,所受来往行动不自由的痛苦,便可以知道,象爪哇本来是中国的属国,到中国来进过了贡的,后来才归荷兰。归荷兰的政府管理之后,无论是中国的商人,或者是学生,或者是工人,到爪哇的地方,轮船一抵岸,便有荷兰的巡警来查问,便把中国人引到一间小房子,关在那个里头,脱开衣服,同医生从头到脚都验过,还要打指模、量身体,方才放出,准他们登岸。登岸之后,就是住在什么地方,也要报明,如果想由所住的地方到别的地方去,便要领路照。到了夜晚九时以后,就是有路照也不准通行,要另外领一张夜照,并且要携手灯,这就是华侨在爪哇所受荷兰政府的待遇,便是行动不自由。象这种行动不自由的待遇,一定是从前欧洲皇帝对人民用过了的,留存到今日,荷兰人就用来对待中国华侨,由于我们华侨现在受这种待遇,便可想见从前欧洲的专制是怎么样情形。此外还有人民的营业工作和信仰种种都不自由。譬如不信仰不自由说,人民在一个什么地方住,便强迫要信仰一种什么宗教,不管人民是情愿不情愿。由此人民都很难忍受,欧洲人民当时受那种种不自由的痛苦,真是水深火热,所以一听到说有人提倡争自由,大家便欢迎,便去附和。这就是欧洲革命思潮的起源。欧洲革命是要争自由,人民为争自由流了无数的碧血,牺牲了无数的身家性命,所以一争得之后,大家便奉为神圣,就是今日也还是很崇拜。



 


  我们革命党向来主张三民主义去革命,而不主张以革命去争自由,是很有深意的,从前法国革命的口号是自由,美国革命的口号是独立。我们革命的口号就是在民主义,是用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工夫才定出来的,不是人云亦云。为什么说一般新青年提倡自由是不对呢?为什么当时欧洲讲自由是对呢?这个道理已经讲过了。因为提出一个目标,要大家去奋斗,一定要和人民有切肤之痛,人民才热心来附和。欧洲人民因为从前受专制的痛苦太深,所以一经提倡自由,便万众一心去赞成,假若现在中国来提倡自由,人民向来没有受过这种痛苦,当然不理会。如果在中国来提倡发财,人民一定是很欢迎的。我们的三民主义,便是很象发财主义。要明白这个道理,要辗转解释才可成功。我们为什么不直接讲发财呢?因为发财不能包括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才可以包括发财,俄国革命之初实行共产,是和发财相近的,那就是直接了当的主张。我们革命党所主张的不止一件事,所以不能用发财两个字简单来包括,若是用自由的名词更难包括了。


 


   中国人不知自由,只知发财。对中国人说自由,好象对广西深山的瑶人说发财一样。瑶人常有由深山中拿了熊胆、鹿茸到外边的圩场去换东西,初时圩场中的人把钱和他交换,他常常不要,只要食盐和布长匹,乃乐于交换,在我们的观念内,最好是发财,在瑶人的观念,只要合用东西便心满意足,他们不懂发财,故不喜欢得钱,中国一般的新学者对中国民众提倡自由,就好象和瑶讲发财一样,中国人用不着自由,但是学生还要宣传自由,真可谓不识时务了。欧美人在一百五十年以前,因为难得自由,所以拼命去争,既争到了之后,象法国、美国是我们所称为实行民权先进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之内,人人是不是都有自由呢?但是有许多等人,象学生、军人、官吏和不及二十岁未成年的人,都是没有自由的。所以欧洲两三百年前的战争,不过是三十岁以上的人,和不做军人、官吏、学生的人来争自由,争得了以后,也只除了他们这几等人以外的才有自由,争得了之后,也只有除了他们这几等人以外的才人自由;在这几等人以内的,至今都不得自由。                    


 


  中国学生得到了自由思想,没有别的地方用,便拿到学校内去用,于是生出学潮,美其名说争自由。欧美人讲自由,是有很严格界限的,不能说人人都有自由中国新学生讲自由,把什么界限都打破了拿这种学说到外面社会。因为没人欢迎,所以只好搬回学校内去用。故常常生出闹学风潮。此自由之用之不得其所也。外国人不识中国历史,不知道中国人民自古以来都有很充分的自由,这自是难怪。至于中国的学生,而竟忘却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个先民的自由歌,却是大可怪的事!由这个自由歌看焉,便知中国自古以来,虽无自由之名,而确有自由之实,且极其充分,不必再去多求了。


 


  我们要讲民权,因为民权是由自由发生的。所以不能不讲白欧洲人民当时争自由的情形,如果不明白,便不知道自由可贵。欧洲人当时争自由,不过是一种狂热。后来狂热渐渐冷了,便知道自由有好的和不好的两方面。不是神圣的东西,所以外国人说中国人是一片散沙,我们不能承认。中国人为什么是一片散沙呢?由于什么东西弄成一片散沙呢?就是因为是各人的自由太多。由于中国人自由太多,所以中国要革命,中国革命的目的与外国不同,所以方法也不同。到底中国为什么要革命呢?直接了当说,是和欧洲革命的目的相反。欧洲从前因为太没有自由,所以革命要去争自由。我们是因为自由太多,没有团体,没有抵抗力,成一片散沙,因为是一片散沙,所以受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受列强经济商战的压迫,我们现在便不能抵抗。要将来能够抵抗外国的压迫,就要打破各人的自由,结成很坚固的团体,象把士敏参加到散沙里头,结成一块坚固石头一样。中国人现在因为自由太多,发生自由的毛病。所以从前推倒满清以后,至今无法建设民国,就是错手了自由之过也。我们革命党从前被袁世凯打败亦是为这个理由。当民国二年袁世凯大借外债,不经国会通过,又杀宋教仁,做种种事来破坏民国。我当时催促各省马上去讨袁,但因为我们同党之内,大家都是讲自由,没有团体。譬如在西南,无论那一省之内。自师长,旅长以至兵士,没有不说各有各的自由,没有彼此能够团结的。大而推到各省,又有各省的自由,彼此不能联合。各南各省,当时乘革命的余威,表面虽然是轰轰烈烈,内容实在是四分五裂,号令不能统一。说到袁世凯,他有旧日北洋六镇的统系,在那六镇之内,所有的师长、旅长和一切兵士都是很服从的,号令是致的。简单的说,袁世凯有坚固的团体,我们革命党是一片散沙,所以袁世凯打败革命党由此可见,一种道理在外国是适当的,在中国未必是适当。外国革命的方法是争自由,中国革命便不能说是争自由。如果说争自由,便更成一片散沙,不能成大团体,我们的革命目的便永远不能成功。


 


  外国革命是由争而起,奋斗了两三百年,生出了大风潮,才得到自由,才发生民权。从前法国革命的口号,是用自由、平等、博爱。我们革命的口号,是用民族、民权、民生。究竟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自由、平等、博爱三个口号有什么关系呢?照我讲起来,我们的民族可以说和他们的自由一样,因为实行民族主义就是为国家争自由。但欧洲当时是为个人争自由,到了今天,自由的用法便不同。在今天,自由这个名词究竟要怎么样应用呢?如果用到个人,就成一片散沙。万不可再用到个人上去,要用到国家上去,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这样做去,便要大家牺牲自由。当学生的能够牺牲自由,就可天天用功,在学问上做功夫,学问成了,知识发达,能力丰富,便可以替国家做事。当军人能够牺牲自由,就能够服从命令,忠心报国,使国家有自由,如果学生、军人要讲自由,便象中国自由的对待名词,成为放任、放荡,在学校内便没有校规,在军队内便没有军纪。在学校内不讲校规,在军队内不讲军纪,那还能够成为学校、号称军队吗?我们为什么要国家自由呢?因为中国受列强的压迫,失去了国家的地位,不只是半殖民地,实在已成了次殖民地,比不上缅甸、安南、高丽。缅甸、安南、高丽不过是一国的殖民地,只做一个主人的奴隶;中国是各国的殖民地,要做各国的奴隶。中国现在是做十多个主人的奴隶,所以现在的国家是很不自由的。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要用革命的方法,把国家成一个大坚固团体,非有革命主义不成功。我们的革命主义,便是集合起来的士敏土,能够把四万万人都用革命主义集合起来,个大团体,这一个大团体能够自由,中国国家当然是自由,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法国的自由和我们的民族主义相同,因为民族主义是提倡国家自由的。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此外还有博爱的口号,这个名词的原文是“兄弟”的意思,和中国“同胞”两个字是一样解法,普通译成博爱,当中的道理,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因为我们的民生主义是图四万万人幸福的,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这个道理,等到讲民生主义的时候,再去详细解释。


 


 

剿灭共匪,恢复中华!建立民国,还我人权!

TOP

孙中山先生的“平等、自由、博爱”观
作者:赵大春   
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家格言。此格言首先出现于法国革命,并在1946年和1958年被写进法国宪法中,现在已成为法国精神的代表。它是法国大革命的口号,中国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引用、解释这个口号,并将其同自己的革命主张结合起来,这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17年7月1日,张勋在北京拥废帝溥仪复辟,孙中山与党内同志商谈讨伐复辟诸逆。就在这一年,孙中山发表了一次振聋发睽的演讲。“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土,人民仍被奴役着,被压迫着; 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小的自由,人民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共和国是博爱之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人民对当权者恐惧的‘爱’,当权者对人民口头上的虚伪的‘爱’,那种真诚的真挚的博爱我们看不到……”

平等指所有人视为同等,废弃各人生来和地位的差别,只考虑各人对国家经费作出的贡献。1793年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指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795年,平等的定义为“于法律面前,无论受法律保护者,或受法律惩罚者,人人皆平等。平等承认生来的差别,和不受遗传影响的能力。

孙中山认为有两种平等:一种是假平等,一种是真平等。前者必定要把位置高的压下去,成了平头的“平等”…….。这种平等,不是真平等,是假平等。他指出:说到社会上的地位平等,是始初起点的地位平等。后来人根据天赋的聪明才力,自己去造就,因为各人的聪明才力的不同,所以造就的结果当然不同,造就既是不同,自然不能有平等。……如果不管各人天赋的聪明才力,就是以后有造就高的地位,也要把他们压下去,一律平等,世界便没有进步,人类便要退化;所以我们讲“民权平等”,故革命以后,必要个人在政治上的立足点都是平等,好象第三图的底线,一律是平等的,那才是真平等,那才是自然之真理。

首先,人民政治地位的平等自由是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基石。孙中山一贯认为,人民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必须以人民政权为依据,这一思想,在新的民权主义中更为突出。孙中山谴责和揭露了封建暴政“不给我们平等的权利和特权”,“侵犯我们不可让与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压制言论自由”、“禁止结社自由”等等罪恶,指出“这种状况是不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忍受的。”进而指明这种封建暴政是同“平等、自由、博爱”的原则相矛盾,与“民主立宪”政体相对立。因此必须迅速消除“以几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的社会政治状况。在《同盟会宣言》中,他明确指出:“民权主义的理论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并设想在未来的共和国中的国民,“皆有平等而有参政权”。后来孙中山以国民精神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以后,还继续就“平等”课题作了发挥。在《救国救民之责任在革命军》一文中,他说:“提倡人民的权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天下为公,人人的权利都是平等的。”

1798年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指出:“自由即所有人皆拥有的,做一切不伤害其他人的自主权。除了保障社会上其他人享受同样权利外,此天赋的权利不应有任何限制。”“不自由毋宁死”成为共和国的一个重要格言。

孙中山人道主义的核心范畴是“自由”。他所讲的“自由”与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所谓的“自由”是有质的差异的。其差异突出地表现在:在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那里,“自由”的主体是个体意义上的“人”;在孙中山这里,“自由”的主体则是集体意义上的“民”。这种区别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比较重视个体、个人,中国文化则比较重视集体、社会。重视集体、社会的特点,在中国儒家(教)文化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孔子尝有言曰:“仁者,人也”。这便是将人理解为集体的或社会的人——“仁”就是社会意义上的人。孙中山的人道主义,从其思想的根柢来说,是深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他所谓的“民”,颇似儒家的“仁”意义上的“人”。

孙中山对“自由”的理解有显然不同的三种涵义:其一,指一个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自主;其二,“泛指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自由原则”;其三,则是作为极端自由化和无政府主义的倾向的同义语。在他的民权思想体系中,人民争取自由的课题被充分加以论述。孙中山认为:“中华民国之建设,专为拥护亿兆国民之自由权利。”在崭新的共和国中,人民“均有平等自由之权。”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924年,孙中山制定的《国民党政纲》中明文规定:确立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居住、信仰之完全自由权。

有些人只要一说到自由,就马上想到的是极端自由化和无政府主义,其实这对于中山先生关于“自由”的解释有着天壤之别。孙中山认为“一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范围,才是真自由。”他所要纠正的是以“放荡不羁”,甚至以“违法乱纪”、“损人利己”为自由,这是对误解自由的人一种告诫。这与孟德斯鸠所说的:“自由不是愿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意思是一致的。
    1795年的法国宪法中,博爱即“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己所欲者,常施予人”的精神。法国杂志Esprit的哲学编辑Paul Thibaud说[1]:“我们有多么视自由和平等为权利,也多么有义务以博爱去尊重他人。故此,这是道德的格言。”

“博爱”,按照中国传统思想来解释,即所谓仁。通俗的讲就是人人爱我,我爱人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仁者,爱人”;墨子提出了“兼爱”;《孝经·三才章》说:“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曹植《当欲游南山行》则谓: “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欧阳修在《乞出表》之二中则云:“大仁博爱而无私”;韩愈的《原道》将博爱概括为“博爱之谓仁”。这些博爱主张体现了中国古代先人们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

    那么,“博爱”含义是什么呢?孙中山先生说:“救世、救人、救国三者,其性质皆为博爱。”孙中山的博爱,即“我汉人同为轩辕之子孙,国人相视,皆伯叔兄弟诸姑姊妹,一切平等,无有贵贱之差,贫富之别,休戚与共,患难相救。”这种博爱不仅表现在他的宽容广大的胸怀,而且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道德。 他还有一句话概括得更简洁:“为四万万人谋幸福就是博爱”。“博爱”是孙中山政治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他把“平等”、“自由”、“博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视为理想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的最远目标。孙中山认为,“博爱”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因此,他不遗余力地宣传“博爱”思想。

孙中山的“自由平等博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为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广泛拥护,极大地鼓舞了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社会文明进步的坚强意志和追求和平、民主、平等、自由和博爱的决心。总之,“平等、自由、博爱”、“天下为公”和“世界大同”是孙中山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是他遗留给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我们实现世界和谐、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理应广为阐释,发扬光大。
剿灭共匪,恢复中华!建立民国,还我人权!

TOP

凡是正确的,民主的,Tg都接受不了,我们只能加强自己

TOP

孙中山的思想远超同时代的人,一个连“集体主义”都不知道的民族,永远也无法强大起来,割据而治、“有奶便是娘”的军阀必然是不同帝国主义国家的傀儡,一个任人控制、宰割的国家的公民,当然没有真正的“个人自由”(当然是比共匪统治下好一点),所以说没有集体主义、一盘散沙(用委婉的话就是过分强调所谓的“个人自由”)的国家,在异族的残暴统治下积弱了几百年的国家,被不同帝国主义资助的军阀切碎割据的国家,是永远也无法强大的,没有作为一个有实力国家的“国家自由”,当然归根结底是没有“个人自由”的。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理论贡献、历史功绩、政治影响在中国是无人可比的,在将来也必然指引着追求自由的中国人前进。
剿灭共匪,恢复中华!建立民国,还我人权!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