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实用急性中毒全书
原名: 实用急性中毒全书
作者: 任引津
张寿林
倪为民
冯克玉
丁茂柏
资源格式: PDF
大小:72.1MB
版本: 简体中文扫描版、第一版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书号: 7-117-05594-4
发行时间: 2003年11月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一篇总 论
第二章 急性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
第三章 急性中毒诊断原则
第一节急性中毒的临床诊断
第二节急性中毒的法医学诊断
第四章急性中毒治疗原则
第二篇化学物
第五章金属中毒
第一节轻金属
第二节重盒属
第三节碱性金属
第四节稀有金属
第六章其他元素及其化台物中毒
第一节碳、氮、氧化合物
第二节砷及其化台物
第三节磷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硫及其化合物
第五节硼、硅及其化合物
第六节硒、碲及其化合物
第七章 卤素及其化合物中毒
第一节氟及其无机化合物
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溴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碘及其化台物
第八章烃类化合物中毒
第一节饱和脂肪烃类
第二节不饱和脂肪烃类
第三节混合烃类
第四节脂环烃类
第五节芳香烃类
第九章卤烃化合物中毒
第一节脂肪族卤代烃
第二节氟代烃类
第三节氯代烷烃类
第四节溴代烷烃类
第五节氯代烯烃类
第十章氨基与硝基烃化合物中毒
第一节脂肪胺和脂环胺类
第二节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第三节 硝酸酯及亚硝酸酯
第四节芳香族氨基化合物
第五节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第十一章酚和醇类中毒
第一节酚类
第二节脂肪醇
第三节 卤代脂肪族醇
第四节二醇类及二醇衍生物
第十二章醚、醛和酮类中毒
第一节醚类
第二节醛和缩醛类
第三节酮类
第十三章环氧化合物中毒
第十四章有机酸及其衍生物中毒
第一节脂肪族单羧酸类
第二节 卤代羧酸类及其他取代羧酸类
第三节二羧酸类及酸酐类
第四节内酯及酰胺类
第五节无机酸酯类
第六节有机酸酯类
第十五章氰和腈类化合物中毒
第一节简单氰化物
第二节无机氰化物
第三节腈类
第四节有机氰化物 异腈(胩)类
第五节氰酸盐及异氰酸酯
第六节硫氰酸盐
第七节异硫氰酸酯类
第八节氨腈类
第九节氰基脂肪酸及酯类
第十六章杂环类化合物中毒
第一节三节氮杂环
第二节吡咯及噻唑
第三节吡啶
第四节多氮六节环
第五节其他杂环化合物
第六节其他氮化合物
第十七章军用毒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神经性毒剂
第三节糜烂性毒剂
第四节全身中毒性毒剂
第五节失能性毒剂
第六节窒息性毒剂
第七节刺激性毒剂
第十八章染料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不同结构合成染料的毒性简述
第三节按实用分类的染料品种
第十九章日用化学品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化妆品
第三节洗涤剂
第四节消毒防腐剂
第五节香料
第三篇农 药
第二十章概论
第二十一章杀虫剂
第一节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
第二节氨基甲酸酯娄杀虫剂
第三节拟除虫萄酯类杀虫剂
第四节有机氯杀虫剂
第五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第六节熏蒸剂
第七节 生物源杀虫剂
第八节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及其他杀虫剂
第二十二章杀螨剂
第二十三章杀菌剂
第一节杂环类杀菌剂
第二节取代苯类杀菌剂
第三节胺类杀菌剂
第四节有机磷类杀菌剂
第五节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
第六节有机硫类杀菌剂
第七节抗生素类杀菌剂
第八节有机胂杀菌剂
第九节有机锡类杀菌剂
第十节杀线虫类杀菌剂
第十一节有机汞类、铜制刺杀菌剂
第十二节醌类杀菌剂
第十三节其他类杀菌剂
第二十四章 除草剂
第一节苯氧类除草剂
第二节苯甲酸类除草剂
第三节酰胺类除草剂
第四节苯胺类除草剂
第五节脲类除草剂
第六节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
第七节酚类除草剂
第八节二苯醚类除草剂
第九节三氮苯类除草剂
第十节有机杂环类除草剂
第十一节脂肪族类除草剂
第十二节有机磷类除草剂
第十三节其他类除草剂
第二十五章杀鼠剂
第一节抗凝血杀鼠剂
第二节硫脲类杀鼠剂
第三节干扰代谢类
第四节有机磷类杀鼠剂
第五节氨基甲酸酯类杀鼠剂
第六节有机氟类杀鼠剂
第七节植物类杀鼠剂
第八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类杀鼠剂
第九节无机化合物类杀鼠剂
第十节其他杀鼠剂
第二十六章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二十七章增效剂
第二十八章除草剂安全剂
第二十九章混配农药
第四篇西 药
第三十章神经系统用药
第一节镇静、催眠药
第二节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第三节抗震颤麻痹药
第四节抗精神失常药
第五节麻醉药和麻醉性镇痛药
第六节骨骼肌松弛药
第七节中枢兴奋药
第八节 甲滑肌、横纹肌兴奋药
第三十一章解热镇痛药及抗痛风药
第三十二章抗休克药
第三十三章呼吸系统用药
第一节祛痰药
第二节镇咳药
第三节平喘药
第三十四章消化系统及代谢用药
第一节解痉制酸药
第二节导泻和止泻药
第三节口服降糖药
第三十五章心血管系统用药
第一节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
第三节抗心绞痛药
第四节抗高血压药
第五节周围血管扩张药
第六节调血脂药物
第三十六章血液系统用药(抗凝药)
第三十七章泌尿系统用药(利尿药及脱水药)
第三十八章生殖系统用药(子宫收缩药和引产药)
第三十九章抗生素类药物
第一节青霉素类
第二节头孢菌素类
第三节大环内酯类
第四节氨基糖苷类
第五节四环素类
第六节氯霉素类
第七节多粘菌素类
第八节林可霉素类
第九节其他
第四十章人工合成抗菌药物
第一节喹诺酮类
第二节磺胺类
第三节硝基呋喃类
第四十一章抗结核病及抗麻风病药
第四十二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第一节抗真菌药
第二节抗病毒药
第四十三章其他抗感染药
第一节抗疟药
第二节抗阿米巴病及抗滴虫药
第四十四章抗寄生虫病药物
第四十五章抗组胺药
第四十六章激素类药物
第一节垂体激素
第二节肾上腺皮质激素
第三节 性激素及避孕药
第四节 甲状腺激素
第五节糖尿病治疗药物
第四十七章维生素类药物
第四十八章抗肿瘤药物
第一节烷化剂
第二节抗代谢药
第三节抗肿瘤抗生素
第四节抗肿瘤植物成分
第五节其他抗肿瘤及辅助治疗药
第四十九章特殊解毒药物
第一节金属及类金属元素络合剂
第二节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毒药
第三节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氰化物中毒解毒药
第四节其他解毒药
第五十章外用药物
第五篇中草药
第五十一章 中药不良反应概述
第五十二章解表药
第五十三章清热药
第五十四章利水渗湿药
第五十五章平肝息风药
第五十六章活血化瘀药
第五十七章安神药
第五十八章温里药
第五十九章祛风湿药
第六十章芳香化湿药
第六十一章涌吐药
第六十二章泻下药
第六十三章止咳化痰及平喘药
第六十四章理气药
第六十五章驱虫药
第六十六章止血药
第六十七章开窍药
第六十八章强心药
第六十九章抗肿瘤药
第七十章外用药
第七十一章其他中草药
第七十二章中成药
第一节丸剂
第二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
第三节散剂
第四节糖浆剂、合剂、酊剂、栓剂、贴剂
第五节注射剂
第六节其他中成药
第七节有效成分制剂
第六篇动植物
第七十三章有毒动物
第一节河豚鱼
第二节高组胺鱼类
第三节卵毒鱼类
第四节其他鱼类
第五节鱼胆
第六节鱼肝
第七节无脊椎动物
第八节毒蛇
第九节其他
第七十四章有毒植物概述
第七十五章有毒藻类
第七十六章毒蘑菇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 常见的毒蘑菇种类
第三节牛肝菌
第四节其他毒蘑菇
第七十七章蕨类植物
第七十八章裸子植物
第一节苏铁科
第二节银杏科
第三节柏科
第四节三尖杉科
第五节红豆杉科
第六节麻黄科
第七十九章被子植物双子叶纲原生花亚纲(上)
第一节三白草科(2)
第二节金粟兰科(4)
第二节杨柳科(5)
第四节胡桃科(4)
第五节壳斗科(9)
第六节桑科(l2)
第七节大麻科
第八节荨麻科(l3)
第九节桑寄生科(l9)
第十节马兜铃科(20)
第十一节蓼科(23)
第十二节藜科(24 )
第十三节紫荣莉科(26)
第十四节商陆科(27)
第十五节马齿苋科(29)
第十六节落葵科(30)
第十七节石竹科(3l)
第十八节睡莲科(32)
第十九节毛茛科(36)
第二十节木通科(37)
第二十一节小檗科(38)
第二十二节防己科(39)
第二十三节木兰科(40)
第二十四节腊梅科(4l)
第二十五节肉豆蔻科(43)
第二十六节樟科(44)
第二十七节罂粟科(46)
第二十八节白花菜科(47)
第二十九节十字花科(48)
第三 十节茅膏菜科(53)
第三十一节虎耳草科(55)
第三十二节杜仲科(58)
第三十三节蔷薇科(60)
第三十四节豆科(62)
第三十五节酢浆草科(63)
第三十六节牦牛儿苗科(64)
第三十七节亚麻科(66)
第八十章被子植物双子叶纲原生花亚纲(下)
第三十八节古柯科(6 7)
第三十九节蒺藜科(68)
第四十节芸香科(69)
第四十一节苦木科(70)
第四十二节楝科(72)
第四十三节远志科(74)
第四十四节大戟科(76)
第四十五节黄杨科(79)
第四十六节马桑科(81)
第四十七节漆树科(82)
第四十八节冬青科(84)
第四十九节卫矛科(85)
第五十节七叶树科(9l)
第五十一节无患子科(92)
第五十二节清风藤科(93)
第五十三节凤仙花科(94)
第五十四节鼠李科(95)
第五十五节葡萄科(96)
第五十六节椴树科(98)
第五十七节锦葵科(99)
第五十八节梧桐科(l01)
第五十九节猕猴桃科(l03)
第六十节山茶科(105)
第六十一节藤黄科(l06)
第六十二节大风子科(114)
第六十三节番术瓜科(ll7)
第六十四节仙人掌科(l21)
第六十五节瑞香科(l27)
第六十六节石榴科(l27)
第六十七节玉蕊科(l28)
第六十八节八角枫科(l3l)
第六十九节使君子科(132)
第七十节桃金娘科(l33)
第七十一节五加科(141)
第七十二节伞形科(l42)
第八十一章双子叶后生花亚纲植物
第一节杜鹃花科(147 )
第二节报春花科(149)
第三节白花丹科(l50)
第四节柿树科(l52)
第五节木犀科(l55)
第六节马钱科(156)
第七节夹竹桃科(l58 )
第八节萝藦科(l59)
第九节旋花科(l60)
第十节马鞭草科(l64 )
第十一节唇形科(l65)
第十二节茄科(l66)
第十三节玄参科(l67)
第十四节紫葳科(168)
第十五节透骨草科(l70)
第十六节车前科(l77)
第十七节茜草科(178)
第十八节忍冬科(l79)
第十九节败酱科(181)
第二十节葫芦科(l83)
第二十一节桔梗科(l84)
第二十二节菊科(l27)
第八十二章单子叶被子植物
第一节水麦冬科(194)
第二节泽泻科(l95)
第三节禾本科(199)
第四节棕榈科(201)
第五节天南星科(l36)
第六节鸭跖草科(209)
第七节百部科(215)
第八节百合科(216)
第九节石蒜科(2l7)
第十节蒟蒻薯科(218)(-)87
第十一节薯蓣科(219)
第十二节鸢尾科(220)
第十三节芭蕉科(221)
第十四节姜科(222)
第十五节兰科(226)
附录
一、职业病诊断标准名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节录)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代码:
ed2k://|file|%E5%AE%9E%E7%94%A8%E6%80%A5%E6%80%A7%E4%B8%AD%E6%AF%92%E5%85%A8%E4%B9%A6.pdf|75610075|7c771fbc6829ca6c1dc7a324bc87e7a9|h=xsgtioiokjhenuurokemkc6cjyts4q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