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可是现在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它代表了一种生活理念、一种生活态度。听说丽江便是“慢生活”概念的发源地,城市里的上班族们不堪快节奏的重压,只能逃到这边陲小城喘一口气,很不幸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既然来到了丽江,就开始好好享受我的“慢生活”了。
这几句话能概括丽江的“慢生活”了吗?哈哈。

在丽江可做的事可绝对不止这么四条,结合我这次的亲身经历,我来说说在丽江“慢生活”最值得做的几件事吧:
丽江“慢生活”的第一件事:漫步古城
想要了解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最喜欢的方式就是行走。在大研一定要离开人群,走到角角落落,才能更好地感受古城的气息。












丽江“慢生活”的第二件事:在狮子山上喝一瓶“风花雪月”
古城的狮子山是必去的地方,登上山顶,俯瞰全城,屋瓦层层叠叠,讲述着这座古城的历史变迁。在狮子山上干一杯“风花雪月”,把酒言欢,实乃乐事也。




丽江“慢生活”的第三件事:在咖啡馆泡着,喝一杯小粒咖啡
在丽江最不缺少的就是咖啡店了,风格也各不相同,有的精致、有的田园,最适合我等故作小资之人。云南的小粒咖啡的确不错,味道香浓,口感醇厚,绝对值得慢慢品上一壶。顺便借着午后的阳光小憩片刻,说不出的舒畅。





丽江“慢生活”的第四件事:淘几张碟
淘碟文化是属于比较有丽江特色的,在别的古镇古城里并不常见,店主往往坐在一个小之又小
的店面里,播放市面上不常听到的空灵音乐,并随意地敲打着手鼓,不经意间的节奏就吸引了你的耳朵。进到店里坐下后,和店主聊聊喜欢的音乐,聊聊彼此的生
活,更多的时候就是静静享受店主为你精心挑选的音乐。

现在播放的这首《滴答》被我们誉为“丽江之歌”,因为她在丽江实在是太红了,几乎每家店都在放,我也觉得挺好听的,女声有点慵懒的感觉,挺适合丽江的。
丽江“慢生活”的第五件事:听一场纳西古乐
听纳西古乐可以说是我在丽江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了。纳西古乐被誉为音乐活化石,相传起源
于唐朝宫廷音乐,它最具欣赏性的地方是其“稀世三宝”。第一件宝贝是古老的曲子;其次就是古老的乐器;再有就是古老的艺人。当看到台上的耄耋老人半闭着眼
睛仍兴致盎然地演奏那些古老的乐曲时,心里一下子说不出的感动,希望这一音乐遗产千万不要在我们这一代失传啊。。。
当听完古乐走出会场时,酒吧街嘈杂的乐声传来,顿时觉得无比的烦躁,还是觉得古乐有韵味。

丽江“慢生活”的第六件事:逗逗可爱的猫猫狗狗
生活在丽江的猫猫狗狗一定是最幸福的,逛古城、晒太阳就是它们要做的事,有时候还真羡慕它们。


丽江“慢生活”的第七件事:在束河泡酒吧、听音乐
这次到束河恰逢雪山音乐节,明显感觉束河的音乐氛围比大研浓郁,大研的酒吧“俗”就一个
字,都是吵吵闹闹的disco,绝对不推荐去。束河的酒吧就更讲究音乐性,都是一些驻唱歌手,唱一些校园歌曲和indie
pop,水准还不错,可以捧个场。听说有好些北漂的驻唱歌手都是从束河出去的。


附上一些束河随拍,束河相对大研更安静、更文艺一些,推荐在束河多呆一点时间。






丽江“慢生活”的第八件事:骑车去白沙
白沙是丽江的发源,还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状态。从束河骑车到白沙只要半个小时,一路上风光绮旎,笔直的大道,两边的稻田和群山,天气好的话,玉龙雪山就在正前方清晰可见。可惜这次我们与玉龙无缘,在丽江这么多天都难睹其芳容。

象征纳西族历史发展的白沙壁画

相对于大研和束河,白沙真的原始很多,也没什么游人

但非常有趣的是,白沙的游客虽少但基本上都是西方人,所以村里无论饭店、客栈、工艺品商店的广告都只有英文,连中文都基本上看不到,仿佛一下子到了国外。可能老外更享受原始古朴的感觉,不喜欢到大研去凑热闹。



白沙里具有名族风情的艺术品,很漂亮啊。

有趣的东巴文字,真的很形象啊,好好玩。

这些就是我在丽江享受的漫生活,如果还有什么更值得做的事,就等你来发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