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噶尔,一座濒临毁灭的丝绸之路古城
劳改基金会
由欧洲议会议员/外交委员会委员 Frieda Brepoels 和世界无代表之民族和国家组织(UNPO)共同发起的关于新疆喀什噶尔古城(汉语习称“喀什”)的国际会议于2011年1月27日在欧洲议会大厦举行。来自欧洲议会、世界无代表之民族和国家组织、德国濒危民族组织、世界维吾尔大会、劳改基金会、美国维吾尔协会、世界教科文组织等机构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欧洲议会议员和世界无代表之民族和国家组织举办这次会议的背景是,作为维吾尔人的文化、宗教中心的喀什噶尔正在面临被完全毁灭的危险。在中国政府2010年实施“援疆”政策后,大量的内地汉人、资金、货物涌入喀什噶尔牟利。而中国要将喀什噶尔打造成西部“深圳”的既定目标直接催生了喀什噶尔房地产生意的暴涨,并进而导致了喀什噶尔维吾尔族传统社区和建筑的大量被毁。在“危房改造”的口号下,维吾尔人的精神家园——喀什噶尔——的建筑、艺术、寺院等历史文化遗产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和政治摧残。
大会发言人主要有欧洲议会议员/欧洲议会外交委员会委员 Freda Brepoels、世界无代表之民族和国家代表 Marino Busdachin、濒临危险民族组织的Ulrich Delius、世界维吾尔大会主席热比亚、劳改基金会的尼玛、美国维吾尔人协会人权项目组的 Henry Szadziewski、欧盟关于国际西藏运动政策主任 Vincent Metten、世界维吾尔大会在欧洲议会代表及热比亚的翻译 Mehmet Tohti、世界教科文组织的 Suzanne van Haeverheeck。
Freda Brepoels 首先表达了欧洲议会对于喀什噶尔作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古城面临毁灭的担忧。Marino Busdachin 从法律的角度论述了破坏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所面临的法律诉讼问题。Ulrich Delius 讲述了他如何在德国发起“拯救喀什噶尔”运动以唤起人们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关注。Vincent Metten 则将维吾尔人的喀什噶尔和藏人的拉萨做对比,展示了被改造后的拉萨文化及建筑,表达了对喀什噶尔面临同样灾难的担心。 劳改基金会的尼玛则利用在新疆田野工作的实际经历,讲述了中国政府对喀什噶尔的定位和喀什卡尔在中南亚地缘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以及中国试图在喀什噶尔去“突厥化”和“去伊斯兰化”的趋势。 Henry Szadziewski则展示了喀什噶尔在维吾尔/突厥民族中的历史文化地位和价值。 Mehmet Tohit 本人就是喀什噶尔人,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喀什噶尔如何逐渐毁灭的过程。 Suzanne van Haeverbeeck 则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鉴别和认定角度出发,讲述了喀什噶尔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途经。
此次会议从历史、文化、经济、地理、交通、人文等方面探讨了喀什噶尔对于维吾尔人、突厥人以及世界文明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欧洲议员以及上述组织的代表共同呼吁中国政府放弃旨在摧毁喀什噶尔的所谓的“危房改造”项目,平等对待和保护各个民族的文化遗产(而不仅仅是汉文化),尤其是如同喀什噶尔这样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丝绸之路古城。
来源:[
http://www.guancha.org]《观察》文稿,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