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忆査全华君

忆査全华君

柯德远  
  


1970年2月13日,南京中央路玄武门段惊现“查全华烈士永垂不朽”、“我们需要真正的马列主义”等标语。距查全华就义整六十天,炮制者的命运可想而知。是年4月28日,制作并张贴标语的南京赴洪泽插队知青陈卓然君被处决,同案苏小彬获十五年徒刑。二位与查全华素未谋面,更不相识,毫无瓜葛,挺身而出仗义呐喊,令人敬佩,这许是查君所称之民心的体现吧。

我和查君同学三年,相交八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查君往事时浮眼前,犹记当年他与京剧票友的父亲在建邺区文化馆,同台演出古装京剧《狸猫换太子》中俊美的小生扮相。还有在校文娱演出中,演奏二胡《良宵》及表演相声、双簧的逗人形象。查君的才艺、特有的气质与亲和力,实为同学中之佼佼者,初二时即被推选为校学生会主席。查君敏而好学,课余就是读书,恰好二十四中拥有一个相当不错的图书馆。查君喜爱写作,以“悲秋”笔名时而写点小文章。当年正值中苏二党论战,报刊连续登载“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引起查君的兴趣。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同学们积极投入学习讨论,各抒己见,且超出中苏论战范围,涉及国情,国策等诸多问题,其中不乏非主流的见解。查君身兼班长团支部书记,身边聚集班级的团员与积极争取入团的十多名男同学,终于在63年初(农历癸卯年)形成一个学生社团——“癸卯宁条约”,并决定出一份不定期刊物。岂料负责编辑期刊,笔名“南文”的柏XX同学不慎在做早操时将第一期“期刊”遗失。所谓期刊也就是手写,不足半张报纸大的一张纸,遗失时被折叠成一小方块。只因上面写有涉及时政且不合时宜的内容,使得团员及积极要求入团的这些人深惧影响自己的前途。加之即将毕业,故而一致决定中止活动。尔后未见学校有任何动静,此事也就淡忘了。估计该“纸块”经踩踏后被当废纸扫入了垃圾箱。

毕业时查君报考“第四军医大学”(当年招生时称西安护士学校),却因家庭政审未通过。遂弃考高中,转由学校报名参军入伍。新兵集训结束时,查君凭借出众的表现与才华,被连队领导相中,旋破格提拔为连队文书。从我们当时通信的内容可见,彼时查君也曾立志报效国家。焉知祸从天降,时在南京铁路运输学校就读的朱XX去信查君,告知他正在争取入团,想把初中时“癸卯宁条约”一事向组织做思想汇报,为此征询查君的意见。不巧,此信被部队查获,直接导致查君提前退伍,且在退役证上注明“不服预备役”。这实际上宣告查君政治生命的结束,查君也意识到自己已沦为一名“内控人员”。退役后查君被安置于南京玄武区修建三队任施工员,后应查君本人要求拜师木工师傅学艺成为一名木工。政治上虽无所求,好学的查君却喜好上哲学,开始研读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列宁等人的著作。闲时偶与为数不多仍有往来志趣相投的中学同窗相聚讨论。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年夏秋时节,查君单位的工友王金因历史上担任过伪职,无端被南京外国语学校以官沪宁为首的一伙儿红卫兵殴打致死。义愤填膺的查君为替死者伸冤,发起成立了“王金事件调查团”,并两赴娃娃桥市看守所,提审已被收押的官沪宁。此事件也是南京工人投入“文革运动”的一个导火索。从此,南京工人也与学生一道,全面参与“运动”。不久,身为高干子弟的官沪宁被秘送部队参军。如此结局也让查君冷静了许多:他退出了调查团,辞去工人组织中的职务,不参加当时“派系”间的争斗,游离于“文革运动”之外。他潜心钻研马列,包括毛的著作,试图从理论上剖析这场运动,推测其结果。当然,如果说有什么议论的话,也只是两三个好友间的私下讨论而已。

1968年12月8日因我即将插队盱眙农村,李XX也将从南京林业学校分配至东北,为替我们送行,查君、王XX、马XX与我到林业学校李XX处聚会。这天就是“马列主义小组”的成立日,其实大家谈论的内容与往常并无多少不同,也没有举行什么仪式。按查君的想法,当时并没有成立一个党的必要。换句话说,即便中国将发生革命,也只是个预测,建党时机并未成熟。所谓“马列主义小组”,充其量为迎接可能发生的革命做些思想准备,称为小组是适宜的。今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再决定后面的行动。查君为组长是当然的而非选出的,王XX的副组长之说只是其个人的言辞,而其他人的分工则不存在。五人中,查君、王XX与我为初中同学,王XX、我、马XX、李XX都是近邻朋友,王、李二人还是姨表兄弟。如是选举,王XX的票数或许能多于查君。五人林校一别再没有共聚,李赴东北我到苏北,马回下放地六合,只查、王二人在宁。

查君喜欢弄文,以母姓起笔名罗左,意含做一个左派的志向,并写些平时观察与思考的心得。被当局定为反革命政治纲领的《论二次革命》也是这期间写的一篇文章。当时只有王XX与我二人看过。我担心留下此文会遭祸,阅后即烧毁,这倒不是因为它是什么“政治纲领”。此文仅是查君尝试运用马列的理论,破析这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及其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灾难,将平时大家讨论的东西作一个总结,表达他自己观点的一篇文章。一句话,对当前这场“文化大革命”持彻底否定的立场。这样的文章怎能示人?至于“二次革命”的提法,也是查君预测将会发生的事情。依据是,造神运动出现的“早清示晚汇报”、搭“忠字台”、全民大跳“忠字舞”、“万寿无疆”、“永远健康”等愚民政策,物极必反。最终民众是不会被愚弄的 。另外,众多革命功臣被打倒,知识分子被冠以“资产阶级”,停课停产的革命,学生插队农村,民众稍不小心即因言行之失获“现行反革命罪”。凡此种种,导致的结果必是走投无路的民众起来反抗。毛林自毁国家基石,随时可能引发革命,并很有可能爆发于党内当政者内部。这也就是查君预测中国将会发生“二次革命”的依据。这样一篇文章显然不是什么政治纲领,且只有二人传看过,所谓的“讨论通过”完全是莫须有..........。

当初定罪时还提到,査君另一篇文章,“贺辞”是这么回事, 69年初,自诩为"副组长"的王XX,再三向査君提出,本厂青工朱XX主动向其靠拢,迫切希望加入“组织”,王又拉上另一工人张XX,认为成立南京玻璃厂马列主义小组条件成熟,他要成立南玻小组,要求査出席他们的成立现场,被査拒绝。后应王的请求,査君写了一篇祝贺南玻小组成立的短文,即所谓“贺辞”。当时我正好从盱眙农村回宁小憩,王改要求由我去宣读该辞,我觉得不妥,与査君交换意见后婉拒了该要求,借口要回农村没有去。这篇“贺词”最终交由王自行处理,他有没有宣读不得而知。査君与我当时的担心现在得到了证实,判决书中根本没有“积极要求加入组织的朱XX”这个人。

12月15日是查全华君遇难四十一年的忌日,叹查君生不逢时,谨以此回忆作纪念。

2010年12月8日于南京




来源:[http://www.guancha.org]《观察》文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