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芦笛:应该痛恨的是视民命为粪土的统治者(纪念朝鲜战争)

芦笛:应该痛恨的是视民命为粪土的统治者(纪念朝鲜战争)

前言:时值中国人民“自愿军”入朝作战60周年,许多网友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之际,本人也想纪念纪念,凑凑热闹。先转载芦笛的旧文于此。愤怒的青年、爱国的老年们,欢迎将石头砸向芦笛。


=============================================



前文贴出后,激起了和合网友极大的无产阶级义愤,接连写了两个帖子加以抨击,说武器落后的国家反抗武力强大的国家,当然只能靠人民的英勇牺牲,抗战如此,“抗美援朝”也如此,云云。
 


我认为和合的愤慨完全找错了对象,那两个帖子无视了几个事实:
 


第一,抗战是反侵略战争,中共介入韩战是侵略战争。抗战是日本强加到我们头上来的,而“抗美援朝”是中共强加给中国人民以及韩国人民的灾难,我还真说不上谁被坑害的更惨,是付出惨痛牺牲的中国,还是半壁江山从此沦共,至今无从得救的韩国。
 


第二,中国从来没有重视人命的传统,但到了毛手里便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完全把白骨当成谋求私人权位的筹码,多次公开号召“不怕牺牲”,撰文立说,用“辩证法”论证“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第一位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只有大量杀伤敌人,才能有效保存自己”。共军最大的作战特点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使用人海战术,不计惨痛伤亡,一波又一波地冲锋,籍此将对方压倒。总之,共产党完全把战争变成了死人大赛,谁要不能像他们那样灭绝人性,谁就只能在这种决斗中垮下来。毛不但在给下级的命令中常常使用“不惜一切代价”字样,甚至指定死亡人数,例如他命林彪死守四平就曾具体规定“不惜牺牲两万人”的指标。竞赛的一方的国军将领不具备这种“心理优势”,没有进行这种野蛮战争的铁血心肠,往往因顾惜士兵生命而放弃抵抗。这就是共军最终取胜的秘诀之一。这一点为多个国军将领证实,凡是国军将领,无论是逃走了的,还是投降了的,都这么说过,非常一致。“共军”无论哪个野战军全是一样的野蛮战法。最令人痛恨的恐怕还是蓄意饿死大量无辜百姓的长春围城,请你去读一下国内作家写的《雪白血红》,说说那是不是人做得出来的事。我看光是这件事,就足以让中共这屠民刽子手在历史上遗臭万年。
 


联合国军将士写的回忆录也特别强调了共军惨无人道的人海战术的野蛮,说他们打到后来因杀人太多,完全成了谋杀,因而杀到手软的地步。当时美军纷纷对这种血腥战法表示困惑,说那些“食米族”(“rice-eating people”)对人命的价值、对人的理解完全和他们不同,仿佛是在谈论外星生物似的,让我看到这些段落就忍不住感到痛心和屈辱。而现在你说这种残暴战法是应该的,是武器落后国家必须使用的,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既然如此,中共为何不在抗战中使出来?而要专门用在内战以及为捍卫毛的“亚洲共运掌门人”权威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中?
 


第三,最可恨的是,中共完全把人民当成了愚弄对象,不管哪次战役或战争结束后,只在战报中吹嘘杀敌多少多少,从不宣布己方伤亡人数。无论是“解放战争”也好,韩战也好,“反击印度”也好,“反击越南”也好,统统如此,概莫能外。除了共产党国家,又有哪个国家这么干?纳粹连斯大林格勒的损失人数都没隐瞒,马上就通报全国;日本人每个死人,无论是军人还是百姓都记录在案,连两次核爆死了多少人,都落实到了每个人头上。共产党连法西斯都不如,而你说这是落后国家的流行做法!请问你见过美军、英军的公墓没有?参观过把所有战死者的名字刻在墙上的战争纪念馆没有?这种做法人家早在18-19 世纪就开始了,例如英军在“著名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一共伤亡了56 人,其中死亡6 人(还有一名是中暑死亡),立即就作了公报并通知家属。为何中共不能做到这点?莫非咱们比人家那阵还落后?
 


本来,进行战争的前提,就是知己知彼。知道己方有多少战斗员,一场战役中有多大伤亡,乃是任何一级指挥员都能够而且必须做到的事,伤亡统计根本不是问题。所以,不是中共不知道己方伤亡人数,而是他们视民命如粪土,置民意为无物,以欺骗玩弄人民为己任,轻侮百姓到了极点,这才有本事无论战事大小,从不公布己方伤亡人数,将战争完全变成了黑箱作业,不但在当时不宣布,而且在事后也不宣布战事的基本经过,并捏造出许多“英雄”故事出来欺骗全国人民(请参考穆正新揭穿黄继光的英勇事迹的文章,见“博讯”《穆正新文集》),这种下流政权有史以来还从未见过,而你竟然说那是类似林肯总统平暴的正当行为!老实说一句,正是因为中国有太多太多你这种义愤彻底找错了地方的愚民,中共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地把百姓不当人的糟践!


 

剿灭共匪,恢复中华!建立民国,还我人权!

TOP

共产党就是嗜血成性的

TOP

拜读~又了解了一些真相~

TOP

1979年中国青年报记者叶研到老山前线采访,看到有的军事指挥官喜好打人海战术,动不动就说:“不惜一切代价!”死多少军人根本不当回事,只要那些军事指挥官(多是高干子弟)能升官就行。送别的宴会上,叶研站起来对军领导们说:“我们喝的不是酒,是战士的血呀!我不以记者身份。我以老百姓的身份,代表后方老百姓说句话:象‘不惜一切代价!’这样的军事术语能否不用或少用!”为此,新华社记者就写了一篇内参送到邓小平那里。邓小平大怒,批了“严肃查处。”叶研写了检查。三分认错,七分申辩。报社也认为记者叶研表达的只是个人的不同意见,不赞成上钢上线,报社未给他任何处分,而叶研的那句话却成了新闻界的名言。

TOP

现在还有一批愚民主动第二次援朝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