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抗*日*战*争(so sensitive!)

抗*日*战*争(so sensitive!)

抗日战争

(俄奴与日寇,异曲同工)

眼看小命就要完,撩惹日本扩战端,

命系东瀛侵华上,破坏抗日寻机关,

假打日寇省枪弹,真打国军抢地盘,

打死国军一千万,歼灭日军不足千,

两狼并前犹可打,一狼一狗前后难,

美国顾问也逼蒋,国家民族陷深渊。

   卢沟桥事变究竟是怎么引发的?见毛共资料,讳莫如深。有消息说是延安派林彪领人打黑枪挑起来的,是真是假,后人自有评说。

    1936年10月长征到延安,共军死伤惨重,只剩残部两万人,危在旦夕。对毛共来说,日本侵华分散蒋介石剿共是唯一出路,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延安紧接着喊出“共同抗日,反对内战”的口号,国人信以为真,于是反蒋拥毛。

    完成剿毛,就在张学良西北一举,但由于幼稚而中计,西安妄动,从此乾坤逆转。

    “国共合作”抗日总司令是蒋介石,一切军事行动听蒋指挥。抗日战起,毛军避开正面战场,躲在非战区蓄积力量,把逃跑叫“游击战”,把躲藏叫“地道战”,节省一枪一弹,以备内战;当抗日战争发生明显逆转的时候,毛共有预谋地把军队往北方聚集,为抢占东北作战略准备,不听蒋介石的指挥,私自调新四军过江北驱,与前来阻挡的国军交火,即所谓的“皖南事变”。

    〖附〗一:抗日战争的绊脚石

    1940年末,当抗日战争即将进入反攻阶段,毛军开始抢占地盘并疯狂破坏抗日,在华北5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和蒋介石的国军展开“百团大战”,破坏铁路940多公里,炸毁车站、桥梁、隧道260多处,使郑州至太原、北京至武汉的铁路停运一个多月(国民政府花巨资,耗时一个月才修好);破坏公路3000多公里,严重影响了抗日物资的运输,破坏了抗日战争的进程。

除了抗战初期林彪的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以五比一的兵力打死日军167人、伤94人之外,八年抗战期间,和日军象样的正面交锋几乎没有。共党消灭日军究竟有多少?毛共从来闭而不谈,啥意思?也就不难明白了;可八年抗日期间在战场上却击毙国军一百零三万——真抗日,假抗日也就不言而喻了。

〖附〗二:毛泽东不打自招:

其一、一九五五年十月十五日毛泽东同日本国会议员访华团谈话: “没有你们皇军侵略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就不能团结起来对付蒋介石,中国共产党就夺取不了政权。所以,日本皇军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好朋友,也可以说是大恩人,大救星。     

佐佐木∶“今天听了毛主席非常宽宏大量的说话。过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你们带来了很大的损害,我们大家感到很抱歉。”        

毛∶“没有什么可抱歉的。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使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没有你们的皇军,我们不可能夺取政权。”

佐佐木∶谢谢。       

毛 ∶“日本的侵略也可以说是好事,帮了我们的大忙。”(摘自《毛泽东思想万岁》,第533至534页。),,  

其二、毛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在陕北洛川会议上的讲话 :“ 不要到前线去充当抗日英雄,要避开与日本的正面冲突,绕到日军后方去打游击,要想办法扩充八路军、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要千方百计地积蓄和壮大我 党的武装力量。对蒋介石方面催促的开赴前线的命令,要以各种借口予以推拖,只有在日军大大杀伤国军之后,我们才能坐收抗日成果,去夺取国民党的政权。”  …….“ 有的人认为我们应该多抗日,才爱国,但那爱的是蒋介石的国,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祖国是全世界共产党人共同的祖国即苏维埃(苏联),我们共产党人的方针是: 要让日本军队多占领中国,形成蒋、日、我,三国志,这样的形势对我们才有利,最糟糕的情况不过是日本人占领了全中国,到时候我也还可以借助苏联的力量打回来 嘛!”  ……..“为了发展壮大我党的武装力量,在战后夺取全国政权。我们党必须严格遵循的总方针是“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违背这个总体方针。”



〖附〗三:《延安日记》(摘录)

毛泽东和共匪不但不是抗日的,恰恰相反,是绞尽脑汁破坏抗日的,请看佐证材料《延安日记》。                 

《延安日记》的作者是彼得•弗拉基米洛夫,苏联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记者身份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记形式,根据他的所见所闻,记录和评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毛共假抗日真反蒋,破坏抗日的嘴脸。



1942年6月7日
     只要敌人(日军)发动进攻,八路军就退到山里,避开冲突。
     1942年6月15日
     我看,中共领导人希望得到武器,并不是为了向侵略者展开武装斗争,而是为了同国民党闹摩擦。这使日本人感到多么高兴呀!
     1942年7月9日
     中共部队对目前日本扫荡其占领区的行动不作抵抗,他们撤上山去或者渡过了黄河。
     中共领导把国民党看作是主要敌人,不遗余力地要夺取中央政府控制的地盘,用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
     1942年9月
     八路军同日军和平共处。日本人舒舒服服地在占领地区过冬了。而八路军部队就在这附近晃晃悠悠。
     中共领导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在华北牵制日本派遣军,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八路军攻击的目标主要是国民党军队。部队中宣传的矛头也是对着国民党的;所有的战斗行动也是要针对国民党的。因此,日本人的一切作战行动几乎都成功了。延安发出命令,要不惜任何代价保存八路军的实力,所以部队正步步后撤,尽管敌人的进攻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含着泪水诉说特区受到(国民党的)严密封锁,这是康生搞的一种宣传骗局。中共领导大谈其严密封锁,无非是破坏全国人民团结在蒋介石身边统一抗日。中共这一做法深受斯大林的赏识,也获得美国观察员的同情。
     到前线去跑一趟,使我确信中共领导并不想打日本人;他们把战争看成是建立自己根据地的良好时机。而且不是靠自己的部队,而是靠日本和国民党两种力量的对峙来建立他们的根据地。……必要时,他们会干掉抗日统一战线中的战友,而夺取政权。
     毛泽东在侵略者面前向后退却,却在乘中央政府和日军冲突之机为自己渔利。在民族遭受灾难,人民备尝艰辛并作出不可估量的牺牲的时刻,在国家受制于法西斯分子的时刻,采取这种策略,岂只是背信弃义而已。
     什么国际主义的政策,跟毛泽东哪能谈得通,连他自己的人民也只不过是他在权力斗争中的工具罢了!千百万人的流血和痛苦,灾难和忧伤,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1942年10月22日
     毛泽东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活动。他口头上说团结,行动上却拒绝团结,对日本人的军事行动减少了,对国民党的军事行动增多了。
     1942年10月25日
     八路军方面对日军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军事行动!更有甚者,有点军事行动都被(毛)严厉地禁止了。
    (毛)是反对抗日统一战线的,是反对同重庆政府改善关系的。毛泽东的立场削弱了对侵略者的抵抗,分散了力量。
     在军事问题上,毛泽东及其随从主张“保存实力”的战术,这意味着破坏抗日,蓄积力量准备打内战。
     1942年11月11日
     整风的目的说的是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党八股”,实际上,毛泽东派利用整风来压制中共领导内一切不同意他们破坏抗日政策的那些人。
     1943年1月14日
     他(毛泽东)背信弃义、残酷无情。
     1943年1月19日
     毛泽东一心想要打内战,他完全不顾当前的政治形势,一直在人为地加速事态的矛盾。
     1943年1月29日
     解放区出现一片怪现象。中共的部队中也同样出现了这种怪现象。它们全都在尽可能地与沦陷区的日军做生意。
     在第120师师部里,讨论的中心不是战斗任务、作战和其他军事问题,而是怎么做买卖和赚钱。
     这一切都是奉命行事的。例如,已严令八路军和新四军各部队不得对日本人采取任何有力的作战活动。一句话,就是不准打仗,遭到攻击就往后撤。
     1943年2月7日
     毛泽东对文化抱着不屑一顾的轻蔑态度,令人吃惊,这说明他眼界狭小。他喜欢叫人家怕他。
     1943年4月23日
     蒋介石提出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中共领导破坏了重庆方面提出的所有建议。……中共领导只想对国民党发动武装冲突。
     1943年6月30日
     中共部队放弃与日军的前线阵地,向与国民党部队接界的地区调动,这种政治丑闻突然在重庆传开了。
     中国的很多组织要求把特区和中共军队无条件地移交给中央政府主席管辖。重庆气愤地谈到共产党把国土拱手让给日本占领者。      
     1943年7月29日
     整风运动的目的显然是使党官僚主义化,从而使每个共产党员的热情与积极性化为乌有。中共领导人不是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纪律,使大家围绕着一个伟大的目标团结起来,而是在恐惧的基础上向人们灌输盲目的奴隶主义。延安的整个气氛就是恐惧,除了恐惧,还是恐惧。
     1943年8月2日
     这个城市(延安)已经非正式地实行戒严。各机关学校已经用栅栏围起来,并设有门岗。已婚的人被严格禁止与家人见面,否则就有被捕的危险。两人之间的私人交谈也明显地担有风险。
     1943年8月7日
     毛几乎喊叫着告诉我说,在延安,谁都不可信任。

1943年8月17日
     中央医院的工作人员十之八九被指控犯有间谍活动罪。
     1943年8月28日
     毛泽东希望同国民党发生冲突,把苏联卷进来,从而解决中国的政权问题。
     1943年9月11日
     毛是一个不容别人分享其权力的人。
     1943年9月22日
     政治局批准,大力种植鸦片,加强发展“公营的鸦片生产与贸易”。
     发布了一项大量进行鸦片交易的命令。把鸦片送往中央政府所在各省高价出售。   

1943年10月19日

如果说,蒋介石在抗拒外国侵略者,而另一个(毛泽东)却根本不考虑自己国家的荣誉和苦难,

1943年10月28日

延安的形势令人沮丧。最近的事态发展,使人们不敢与朋友往来,避免在公事以外进行接触,彼此之间互不信任。人们露出紧张和恐惧的神情。

刘少奇是整风的理论家,康生是整风的实际组织者,而毛泽东则是整个运动的教父。 1943年11月15日

他(毛泽东)一开始就是反对抗日统一战线策略的,但是,建立统一战线的那年,爱国热潮席卷全国,他便不得不玩弄花招。……

要对这个人(毛泽东)的讲话下个结论,必须先了解他的意图。他所说的往往和他所做的正好相反。

1943年11月29日

中央委员会领导人的心情好似送葬一般。他们尽力呆在家里,相互之间存有戒心。他们希望谈话时旁无见证,用各种借口来避免跟人接触。到处都笼罩着压抑的、恐怖的气氛。

即使在这些困难的年头里,我国还是向中共提供了一笔笔巨额现金援助,这几乎是倾囊相助了。

1943年12月26日

据他(毛泽东)看,战争(中日战争)有利于夺取政权,因为战争能削弱和破坏重庆政府的力量。按照当前形势来看,让中央政府的军队去冒死,而自己却要避免与日军的正面冲突,这样就能建立起自己的权势来。当然,中共军队对侵略者消极应付,并不排除有一些零星的战斗行动。但是,这种行动是有限的、而且只是被迫回击而已,显然同八路军实际作战能力是不相称的。提供给外界的有关八路军和新四军战绩的资料,蓄意夸大了战果。这样就把准备内战的事实掩盖起来了。

1944年1月25日

毛只是口头上承认抗日统一战线。他一心在打重庆的主意。要把重庆的人搬掉、压垮,要把他们的权力剥夺掉——这才是要紧的事情。

1944年2月12日

歪曲历史和伪造历史,这就是毛泽东攫取权力的手段。

1944年2月22日

整风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对参加即将召开的党的七大的代表进行“洗脑筋”。

毫无疑问,不到毛泽东充分相信了对全体代表“洗脑筋”的成绩,从而自信他的政策能取得彻底胜利,代表大会是不会召开的。

1944年3月14日

他(毛泽东)对知识分子从肉体上和精神上加以摧残,以毛记的教条主义者和教条主义取而代之。

1944年4月20日

实际上,毛泽东的活动,归结起来不外是:加紧准备内战,当侵略者正在蹂躏这个国家时,(毛)把国家拖到内战边缘。

1944年4月28日

外国记者即将来访。毛看到机会来了,想借此同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式关系。他推想,记者们会造舆论,而政界人士就会着手认真办事。

不料,中共领导在这件事情上遇到困难了。特区专门从事鸦片生产,这就是说,大片土地都种上了罂粟。这是件十分令人不愉快的丢脸的事情。

1944年7月15日

毛指望美英助他一臂之力,使他得以控制全中国,并能推行适合他自己利益的政策。与毛有过一些接触之后,我认为,只有符合他的利益时,他才说真话。对他来说,不存在什么道德标准。如果有本事或者有机会捞点什么(即使用最不体面的手段),就干!理由嘛,过后总会找得着的!

毛对任何个人或千百万人都不感兴趣。重要的是抓权。

1944年7月22日

(毛)纵容侵略,听任国家被日本占领,……这一切都是毛的惯用策略,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1944年7月23日

我对他越了解,就越清楚地认识到他的心胸是多么狭小。……

毛泽东很喜欢人家把军事上的胜利都记在他的名下,他甚至没有想到要把这些胜利归功于中央委员会和军队的领导。

1944年8月3日

中共领导(毛)听到蒋军在河南和湖南(被日本人)战败的消息非常高兴。

1944年8月21日

史迪威和蒋介石为打退日本人的进攻,正在作殊死的斗争。

1944年8月26日

现在,中共中央主席想把整风发生“偏差”的过错全都推到康生头上,自己落个一身清白。

1944年9月7日

他(毛泽东)采取了几种不同的方式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公开的反国民党运动,拒绝谈判,……这一政策为日本人打胜仗开了方便之门,……

毛泽东命令只对日军打游击,并不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战斗,而把他的大部分军队用来蚕食国民党的地盘。毛泽东指望日本人的胜利,指望中央政府军在前线的溃退,从中来寻求他的胜利。

毛泽东对全国抗日力量的分裂所犯的罪,是罄竹难书的。

可以说,这些年来,毛泽东的政策使日军侵略中国如虎添翼。

毛认为中共参加抗日战线是个错误。停止对日作战是发动内战计划的一部分。

1944年9月15日

中共中央主席(毛)没有朋友。只有他所需要的人,但不是朋友。他只赏识一时用得着的人。一切的一切,凡对他个人无用的,都是毫无价值的,甚至是有害的。此外,他把对他本人有用,以及对“他的”革命有用的事物,看作是一回事。除了他自己的利益之外,什么都不存在,什么都没有意义,甚至革命本身也不例外。

毛泽东认为,活着就是为了权。有权就有理,有权就是胜利,有权就有一切。

党和人民只是一种想象虚构的东西(某种抽象的概念),是为他的目的服务的。

1944年10月14日

中共毛泽东搞分裂是日军获胜的主要原因。这并不是国军的战斗力问题。这种分裂是中国不祥的现实。而且这种分裂显然有利于日本军国主义者。毛泽东分裂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无异于为日本侵略中国如虎添翼。

无论如何也要削弱蒋介石,这就是中共领导所采取的政策的实质。让日军占领中国的土地、烧毁中国城市去吧!

1944年11月4日

毛想使我相信,同美国人会谈,即使不能叫美国人上当的话,无论如何也可以对蒋介石施加压力。

要是人民的苦难对他(毛泽东)的个人计划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那么,他是不会把它放在心上的。

1944年11月15日

他贪吃佳肴美味,又吃得多。他还能吃到特殊供应的上等水果和干果。

1944年11月16日

中共中央主席假如要干什么坏事,他就拿我来打掩护。我得给他向莫斯科发电报。

1944年11月18日

中共领导人一直怀有一种强烈的愿望,一种不顾客观因素而进行内战的冒险主义的愿望。

1944年11月20日

虚报战绩是军队和党的所有负责人的一贯手法,人人概莫能外。人们别想在这里听到真实情况。由于毛的赞许,撒谎已成为一种策略。

1944年11月23日

毛泽东发出严厉的命令,决不许对日军进行大规模的作战。部队必须限于象征性的进行小规模的战斗活动。

1944年12月1日

中共中央主席急于利用美国来站稳脚跟,以便立即突然袭击蒋介石。

1944年12月20日

实际上,在这几个月中,一直在想把自己出卖给白宫的,是他毛泽东而不是蒋介石。1944年12月25日

他(毛泽东)老是害怕群众的民主本能。……

毛通过拼命夺权来压制每一个人。他的全部“理论”,只不过是为这种一直萦绕心头的目的打掩护而已。

他所全神贯注和热切希望的,只有权力!这毁了毛泽东,使他变成了一个毫无人的自然感情的、危险的、专门整人的人。

1945年2月10日

(在国共会晤中)蒋介石总统竟出人意外地准备对延安所坚持的若干问题作出让步。而中共中央主席则继续对于国共两党的协定草案置之不理。再这样耍花招,会使得延安领导人的政治骗局有暴露的危险。事实上,延安一方面呼吁和解,一方面坚持自己邪恶的一面。

1945年2月19日

毛泽东和他的随从们每逢日军的胜利,即蒋介石的失败时,总要大摆宴席,庆祝一番。     1945年2月21日

毛泽东的整个讲话都是准备内战的号召,……中共中央主席的指导方针,实质上就是用武力夺取土地的方针。周和毛驻重庆的其他助手的政治花招,只不过是在争取时间,愚弄公众和进行讹诈!

1945年3月13日

中共军队正以进行抗日为名,积极地把国民党军队从个别地区赶走。

1945年3月19日

美国人试图说服蒋作些让步。他尽管不愿意,倒还真同意了。但是,中共的代表偏偏采取了“不妥协”的立场。

延安的阴谋使我对政治产生厌恶。

1945年4月14日

国民党的全部梦想,就是靠它自己的力量把日本人赶出去。

1945年4月16日——19日

毛现在使出浑身解数,来解决主要问题:取得莫斯科的信任,证明他是值得信任的,以此来支持自己。

1945年4月21日

当形势和他的个人利益需要时,这个人(毛泽东)会毫不犹豫地毁灭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人的生命,但他却又以胆怯闻名,事情一到严重关头,就惊恐万状,我曾多次见过这种情况。

他把自己的健康看得高于一切。……同时,他对其他人,甚至他的亲属得病或死去,都漠不关心,冷酷无情。

如果诺言和原则不能为毛泽东的目的服务,他就准备通通加以否认。什么条约,什么传统的国际关系,什么人民的痛苦,对他来说都毫无意义。

1945年4月27日

毛惯用的手段是:冷酷无情地对待党内独立见解过多和威信过高乃至使他不舒服的领导人,然后把暴力行为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一古脑儿推到具体执行者身上。

1945年5月5日

毛泽东是个老谋深算,生性自私的人。

毛泽东使军队转向消极防御,根本不是由于缺乏武器和日军占优势的缘故。他有他分裂中国的计划,他听任中国遭受日本侵略而日益衰弱下去,还要保存实力以便用来下阶段夺取政权。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各种力量的利益,他本国人民的牺牲,城市的毁灭——所有这些都是他所希望的,他的计划的具体内容。

1945年5月8日

毛泽东为人狡猾,善于随机应变。

1945年6月26日

毛泽东的主要目的,是不惜一切代价地要在这个国家夺取政权。他之所以对党有兴趣,只是因为党能保证他夺到这个权力。

1945年6月30日

中共的所有活动都是有利于日本军国主义的。……

1945年8月11日

由于中国形势急剧变化,需要立即采取重大决策,而中共中央主席却完全不知所措,几乎吓昏了。

这几天,毛的懦夫本性暴露得特别清楚。他往常那种皇帝的威风早已不知去向了。我看到了一个意志薄弱的渺小人物。从一切表现来看,他简直都要吓瘫了。

1945年8月15日

日本的投降使中共领导感到沮丧,在他们看来,日本应该还能防守好几年(无论如何,起码是两年)。

1945年8月18日

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份新四军总部的来电。这份总部的报告,完全清楚地证实了,中共领导和日本派遣军最高司令部之间,长期保持着联系。

电报无疑还表明,与日军司令部联系的有关报告,是定期送到延安来的。

后来我证实,中共军队和日军的参谋机构之间的联系,已保持很长时间了。联系的两头是延安和南京。

1945年8月19日

延安发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和民兵,都开进了日本占领区。

唯一的目的是要赶在国民党前面,占领新的地盘和日本人的军火库,并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中央政府军前进。

延安发布了秘密指示:消灭一切坚持向前推进的国民党部队。而且,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可能,就把他们从新占的地方赶出去。

1945年8月21日

中共中央主席跟我解释了好久,说明共产党领导人为什么决定要与日本占领军司令部建立联系。

这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因此毛泽东想为他的解释提出有说服力的论据。

谈话表明了所有这一切做法是如何不体面。与日本司令部的关系早已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建立了,中共领导中只有几个人知道此事。毛的一个代理人(或像毛称呼的 “联络员”),可以说是一直隶属于南京的冈村宁次大将总部的。什么时候有需要,他都可以在日本反间谍机构的严密保护下,畅通无阻地往返于南京和新四军总部之间。

中共中央主席发出的必要的情报,留在新四军总部,等着这个代理人(他原籍日本)。这个代理人的情报,在新四军总部总是很快就译成密码,发往延安。

〖附〗四:以事实告慰三百六十多万60多年前在抗日战场上战死的英魂

某些中国人说国民党不抗日,第八路军才是抗日的主力。



日本人到底在二战中(包括二战前)战死多少?

国军歼敌多少?

国军伤亡多少?

共军歼敌多少?

共军伤亡多少?

游击战、麻雀战是不是真的挑起了抗日的大梁?

一:日军在二战中(包括二战前)死亡人数

日军二战中在太平洋战场上陆军一共死亡114.0429万人,海军一共死亡41.4879万人,,二战前(即1941年12月7日以前)死亡在中国19.1215万人,共计174.6523万人。这个数据比较靠谱。

二:中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死伤情况(1937年-1945年,不含俘降人员)

(1)国民党军队死伤363.3万。其中阵亡132万、病亡等42.2万,受伤累计189万人次。
(2)共产党军队的伤亡数字,中共一直守口如瓶,不清楚。

三:八年抗日战争,国共两军抗日战斗记录

(1)共产党领导的第八路军方面
据毛共材料说:抗战期间共产党敌后战场对日军大小战斗达到十二点五万次(真假不说,这个数据很壮观)。
八路军全部战绩与日军战报的对比:

1、平型关战斗
八路战报:歼灭日军1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67人,伤94人
(儿岛襄著:《日中战争》,日本文艺春秋社1984年版)

2、广阳伏击战
八路战报:歼日军千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伤亡63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3、晋察冀区反八路围攻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7人,伤52人;皇协军伤亡69人
(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4、三次破袭平汉路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2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人,伤11人,无皇协军伤亡报告
(《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5、冀中1938年春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6人,伤26人,皇协军伤亡71人
(《华北治安战》)

6、120师收复晋西北七城战役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5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2人,伤51人,皇协军伤亡101人
(《华北治安战》)

7、易(县)涞(源)战斗
八路战报: 歼日伪军14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22人,皇协军伤亡40人
(《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8、129师晋东南反日军九路围攻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4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1人,伤10人,皇协军伤亡79人
(《华北治安战》)

9、晋察冀区1938年秋反围攻

八路战报: 毙伤日伪军5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39人,伤132人,皇协军伤亡107人
(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10、冀中区五次反围攻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55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1人,伤65人,皇协军伤亡99人
(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11、冀南1938年反“扫荡”
八路战报: 毙俘日伪军6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3人,伤11人,皇协军伤亡16人
(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12、1939年冀南春季反十一“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3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37人,伤70人,皇协军伤亡81人
(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13、115师陆房突围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0人,伤122人,皇协军伤亡67人
(《华北治安战》)

14、五台山区1939年5月反围攻
八路战报:歼灭日军宫崎部队8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4人,伤27人

(《华北治安战》)

15、太行区1939年夏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7人,伤37人,皇协军伤亡70人
(《华北治安战》)

16、冀中1939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5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7人,伤89人,皇协军伤亡71人
(《华北治安战》)

17、北岳区1939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36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34人,皇协军伤亡95人
(《华北治安战》)

1940年
18、平西区1940年春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800余人,击落日军飞机1架
日军战报:日军亡8人,伤40人,皇协军伤亡22人(《华北治安战》)

19、冀中1940年春季反全面“扫荡”作战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1人,伤91人,皇协军伤亡62人
(《华北治安战》)

20、抱犊崮山区反“扫荡”(亦称鲁南区1940年反“扫荡”)
八路战报: 毙伤日伪军22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60人,皇协军伤亡58人

华北治安战》)

21、129师白晋铁路破击战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6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人,伤9人,皇协军伤亡12人
(《华北治安战》)

22、晋西北1940年夏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4490余人俘53人(内含日军11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37人,伤107人,失踪3人,皇协军伤亡失踪201人
(《华北治安战》)

23、冀中1940年夏季“青纱帐”战役 [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2100余人俘伪军5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9人,伤22人,皇协军伤亡39人(《华北治安战》)

24、百团大战
八路战报: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日军战报: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伤亡失踪1202人(《华北治安战》)

25、太行区1940年秋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 歼日伪军28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9人,伤60人,皇协军伤亡44人
(《华北治安战》)

26、冀中1940年冬季攻势
八路战报: 歼日伪军23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0人,伤27人,皇协军伤亡59人
(《华北治安战》)

27、太岳1940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6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伤7人,皇协军伤亡15人
(《华北治安战》)

28、晋西北1940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25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8人,伤44人,皇协军伤亡102人
(《华北治安战》)

歼敌数目:
八路战报统计结果:十六万五千六百九十余人。
日军战报统计结果:八百七十九人。

双方战报数据对比188:1(1/188),何其悬殊,是真?是假?)

(2)中华国民革命军方面
抗战期间国民党陆军正面战场共对日进行过一百二十二次会战(胜三次,负一百一十九次),其中重大会战二十二次,一千一百一十七次重要战斗,三万八千九百三十一次小规模的战斗。

国民革命军方面部分战役。因为大战太多,只表述重点:

1、凇沪会战

国军1937年战报:日寇伤亡16万余人;

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公布自身死亡16万人,伤31157人

(引自《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2、太原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万余人
日寇战报:伤亡6.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3、南京保卫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1.3万余人
日寇战报:日寇伤亡10.6万余人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4、徐州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
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承认伤亡13.2万余人

5、武汉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25万余人
日寇战报:自身伤亡23万余人
因病减员6.7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6、随枣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寇伤亡13万余人
(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7、枣宜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3万人
日寇战报:日军伤亡6.9万人
(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8、南昌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4万人
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9万人
(《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13、上高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4万人
日寇战报:日寇伤亡3.9万人,病减员6000人
(《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14、晋南(中条山)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39900人
日寇战报:日军损失计战死33670名,负伤2292名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5、第二次长沙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也有说7.4万)
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7万人
(《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16、第三次长沙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
日军战报:伤亡14.6万人
(《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17、浙赣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8万余人
日寇战报:日军伤亡7.1714万人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8、鄂西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损失3.4万人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19、常德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28万余人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20、豫中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万人
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3350人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21、长衡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6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5.2万余人(双方数字惊人的相似)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22、桂柳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军6.3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6万余人
(日本《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

23、缅北会战
国军战报:毙伤日寇9万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伤亡8.4万余人
(《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歼敌数目:
国军战报统计结果:一百八十二万人以上
日军战报统计结果:一百六十九万人以上
(双方战报数据对比107:100(100/107),何其接近,能有假乎?)

〖附〗五:抗日英雄谱(不全)

参战8年里,国民军死亡365万,日军死亡240万,国民军高级少将以上死亡203人。中共方面,少将以上死亡只有1人——左权(不是冲锋陷阵而死,也不是坚守阵地而亡,是在太行根据地被日军围攻而逃跑没有逃脱而死)。

1937-1945年中国军师级以上抗日殉国将领不完全记录


空军将领

  高志航空军少将,驱逐司令,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河南周家口

陆军将领

佟麟阁上将(追授),二十九军副军长,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北京南苑
  赵登禹上将(追授),一三二师师长,一九七月二十八日,北京南苑
  郝梦龄上将,九军军长,一九三七年十月十六日,山西忻口
  饶国华上将,一四五师师长,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三十日,安徽广德(自杀)
  王铭章上将(追授),一二二师师长,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山东藤县
  张自忠上将(追授),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一九四○年五月十六日,湖北南瓜店
  唐淮源上将,三军军长,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二日,山西县山
  李家钰上将,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河南秦家坡
  刘家麒中将,五十四师师长,一九三七年十月十六日,山西忻口
   吴克仁中将,六十七军军长,一九三七年十日,上海松江
   夏国章中将,一七二师副师长,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浙江湖州
   吴国璋中将,七十五师副师长,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浙江湖州
  肖山令中将,宪兵副司令,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江苏南京
  刘震东中将,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司令,一九三八年二月二十二日,山东莒县
  周元中将,一七三师副师长,一九三八年五月九日,山东蒙城
  李必蕃中将,二十三师师长,一九三八年五月十四日,山东菏泽(自杀)
  方叔洪中将,一一四师师长,一九三八年六月,山东冯家场
    冯安邦中将,四十二军军长,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三日,湖北襄阳
  李国良中将,军训部辎重总监,一九三九年三月七日,陕西西安
  张健行中将,第一战区副参谋长,一九三九年三月七日,陕西西安
  陈安保中将,二月九月军军长,一九三九年五月六日,江西龙里
  马玉仁中将,江苏第一路游击司令,一九四○年一月三日,江苏望乡台
  丁炳权中将,一九七师师长,一九四○年一月二十五日,江西武宁
  郑作民中将,二月军副军长,一九四○年二月三日,广西昆仑
  关钟毅中将,一七三师师长,一九四○年五月九日,湖北苍台(自杀)

    戴民权中将,豫南游击第五纵队司令,一九四○年五月河南遂平
  王竣中将,新二十七师师长,一九四一年五月九日,山西台寨
  寸性奇中将,一十二师师长,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三日,山西毛家湾
  石作衡中将,七十师师长,一九四一年九月六日,山西绛县
  赖传湘中将,一九○师副师长,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四日,湖南梁家段
  李翰卿中将,五十七师步兵指挥官,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七日,江西上高
  武士敏中将,九十八军军长,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九日,山西东峪
  朱士勤中将,暂三十师师长,一九四二年五月四日,山东潘庄
    戴安澜中将,二百师师长,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六日,缅甸茅邦村
  周复中将,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山东城顶山
  彭士量中将,暂五师师长,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湖北石门
  许国璋中将,一五○师师长,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湖北诹市(自杀)
  孙明瑾中将,预一十师师长,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一日,湖南常德
  王甲本中将,七十九军军长,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湖南东安
  阚维雍中将,一三一师师长,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日,广西桂林(自杀)
  陈济恒中将,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日,广西桂林(自杀)
  齐学启中将,远征军新38师副师长,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三日,缅甸仰光
  姚中英少将,一五六师参谋长,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江苏南京
  司徒非少将,一六○师参谋长,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江苏南京
  邹绍孟少将,一二四师参谋长,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山东藤县
  赵渭滨少将,一二二师参谋长,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山东藤县
  范庭兰少将,豫北别动队第五总队总队长,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八日,河南修武
  刘桂五少将,骑兵第六师师长,一九三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内蒙黄油干子
  黄启东少将,二十三师参谋长,一九三八年五月十四日,山东菏泽(自杀)
  付忠贵少将,鲁北游击司令,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三日,山东
  林英灿少将,一五二师副师长,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三日,广东清远
  王禹九少将,七十九军参谋处长,一九三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江西高安
  张唐聚五少将,东北游击司令,一九三九年五月十八日,河北平台山
  韩炳宸少将,山东第十三区保安副司令,一九三九年一月九日,山东莱阳
  张敬少将,三十三集团军高参,一九四○年五月十六日,湖北南瓜店
  梁希贤少将,新二十七师副师长,一九四一年五月九日,山西台寨(自杀)
  陈文杞少将,新二十七师参谋长,一九四一年五月九日,山西台寨
  金崇印少将,十七军参谋长,一九四一年九月十六日,山西横水镇
  朱实夫少将,新三师副师长,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五日,甘肃
  郭子斌少将,暂三十师副师长,一九四二年五月四日,山东潘庄
  王凤山少将,暂四十五师师长,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山西张翁村
  胡义宾少将,九十六师副师长,一九四二年七月,缅甸埋通
  张庆澍少将,鲁苏战区高参,一九四二年八月,山东唐王山
  张少舫少将,一一三师参谋长,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山东城顶山
  高道先少将,山东铁道破坏总队长,一九四三年五月,山东
  江春炎少将,一一四师参谋长,一九四三年七月四日,山东邹县
  卢广伟少将,骑八师副师长,一九四四年五月五日,安徽颖上
  陈绍堂少将,一○四师步兵指挥官,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河南秦家坡
  周鼎铭少将,三十六集团军副官处长,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河南秦家坡
  王剑岳少将,八师副师长,一九四四年六月,河南灵宝
  吕旃蒙少将,三十一军参谋长,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日,广西桂林
  胡旭盱少将,第三战区第一突击队司令,一九四五年六月浙江孝丰

〖附〗六: 国民党军队正面抗日战场悲壮历史镜头之一瞥

     1937年至1945年,中国军陆军阵亡、负伤、失踪三百二十一万一千四百一十九人,空军阵亡四千三百二十一人,毁机二千四百六十八架,海军舰艇基本损失殆尽。值得注意的是,1929年至1933年,从中央军校毕业了大约二万五千名军官,这些军官中大约有一万名牺牲在1937年7月至11月。
     在大型会战中,国民党官兵象山海关保卫战那样整连、整营、整团地为国捐躯者,屡见不鲜。在1937年淞沪抗战中,国民党官兵每小时的死伤数以千计,主力各师补充兵源达四、五次之多,原有下级军官和士兵伤亡达三分之二,旅、团长伤亡竟达半数以上。其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抗敌御侮的历史上鲜有其例。上海四行仓库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的壮烈歌声震撼全球。多年来认为中国人是不善战斗和易受恫吓的英国人士,也惊于他们的骁勇善战和坚毅不拔了。英军史摩莱少将说:“从没有看过比中国的敢死队最后保卫闸北更为壮烈的事了!”

     以下举若干事例:
     1937年10月3日,受命于津浦北段予敌以节节抵抗的德州守军运其昌旅四五八团,在日寇的夹攻之下,与山海关守军一样,据城死战,全团殉国。
     1937年10月,在歼敌四万余人的山西忻口大战中,郝梦麟军长与刘家祺师长两位将军壮烈牺牲。
     1938年3月,在津浦县南段为堵击敌军南下的藤县保卫战中,守城师长王铭章将军在发出“决以死拼以报国家”的最后电文之后,即于破城后的巷战中,与参谋长赵渭滨将军、邹绍孟将军同时壮烈殉国。
     1938年春,台儿庄大战最激烈时分,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对师长池峰城说:“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   
     1939年5月,在随枣会战中,“我方部队久经战斗,无充分补充,本已残破,又缺乏平射炮等武器,对冲击的坦克无法抵御,所幸士气尚盛。士兵据壕死守,即以血肉之躯与敌人坦克相搏斗,官兵的勇者竟攀登敌人的坦克手榴弹向车里投掷,作战的勇敢与牺牲的壮烈,笔难尽述”。
     1940年5月,在枣宜会战中国军虽然将日军的大部兵力包围在襄东平原地区,歼敌甚众,但因敌一部突围,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立由方家集率七十四师追击南窜之敌,铣日(十六日)在南瓜店附近与敌激战,敌以步骑三、四千人附炮二十余门向我反攻,非常激烈,我军殇之殆尽,敌以大部向我包围,接近总部,总司令抱有敌无我之决心,亲率总部官佐及特务营作最后的苦撑,卒因弹尽力孤,总司令竟以身殉国,官佐及特务营营长以下同作壮烈牺牲,生存无几”。
     1941年3月,在第二次上高会战中,面对敌三十三师团一部、三十四师团一部和第二十混成旅全部的强势兵力,王耀武军与敌军鏊战十四日,终日与敌搏斗,各处高地屡得屡失,毙敌一万。全军将士牺牲一万人以上。
     1941年4月,在浙赣战役中,中国军海门守备部队指挥官蒋志英率军死战倭寇,与众多将士一起壮烈牺
1942年1月初,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我与敌之激烈战斗遍于整个会战之中。第十军师长黄钟将军在其“三战长沙”的日记中记曰:……终日在激烈战斗中,刘阳门、北大马路均起巷战,新军路肉搏四次;本师为夺取陈家山牺牲百余名。下午四时火起,烟雾弥天;尤以北大路附近为尤烈;野外无鸟兽,城内无行人;此为激烈日,亦为决战日,鹿死谁手,唯在能守。在最后五分钟,得最高统帅电:“……敌人孤军深入,后方断绝,同时我主力正向敌人四周围击,我第十军如能抱定与长沙共存亡之决心,必能摧毁强敌,获得无上光荣。”经一日之壮烈牺牲,死伤二千余,我寸土未被夺……   
     1943年11月,在常德保卫战中,当日军一一六师团倾其全部兵力围攻常德时,此役虽经中国军余万程师与敌死战十余日,并因第九战区四个军赴援而获胜,但是役,三位师长壮烈牺牲,第五十七师则遭遇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一万五千名将士中,生还者仅三百人。
     1944年夏,当日军为开拓大陆交通线,裨与南洋联系而分兵三路四犯长沙时,衡阳外围国民党军队曾与敌军多次激战。衡阳城里国民党守军一万余人,在外有援军不能接济,内乏粮弹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孤军喋血,一心死守,苦战四十八天,直至伤亡殆尽,阵地全没,竟无一降者。
     1944年春,在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向滇缅边境及缅甸北部反攻的战斗中,其翻越崇山峻岭,强渡怒江,叠克敌军坚固据点龙陵、腾衡,直捣畹町之艰苦作战,及其“穿越山野,沿途给养不继,所受饥渴不是笔墨所能描述的”。对此,美国联络参谋组组长吴德赞扬说:“中国军队耐受困苦的精神和作战的勇敢,都是世界上少有的。”
     一个曾亲眼观察1944年4月云南西部怒江战役的美国人,亦在描述中国军队之勇敢作战精神的报道中写道:“在以一个班一个班的对敌军碉堡的自杀性冲锋中……绝大部分伤亡皆产生于企图冲过或更准确地说是爬过机关枪封锁地带。作为一种纯粹的勇敢的显示来说,进攻是壮烈动人的……一些排长被打死在距敌人枪眼的一两米距离内,一些优秀的连长、营长在亲自带队作战中死去或受伤……”。史迪威则评论说:“如果得到好的训练、装备,中国军队能够与任何国家的勇敢军队相匹敌

〖附〗七:文化教育

在抗日的烽火中,忙得焦头烂额的蒋介石还没忘了文化教育,还办了两件战争之外的功德无量的大事:第一件事是转移北京故宫文物,第二件事是转移大学。第一件事不谈了,第二件事引用网上侯杨方先生的《不绝的薪火——抗战时期的教育》全文如下:

    “在如何看待教育,如何做好抗战时期的教育这一点上,蒋公介石是有他的远见卓识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遭受了空前的劫难,教育事业在劫难逃。战前中国共有高等院校108所,其中91所遭日军的轰炸,财产损失巨大,25所院校因此被迫停办,继续维持的仅有83所。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数量也急剧下降,财产损失更高达3360余万元。一些政界、教育界人士极力倡导实施战时非常教育或国防教育,主张将一切正规教育中断,高中及大专院校停办,师生员工应征入伍,共赴国难。

    中断教育,共赴国难,这似乎是国难当头时救急办法。对此,蒋公介石比一般人看得更远,他提出了“战时教育需作平时看”的观点,谆谆告诫大家:“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丢却了基本。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蒋公手下陈诚更是直接批驳战时非常教育“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尤其当国家临到存亡断续的关头,成为绝对的需要,这是一个国家最强韧、最可靠的生存力量”。

    教育部根据以上精神制定了“战时需作平时看”的办学方针:“我国高等教育本不发达,每一万国民中仅有大学生一人,与英美教育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为自力更生抗战建国之计,原有教育必得维持,否则后果将更不堪。” 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有计划地将大学迁往内地,沦陷区90%的高级知识分子、50%以上的中级知识分子和37所高校都转移到了大后方。对大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费,甚至提供食宿。对海外留学生给予救济,并继续派遣留学生赴海外学习。

    应该说,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财政极其困难,但仍然将巨款投向了教育,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仅次于军费,居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位。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一个国家复兴和富强的根本。正因为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见到成效和回报,因此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是政府有无远见、是否负责的试金石。中国政府在抗战爆发,黑暗降临,胜利日还遥遥无期、无法预判之际,毅然摒弃了战时非常教育的实用主义的短视主张,将眼光投向了战后国家的复兴和重建,这和蒋公的远见卓识是分不开的。

蒋介石一定没有料想到的是,当时培养出的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准的科技精英,成为了日后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栋梁。举出几个人来,足以让大家如雷贯耳:抗战期间,由中学到大学毕业,完全依赖国家贷金或公费的学生,共达128000余人,其中就包括了后来的“两弹一星”元勋钱骥、姚桐斌、邓稼先、程开甲、屠守锷、陈芳允、任新民、朱光亚、王希季等9人,还有李政道、杨振宁这两位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还选拔了1566名的自费或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和欧洲各国,其中包括了“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黄纬禄、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彭桓武、屠守锷、郭永怀等8人,另外还有杨振宁。

假说:假如没有“国共合作”,抗日就没有那么多的阻力、破坏力和反作用力,假如没有“卢沟桥事变“,就没有共匪,假如没有“西安事变”,也没有共匪,日本就占领不了那么多城市,就没有“南京大屠杀”,就死不了那么多的抗日英雄。

结语:汪精卫与日本和谈的思路是对的——宁可将中国送给日本,不送给俄国,送给日本能有后谋,送给俄国将成为永远的灾难。如果蒋介石不违心地去抗战,如果能不顾文人放屁而与日本和谈谋求停战就好了,将是另一种结局。

TOP

蒋的目标是不能亡于日本,汪的是目标不能亡于苏俄。
我是胖子,但不姓金。

TOP

日本人帮了毛择东和共产党大忙,
共产党“抗日”前才3万人,“抗日”后发展到100多万,
共产党抗了鬼的日啊?
所以朝鲜战争是毛泽东和共产党感谢日本人的最大礼物,不仅使日本经济迅速恢复,还大大改善了日美关系!


一流国家搞科技、

二流国家搞军事、

只有垃圾二逼国家才疯狂搞房地产!

TOP

蒋公太过于仁慈了!

TOP

有很多事情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最后得以澄清

TOP

笑一笑。都是权力崇拜者。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