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去马来西亚旅行吃什么?30 种必尝大马特色美食

去马来西亚旅行吃什么?30 种必尝大马特色美食


                                       



                                       



                               

                               

Eating in Malaysia


每一次回家,除了和家人朋友相聚,另一最大“使命”当然是吃吃吃!不只是为了喂饱肚子和满足味蕾,而是为了那一段段要命的回忆。


自小,父亲爱带着我们一家大小,不分昼夜,翻山越岭,四处去找好吃的。对我家人来说,同桌共进美食,是增进感情最欢乐的时候。而所谓美食,不需山珍
海味,反倒是街边小食,才是最津津有味,我们最津津乐道的。后来我出国了,弟妹长大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的机会自然减少。正因如此,那段回忆更是珍贵。熟
悉的味道、熟络的熟食挡,是勾起回忆最快捷直接的方法,而现在一家人能一起共餐更是难得。


简介 – 去马来西亚旅行该如何吃?


基本上,马来西亚食物分为三大类: 马来、华人和印度。除此,在这三大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相互影响下,食物演变得多姿多彩。在马来西亚人对食物的追求和要求下,新式食物也层出不穷。后者是我和弟妹讨论以下的名单时才发现的。他们给我说了许多我从来没试过的食物。是我这姐姐离家太久了,对家乡食物的认识只停留在十多年前。每次回家,我也只顾追寻“旧时的味道”。当然,新类食物从没盖过大马“传统美食”的风头。食物,还是旧时的美味….


吉隆坡虽是马来西亚的首都,可是最美味的食物却在槟城,还有怡保。没想到的是,连Ed,我这个“香蕉人”老公,去到槟城吃,也一口吃出槟城的美味。一边吃,一边猛赞槟城的食物比吉隆坡好吃几百倍!哈哈!


马来西亚自助游
最经济的吃法是去齐集各类不同摊档的食店/小贩中心吃 (如上图)
。这些食店通常在入夜时,会把桌椅摆在店前和马路边。在这种食店吃,不会有人来招呼你,除了该食店的饮料档员工。要吃的,你必须自己走去心意的摊档点。等
面饭端上桌子,你给钱就可以了。一碗面约为3 至 6
马币,要看你在马来西亚的哪个城市乡村吃,价格稍有高低。没依附店铺,摆在街边的熟食挡,已较少见。如果,听到附近有个巴刹 (菜市场),尤其是pasar malam (夜市), 一定要去逛逛,会找到很多小吃。


除此,很多小贩或商家已走高尚路线。同样的食物,在包装和更舒适的环境下,收费高出几倍。大家随自己喜好选择啦。总之,在马来西亚,种类繁多,餐馆熟食档比比皆是,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一般而言,马来西亚熟食挡的卫生水平还算可以,却也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肠胃不好的朋友。用膳前,你还是必须自行判断。至于,餐馆内的,应该都可靠。

30种我最爱的马来西亚特色美食

这篇文章是个迷你系列,分作几篇贴上。希望大家从中会对马来西亚食物有个较完整的概念,我自己也趁机为了这篇文章多学习。




                               

hawker stalls in Malaysia


上一篇 – 《Part 1: 简介》


(一)  华人食物


中国各省/籍贯华人下南洋“淘金”,继而留下来落地生根。笼统地说,他们把故乡的烹调法也一道带来马来西亚,有客家式的、福建式、还有潮州、广东等,不计其数。只为煮出故乡味,以解乡愁。有的开了熟食挡,招待同乡,一起思念。


后来,为了迎合不同籍贯人的口味和南洋气候,及加以应用本土材料,在不停改良和演变下,渐渐形成了今天的“大马味道”。所以,当你听到马来西亚人说
的福建炒啦、客家面啦、海南鸡饭啦,可别误以为和中国该地的味道一样。来自中国的朋友们,也别笑我们”乱乱来”,心想中国当地哪有这些食物啊?!这些食物
名称的来源,是因思乡而命名。

对了,有一点,来马来西亚旅行的朋友或许会留意到和疑惑的是,很多吉隆坡华人熟食档的员工不是华人。这是因为,大城市的华人要嘛已不喜欢这种辛劳的工作,
或老板为了节省开支,聘请廉价外劳 (如印尼人等)来帮忙。所以,你点吃时,可能有点沟通问题
。可是,有些有经验的外劳,已可懂得说简单的中文或英文。至于食物的水平是否有下降,嗯…我是觉得有影响。

马来西亚咖哩叻沙汤面 (Curry Laksa in Malaysia)


咖哩叻沙


1. 咖哩叻沙汤面 (Curry Laksa)


这个名单虽没分先后,可是我把咖哩叻沙放在第一,还是有其原因,它是我的最爱嘛!呵呵。在加澳的马来西亚餐馆吃,我一定点这道!也常自己煮来吃。可
是,回来马来西亚时反倒少吃。大热天,常吃咖哩叻沙,我容易发热气生病,怕怕,唉。在加拿大或澳大利亚冬季时吃,我易热的身体还承受得了。


咖哩叻沙,其实就是咖哩汤面。中马人称之为咖哩叻沙,槟城人则称之为咖哩面。其汤底是以各式香料 (如辣椒、南姜、蒜蓉、虾米、香茅等 )多个小时熬出来的浓味辣汤,加上椰汁是其经典之处。汤底熬好,放入面条,配以鱼丸、豆腐卜、蚶等,有的还会加滑鸡 (上图) 、叉烧。


2. 虾面 (Har Mee)


虾面, 顾名思义,是以虾为主的汤面。汤底是用大量虾头虾壳,还有猪骨和冰糖熬出来的,加入辣味。面为主食,虾和肉丝为配料。辣得来,虾味很浓很鲜,喜欢虾的朋友这道汤面,你会喜欢。

吉隆坡福建面 (吃在马来西亚)


吉隆坡福建面


广府鸳鸯 (吃在马来西亚)


广府鸳鸯


3.  吉隆坡福建炒面/广府鸳鸯


其实,以上两样面食足以“独当一面”,何以我把它们同列一项呢?在马来西亚有一种熟食档,叫做“大炒”,  
即是炒粉档。在那里,你必可吃到这两道面食。有前者,通常会有后者。福建面是先以黑酱油等调味料炒香猪油渣和其他配料,最后加入油面快炒。广府鸳鸯则是先
将河粉炒香,米粉烘脆,再淋入已煮好的滑蛋芡汁。一者黑色,一  者奶色;一者干,一者湿;一者福建式,一者广府式。相映成趣。


而且,一个“大炒”档厨师的功夫,可从这两道面食看出一二。这两道好,那么其他的炒粉,如福建炒伊面、焖伊面、卤 面等,应该也不错。


在马来西亚,堪称好吃的福建面,是用碳火来炒。碳香味混入浓郁黑酱味道,顿生自然原始。广府鸳鸯内则有河粉和米粉。流口的河粉,加上爽脆的米粉,口 感配合绝佳。这和一般常见只有河粉的滑蛋河有别。


福建面本身不辣。我吃福建面时,却很喜欢加入参峇马来盏 (马来西亚独特的辣椒酱)。吃广府 鸳鸯时,则喜欢加入生的,微辣带酸的嫩青辣椒调味。


:在槟城,福建面是指以上说的 虾面。在吉隆坡,福建面,又称大碌面,才是这种乌黑色的炒面。


Char Kuey Teow in Malaysia


炒粿条


4. 炒粿条 (Char Kway Teow)


我爸爸对炒粿条有一种“狂热”。他说,如果有个什么最容易上瘾的食物名单,炒粿条一定排第一。这是他一厢情愿地说。老爸最喜欢先点一碗面给自己,再
加一碟炒粿条放在桌子中间和大家share
,其他人可夹几口。Ed来马来西亚时,觉得我家有这种不是很卫生的坏习惯,哈哈。哎,是爸爸爱吃炒粿条啦。他不想天天只吃它,却又很“瘾”它的味道。所
以,点了和大家share。我们不抗议,因为我们也一样爱吃,呵呵!


粿条,是河粉的另一个名称。马来西亚华人习惯称炒粿条为 char kway teow,
好像是以潮州/闽南话发音,有些人译音为“炒贵刁”。虽说名为炒粿条,大部分人喜欢的吃法是面条和粿条一起炒 (如上图)。大火炒面,加入黑酱油
(老抽)、豆芽、虾、韭菜等。把面条捞起前最重要的一步是,加入炒锅条的“灵魂”血蚶!快速兜两兜,即可上桌。


点炒粿条时,你有不辣、辣味或加辣的选择,也可加蛋。炒粿条是用猪油和猪油渣来炒才会那么香。心脏不是很好,或胆固醇高的朋友们,不要常吃哟!我老爸偶也会担心血蚶不新鲜或不干净,会要求以鱼饼取代血蚶。味道虽差了点,健康为要嘛!


5. 粿条汤 (Kway Teow Teng)


说到炒粿条,另个我爱吃的“粿条”是,粿条汤 (Kway Teow Teng)。滑滑流口的粿条加入用猪鸡骨熬出来的清汤内,和一般浓口味的大马食物比较起来,显得清淡朴实得多。我发热气,身体不舒服,不敢吃煎炒热辣毒的食物时,粿条汤 (下图) 是我的首选。


(下一篇  -  肉骨茶、云吞干捞面、碌碌和、猪肠粉和酿豆腐)



粿条汤 (Kuey Teow Teng) (马来西亚)


粿条汤




TOP

6.  肉骨茶 (Bak Kut Teh)


肉骨茶起源于吉隆坡附近的一个港口 – 吧生。据说,古时的吧生港口聘有很多华人做苦工。为了补充体力,兴起了一种用各种药材、猪骨和猪肉久熬出来的汤,拌饭吃。所以,名为“肉骨”。


至于肉骨茶内“茶”字,并不是因为加入茶叶熬煮。“茶”字的起源,曾听说过几种不同的说法。据大马饮食文化名人,林金城大哥的《寻味地图》
书中指出,一位名为李文地的小贩,卖肉骨茶卖得名气响当。当地人昵称他为“肉骨地”。这是古人喜在人名前冠以职业属性的习惯。如卖鸡肉出名的阿兰,会被昵
称为“鸡肉兰“,还有“猪肉荣”等诸如此类的昵称。吃肉骨茶的吧生人多从福建永春来马。在永春方言中,“地”和“茶”同音。“肉骨地”就成了“bak
kut teh” (肉骨茶)。至今,马来西亚华人,不分籍贯,谈起“肉骨茶”,还是发音为“bak kut teh”!


最好吃的bak kut teh, 当然是在其发祥地 –
吧生。一般的吃法是,好友家人三五人,点几碗料,如一碗猪骨、一碗猪脚、一碗猪肚、一碗猪肠
(如上图)。我们家人也偏爱吃泡浸在汤内已久,把精华都“吸入”的豆腐卜。 再点一碟油条
(油条也可浸入汤内吸取汤的“精华”)!我也很爱把深巧克力色的汤拌饭吃。这种早餐简直可为我提供一整天的体力,午餐晚餐都可免了!对,是早餐,吧生人是
早上吃肉骨茶的!


去吃肉骨茶,可自备自己喜爱的茶叶。饱餐后,一杯香浓好茶下肚,解味又解脂,赞!好茶,好肉骨茶,人生享受可以这么简单….


注: 马来西亚肉骨茶和新加坡的有点不同。马来西亚肉骨茶汤色深,药材味浓。新加坡的色清,胡椒粒味重,药材味不浓。

马来西亚云吞干捞面 (Malaysia Wanton noodles)


烧肉云吞干捞面


7. 云吞干捞面


还没出国前,云吞面对我来说本就是干捞的。干捞是马来西亚人的说法,即捞面。直到后来去墨尔本留学,
在港式云吞面店用餐时,才惊觉港式云吞面,如无特别注明,是汤面。思念马来西亚云吞干捞面的我,要求捞面时,服务员都会一脸不解的样子。上桌的,只是加一
点酱油,淡而无味的捞面。和马来西亚式的,用黑酱油、麻油、酱油、葱油、蚝油、少许鱼露、少许糖和胡椒粉的捞汁相比,港式云吞捞面显得逊色得多。


港式云吞面讲究汤的鲜甜和云吞馅的丰美。马来西亚云吞的肉馅没港式的肥大,盛云吞的汤也不是主角。马来西亚云吞面讲究的似乎是捞汁的美味和独特。另
外,加料云吞干捞面很常见,滑鸡、烧鸡、姜鸭、叉烧、烧肉、冬菇鸡脚、咖哩干捞、各式各样,任君“加料”!除了捞汁,其他材料的丰富美味,也是评估马来西
亚云吞面的条件。如上图,就是烧肉云吞面。


Lok Lok (碌碌) in Malaysia


碌碌 – 妈妈”碌”好鱼丸串,给乖宝宝吃 <img src=" class="wp-smiley">


8.  碌碌 Lok Lok


碌碌有点像火锅餐。不同的是,它是在一辆小货车内。货车“开门”,内有诱人的一串串肉串,有猪肉丸、鱼丸、小八爪鱼、海蜇、蚶、虾、猪腰等。肉串旁
几个装有滚滚热汤的铁桶,和几种沾酱。你站在货车旁,选串、投入滚汤内,稍等几分钟,沾酱,即可入口。方便快速。让节奏紧张的人们,停下脚步,“碌一
碌”,忙里偷闲,温饱肚子。


我其实不太清楚碌碌算不算大马特色小吃。基于卫生问题,我自己已很少吃了。毕竟,和陌生人共用铁锅,有点不卫生。而且,我更无法控制人家是否会咬一口后,发现不熟,又把肉串放入滚汤内!哈哈,想到就有点噁心吧?!


可是,在多伦多的某一天,我去观看由大马导演陈翠梅执导,扬名海外的 《Love Conquers All》这部电影时,留意到电影内多次出现人们吃碌碌的画面,顿时思家。这趟回马,在多个夜市中,见到碌碌仍然普及。我担心的卫生问题,看来是我多虑了?只要好吃,站着吃又有风味!管他卫不卫生的!哈哈!

猪肠粉 (马来西亚)


虾膏猪肠粉


9. 猪肠粉


爱吃港式点心的朋友,应该对港式肠粉熟悉。港式肠粉属于包馅肠粉,肠粉内卷有虾、叉烧、牛肉等。可是,在马来西亚,我们吃的猪肠粉则很“斋”,没有
馅。淋上熟油、甜酱,另加一点辣椒酱、芝麻、炸葱,即是。吃清淡如我妈妈之人,甚至什么酱都不加,只要有些许生抽,就可吃得津津有味。嗯,这种没馅、听起
来甚乏味,却胜于其“原始”的肠粉,就是马来西亚人爱吃的“猪肠粉”。我们吃是吃肠粉的嫩滑,入口即溶的感觉吧!


当然,也不至于如此单调。猪肠粉的酱料也有变化和各种选择,如虾膏 (如上图)、咖哩汁
(对啊,来到马来西亚人手中,什么食物都可以加咖哩,呵呵)、冬菇肉碎汁
等。有些肠粉,则卷有香脆虾米和沙葛粒。这种肠粉源自一个名为安顺的地方,所以被命名为“安顺猪肠粉”。有一些档口,则有加酿料
(如酿豆腐、酿苦瓜等)、鱼丸、炸腐皮等,有的还有咖哩鸡、咖哩猪皮!

猪肠粉中的形状虽有分别 (如卷成圆柱猪肠状、或对折几次扁平状), 却一律被称为猪肠粉。而我不爱吃圆柱猪肠状的,表面积小,沾酱则少,吃起来没扁平状的有味。嘻嘻,我这人就是比较爱吃浓味的 ;)

客家酿豆腐 (马来西亚)


酿豆腐


10. 酿豆腐


酿豆腐是客家人的食物。因马来西亚客家人众多 (我就是客家人一名啦 <img src=" class="wp-smiley">
  
),客家人的饮食习惯自然渗入马来西亚的饮食文化。酿豆腐的特色是软软白豆腐内的美味肉馅。经在油中快速煎一煎,豆腐和肉酱更是香喷喷可口。在马来西亚看
到的“酿豆腐”档口,可看到种类繁多,植入馅料的苦瓜、茄子、辣椒、豆腐卜….。并不会因“酿豆腐”之名而被局限于白豆腐。还有炸云吞、炸鱼饼、炸春卷等
等!!(如下图)


(下一篇: 介绍瓦煲老鼠粉、大埔客家面、薄饼(Po-piah), Kaya牛油面包和生熟鸡蛋、鸡饭(海南鸡饭和怡保芽菜鸡饭)


酿豆腐 (马来西亚)




TOP


        瓦煲老鼠粉- 去马来西亚旅行吃什么?30 种必尝大马特色美食 (30 Must Eats in Malaysia )
       

瓦煲老鼠粉



11. 瓦煲老鼠粉


老鼠粉,这个名字听来很噁心。它其实就是银针粉。没去查究过老鼠粉之称的历史来源。可是看那面身短短,黑黑的,沾了黑酱油 (老抽) 和油脂的粉,确有点像老鼠的尾巴??!!哈哈。不要吓你啦。不怕不怕,不是老鼠尾巴啦。很好吃的!


加了黑酱油、麻油等酱料的老鼠粉,伴上肉末,放进瓦煲里焖。上桌前打一粒生鸡蛋。把鸡蛋在煲内捞一捞,在屡屡热烟前,一口吃下稠粘和热热的老鼠粉,哗!好味 <img src=" class="wp-smiley">




        客家大埔面 - 去马来西亚旅行吃什么?30 种必尝大马特色美食 (30 Must Eats in Malaysia )
       

客家大埔面



12. 大埔客家面


我吃客家大埔面,吃的已经不是它的味道,吃是它三代的回忆。我父母都是纯大埔客家人,我当然更是百分百的客家人。吃大埔面的历史至少可从我的祖父母追溯下来,至到我父母,至我和弟妹。大埔客家面是干捞的,有点像马来西亚的云吞干捞面。有叉烧云吞。不同的是,干捞汁内没黑酱油,代之的是鱼露和碱水。对一些人来说,味道”怪怪“的。


那可否列为大马特色美食呢?该可以了。怎么说呢?很久以前,整个吉隆坡卖大埔客家面的只寥寥几家,或许只有客家人才懂去哪里找来吃。现在,我开始看到很多熟食店铺开始有档口卖客家面。味道虽和我心目中最正宗的有所异,可也常见得可列为特色美食了。



        薄饼 Po-piah - 去马来西亚旅行吃什么?30 种必尝大马特色美食 (30 Must Eats in Malaysia )
       

薄饼 (Po-piah), 薄薄皮内包有沙葛絲、蛋碎、豆干、生菜、豆芽等等



13. 马来西亚薄饼 (Po-piah)


特别注明,这个是马来西亚薄饼,不是pizza,
不是其他地方一小块的煎薄饼。它其实有点像新鲜、不炸的春卷。马来西亚人多称之为Po-piah, 即福建读音的薄饼之意。做法是,先在薄饼 (春卷)
皮涂上海鲜酱或甜豆酱,喜辣的朋友,可加一点辣椒酱。把沙葛絲、蛋碎、豆干、生菜、豆芽等包在皮内。也可加一些虾米、花生碎等。包好了,切四段, 上桌。


我觉得最好吃的Po-piah,除了要看裹在皮内的材料,最重要的还得看沙葛絲煮得够不够味。沙葛絲通常是先浸在鸡汤、鱼露等特别泡制的汁内煮,煮
要煮得入味,却乃保持爽口。沙葛絲要有一点点湿,吃入口中,汁会流出来那种。却不可太湿,不然会把薄饼皮弄得湿巴巴的。所以,在马来西亚买薄饼时,小贩即
包,你最好即吃。等多一会儿,就不好吃了!



        Kaya 面包和生熟蛋早餐 - 去马来西亚旅行吃什么?30 种必尝大马特色美食 (30 Must Eats in Malaysia )
       

左图 - Kaya 烤面包; 中图 - 生熟鸡蛋; 右图: 鸳鸯 (即kaya 和牛油) 烤面包



14. 马来西亚式早餐 – Kaya 牛油面包和半生熟鸡蛋


马来西亚曾是英殖民地,早餐吃toast (烤面包) 和鸡蛋的历史渊源该来自英国。唯,马来西亚 (和新加坡) 人则为这种英式早餐添加了浓浓的 “南洋味” – Kaya (咖央/咖吔酱)。


Kaya 是一种以椰浆、椰汁、鸡蛋、砂糖、牛油、panda leaf (在东南亚常见的一种香叶,用来煮咖哩、糕饼等,为食物添加一种特别的香浓鲜甜味, 中文翻译作班兰叶) 做成甜甜的酱料。新马人喜用来涂面包吃。


在马来西亚,点面包早餐时,有蒸或烤面包的选择。也有只涂Kaya, 或鸳鸯 (即Kaya 加牛油 – 如右上图) 的选择。至于半生熟蛋
(soft-boiled eggs),
即是把鸡蛋放进水里煮,水中煮的时间要控制好。鸡蛋要打开来时,要刚刚好的“半生半熟”。我们喜欢加一点酱油和胡椒粉,接着捞一捞,鸡蛋白和鸡蛋黄都糊在
一起了,就一大口“喝”下去!


抵抗力不是很强健的朋友们,我不太鼓励吃这种不熟的鸡蛋,容易染上salmonella (沙门氏菌) 。我是药剂师嘛,让我尽一份健康提醒的责任。



        怡保芽菜鸡饭- 去马来西亚旅行吃什么?30 种必尝大马特色美食 (30 Must Eats in Malaysia )
       

怡保芽菜鸡



15. 鸡饭 (海南鸡饭和怡保芽菜鸡饭)


当我决定把海南鸡饭和怡保芽菜鸡饭放在同一项时,弟弟反抗说两者有异,不可同列。问他,那你解释给我听,有什么不同,他又说不出来。我自己当然也不知道答案,虽然知道味道略有不同,却写不出什么差别来,也不太清楚历史渊源之别。


两者都是白切鸡,皮滑肉嫩鲜美。鸡肉的嫩是因为在煮熟后,马上放进一大盆的冰块中。一热一冷下,能使鸡肉更有弹性。更重要的是,冰冷的冰块可防止剩
余的热度继续烹煮鸡肉以致过熟。饭则是用剩余的鸡油和鸡汤煮成,所以饭粒特别香滑。吃法是,鸡肉佐以沾酱 (通常是特制的姜蒜蓉酱或辣椒姜蓉酱),
拌鸡饭吃。应该还有一小碗鸡汤。


怡保芽菜鸡饭,除了鸡肉,顾名思义,也拌有芽菜 (如下)。真不知道这些芽菜怎么种出来的,为什么那么肥大鲜美,条条吃在口里 “卜卜脆” , 像在嘴里跳舞 <img src=" class="wp-smiley">


(待续…下一篇开始介绍马来和印度食物)



        怡保芽菜鸡饭- 去马来西亚旅行吃什么?30 种必尝大马特色美食 (30 Must Eats in Malaysia )
       

怡保芽菜鸡饭内的芽菜, 真不知怎么种出来的,特别肥大鲜美!





TOP

不错,都流口水了
一个能吃转基因粮,地沟油菜,三聚氰胺奶,打劣质疫苗针的劣等民族,他们的忍耐力是你所不能想象的高,他们的需求是你所不能想象的低。

TOP

貌似好多都是美味哦

TOP

饿 !饿!越看越饿。谢谢分享!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